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产学研运行模式浅析

2015-05-30 07:49刘华翔等
关键词:产学研模式

刘华翔等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动融入地方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行业特色与区域经济相结合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本文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产学研运行模式:一是军民融合,发挥国防特色学科,为民用科研提供支撑;二是立足江苏,以平台为依托,项目为牵引,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三是与地方政府共建研究院,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四是校企共建,推动与大中型企业的科技合作。

关键词:南航 产学研 模式

1 概述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迅猛发展,高校服务社会之职能愈显重要,各国均将产学研结合作为国家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来对待。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学研结合逐步发展成为高校参与技术创新的主流模式,产学研结合发挥了企业的市场优势和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开发能力,因此受到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的鼓励和支持[1]。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产学研运行模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南航大)作为七所部属高校之一,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建设平台”的重点大学。学校以“坚持以航空为本,促进特色发展”为指导思想,大力推进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先后建立了一批产学研合作平台,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国外50多所著名高校和知名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服务航空航天民航、立足江苏、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开放型办学新格局。

2.1 军民融合,发挥国防特色学科,为民用科研提供支撑

南航大在发挥航空、航天、民航“三航”特色优势的同时,注重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共同研发,寓军于民,军民结合。在科学研究方面,利用军用技术的研究优势(技术支持、重大平台等)带动民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在课程设计方面,“三航”特色优势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引导军用技术在民用领域的推广应用,促进军用技术向民用技术进行转化,并在产品应用方面,利用民用技术补充军用技术在生产条件和工艺条件上的局限性,通过民用技术的市场需求带动军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了军品、民品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促进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研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江苏省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产业领域,中心以该校作为首席单位承担的三项国家“973”项目为基础,整合学校在空气动力、电力电子和机械制造等方面的学科团队,与无锡市展开了全面合作,将“973”项目、国防预研项目等研究的创新成果成功应用到无锡的风电产业,开发出了全球首创的MW 级竹质复合材料风力机叶片,通过中心促成的新能源合作项目的牵引和拓展,2011年以来,学校与无锡市达成各类合作项目100余项,总经费超过1亿元,共建无锡市风电设计研究院、江苏省风电设计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物流自动化装备工程中心、研究生院分院等创新平台16个,带动衍生出了多家企业,共同推动了无锡市在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2.2 立足江苏,以平台为依托,项目为牵引,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

2011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意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将着力构建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大幅度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2]。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以及江苏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实际需要,南航大秉承航空、航天、民航“三航”特色,立足江苏、面向全国,以平台为依托,项目为牵引,主动融入地方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

在江苏省科技厅支持下,南航大于2008年12月成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技术转移中心,2012年11月中心获批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4年获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立项支持。近三年,中心在航空、航天、民航和江苏省重点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转移各类技术项目700余项。组织参与高新技术展会、各地产学研对接会、专场技术交流会等各种形式的技术转移活动200余次,与省内200余家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签订校企联盟协议数202个。依托该平台,南航大积极参与江苏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以项目为牵引,与企业、科研院所共同进行科技攻关,实现了设备共享、优势互补以及资源整合。近三年,南航大参与承担江苏省产学研创新资金联合项目百余项、省科技支撑计划五十余项、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三十余项,为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探索长效产学研运行模式作出了突出贡献。

2.3 与地方政府共建研究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型人才培养

近年来,南航大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相继在南京、无锡、镇江、宿迁、大丰等地成立研究院,这些研究院的建立为南航大的科研与地方经济的结合搭建了桥梁。南航无锡研究院重点在机械工程、自动化、能源与动力、信息技术等产业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平台共建、人才合作等;南航宿迁研究院以新材料研发为重点;南航大丰研究院则是以海上风电技术研究为重点。同时,南航大还积极与省内外城市共建南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签订全面合作协议,目前,南航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共19家,省外4家,省内15家。

通过研究院、技术转移分中心的建设,南航大不断整合资源,积极与省市各级政府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实现了产学研互动对接活动常态化,同时也充分激发了地方企业开展产学研的积极性,为校企合作提供科技平台。依托平台基础,深化产学研合作层次,强化产学研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产学研的合作质量和合作效率[3]。

2.4 校企共建,推动与大中型企业的科技合作

南航大通过技术服务、合作开发、技术转让、共建工程研发中心等方式,与国内外大中型企业进行科技合作,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目前,南航大与中航集团、航天科技集团、中船重工、福特汽车、中兴、西门子、惠普等多家国内外企业集团联合建立各类技术研发中心。其中,该校与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研发中心,研发面向汽车装配的自动化输送系统,占据国内汽车装配高端市场的90%以上,成功打入日本、美国等市场,双方的产学研合作已使得企业成为国内行业龙头,并跻身到了亚洲同行业三强、世界前五的位置,进入了国际主要汽车制造商的采购平台,年销售额超过12亿元;在节能环保领域,依托该校特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该校与江苏乐科热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成立南航-乐科节能技术研究中心,双方形成快速互动机制,互派技术人员到对方工作一定的时间周期,切实高效解决各种问题,其中南航大的 “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与该公司开展对接,已广泛应用到化工、制药、高浓含盐废水处理、低温蒸发等多个领域,遍及江苏、浙江、重庆、山东、河北省等。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自主开发能力有所增强,南航大也能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直接为企业服务,实现校企共赢,加快形成研发、中试、技术转移、产业化、利益反馈的良性循环,显著提升该校对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辐射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3 结束语

积极探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产学研长效运行模式,充分发挥高校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必将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势必为南航大建设成综合型研究性大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荣泳霖.清华大学政产学研合作互动的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0).

[2]盛华根.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路径探讨[J].唯实,2012:8-9.

[3]陈卫红.论高校内部产、学、研相结合[J].航空科学技术,1997(2).

作者简介:刘华翔(1987-),男,江苏连云港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部科技开发办公室科员,实习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研管理。

猜你喜欢
产学研模式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高职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探索与实践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