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本视角探究城市化进程中市民人文素养的培育

2015-05-30 07:45:24张晓芳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27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城市化市民

张晓芳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口素质、不平等、“城中村”、“城市病”等新的社会问题及矛盾不断出现,制约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核心内容,文章从人本视角阐述了城市化进程中市民人文素养培育的意义。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从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全制度机制、营造文明生态环境、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等方面,架构市民素质提升的系统工程,实现人与城市环境、人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人本视角;城市化;市民;人文素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转型,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逐渐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由此带来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同时,城市化也促使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我国城市化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及矛盾。

一、 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一) 人口综合素质低

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城市人口比重急剧上升,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包括失地农民,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这部分人口基本上没有经过高程度教育和专业的技能培训,而且,农村儿童、流动农民工子女求学困难,打工子弟学校存在教育设施较差、课程设置粗放、资金紧张、教师素质不高等问题,城市学校接纳能力有限,农民工子女没有完全纳入当地义务教育体系中。因而,农民普遍存在知识贫困,受教育水平差,技术技能达不到城市需要的标准,导致人口的综合素质比较低,影响城市文明水平的持续提高。

(二)不平等加剧社会矛盾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二元社会结构,即:城市的主导与支配地位和农业的被支配与依附地位,导致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各方面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并受到侵害。农民赖以生存繁衍的土地,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正逐步被侵吞, “失地”农民逐渐向城镇转移。虽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就业突破了制度的壁垒,但是农民就业仍然受到知识、技能的局限,与城镇居民相比不能适应当前城镇就业的激烈竞争,常常从事脏、累、苦的工作,难以获得更高工资的工作,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持续扩大。城乡居民之间由房产差异引起的财富不平等与日俱增,受制于经济承受能力,农民工在城市里拥有自己住房的比例仅为10%,而且城市房价远远高于乡村,导致资本收入的不平等也在加剧。由于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额外的服务需求大幅增加,公共服务资源被挤占,服务质量下降,本地城镇户籍居民感到服务需求受到影响。而被征地农民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民认为补偿标准低而感到不满。如此种种,城市和农村社会矛盾加剧。

(三)“城中村”滋生诸多社会安全隐患

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仍居住在原村落的农民集体转为居民,从而形成“城中村”。“城中村”的出现滋生了诸多社会隐患,如: 行政管理不到位,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滞后, “城中村”仍保留着传统乡土本色,村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居住习惯等显得与都市现代文明环境格格不入,成为都市中的“小社会” ,社会治安问题较为严重; “城中村”的产业发展一般以小型服务业为主,大都是房屋租赁业、餐馆、发廊、药店等,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低下,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城中村”中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然而,由于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的征用,原来以土地作为自己社会保障线的农民的社会保障丧失,“城中村”的居民处于两难境地。

(四)大城市过度膨胀带来“城市病”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城市群不断出现,而这些大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却远远跟不上城市膨胀发展的需求,从而引发一系列被称为“大城市病”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等方面。这些问题和矛盾相互影响、相互迭加,加剧“城市病”的发展,城市人口膨胀,激化交通供需矛盾,加剧各种矛盾的凸显,干扰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交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不断加重,机动车排放成为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资源紧缺是城市规模扩张严重超过资源承载力的必然结果。

城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有历史的渊源,有政策、制度方面的原因,归根到底源于人的问题,市民素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或化解城市化所产生的问题与矛盾。衣食住行等外在条件的提升和改变,则是城镇化的外壳表现,城镇化更需要内涵提升,城镇化的质量最终表现在农民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上,表现在人文精神的涵养上。由“土地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的转变,是回归城镇化的本质要求,是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转变。

二、城市化进程中市民人文素养培育的人本意义

(一)人本思想显现市民人文素养培育的渊源

1. 人本思想是市民人文素养培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之所以成其人的根据是生产劳动,或者说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由于人能够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各类活动,能够不断地认识自我,认识人所处的外部世界,促使人的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人文素养是关于“人类认识自己”的学问,是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从人的认知可以发现学习是人的本质需求,素养是学习的必然结果,学习可以完善人性,增进理智,使人成为人,人类就是在学习中不断发展的,可见,人文素养是人的本质属性,学习对于人文素养的培育具有普遍意义。

2. 人本思想揭示城市化建设的本质特性。城市化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人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力量,关注人的需求、尊重人的价值,应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人文素养培育是城市化建设的题中之意。因此,在城市化建设中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促进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培育崇尚学习的城市文化,增强市民在学习中的文化自觉,使更多市民认识到终身学习的价值和作用。学习所产生的直接作用是促进人的发展,而作用于城市发展则是间接的,需要通过提高人的各种能力,逐步转化为城市的发展力。市民文明素质程度越高,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就越高,城市社会就越和谐。

(二)城市化蕴含市民人文素养的内在要求

城市作为一个人口高度集中的社会生活空间,有着不同于农村的文化特质、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集中标志着社会文明,代表着国民生活水平,体现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内在品质和风貌,具体体现在:

1. 城市生活是一种理性而有序的生活。文明与城市不可分割,城市的出现本身就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一个标志。城市化源于工业化,而工业化则意味着生产的分工合作,意味着生产的有组织性和程序化,城市社会控制的机制主要依靠诸如法律、政策、管理等,而农村社会更多的依靠血缘、风俗、乡约等。城市的文明程度建立在每一个个体之上,市民如果不能抛弃农民式的自由散漫、无组织性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性,将阻碍城市的文明进程。只有具备人文素养的人,才是一个理性的人,而理性的主体对于科学的管理、有秩序的生活有一种内在的心理认同。

2. 城市是各种资源要素集聚、配置、交换的场所。有城池者为城,以行政职能为主;商品交易流通者为市,以商贸职能为主。城市的这种商业文化属性,使人们的价值观念更趋向于理性化和实际化。商业化原则是利益驱动原则,各种资源的流动是在利益的驱动进行的,商业化城市的人际关系基本上是利益关系,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赋予城市更多的竞争性和逐利性,这就要求人们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具备文明人的素养,防止市场的恶性竞争和巧取豪夺,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和理性竞争,使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3. 城市日常生活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城市是人、物、社会经济活动的集中地,特别是随着现代城市发展,城市成为了人口高度集中的场所,使得人们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交往越来越密切,社会联系的渠道与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市民除了需要掌握城市生活的各种规则与技巧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否则就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城市是联系政府、工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医疗等的集合体,而且,它们是各负其职、分工合作、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人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相应的素养和能力是无法让城市正常运行的。

所以,作为城市化的市民必须具备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素养,养成文明生活的习惯,这是城市化对市民文化培养所提出的必然要求。

三、 市民人文素养培育的宏观路径

在城市化进程中提升市民素质是一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渐进过程。将农民变市民、村民变居民,不仅仅是形式上、空间上的转换,而是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一次变革性的转型。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宏观设计和整体规划,集聚社会各方力量和资源,架构市民素质提升的系统工程。

(一)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教育公共服务是由政府主导,惠及社会公众与满足社会教育共同利益需求的公益性服务,是教育公平的基础,是实现市民人文素养提升的基本保证。高水平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城市现代化的关键标志,旨在通过提高民众的思想文化水平、道德修养、生活质量和职业能力,从而使民众尽快适应城市化生活。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从服务范畴而言,主要面向现代城市和新型城镇;从服务主体而言,主要是政府部分为主导,教育主体、民间团体或基金力量参与,包括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的多元化主体;从服务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与现代终身教育相关的政策、供给、监管评估;从服务的供给的形式来说强调正式教育以外的培训,如社区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等教育服务形式。从创新教育公共服务体制、改进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确定教育公共服务标准和项目、完善教育公共服务的监管和评价体制等方面,构建公平、普惠、完备、高效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二)健全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市民素质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通过长效机制使其常态化、规范化。市民素质提高,一方面来自于个体道德意识的自觉,另一方面来自于国家法律制度的保障,通过完善司法保障和行政法规,健全各种社会制度,为人的活动提供规则、标准和模式,影响、制约、塑造人们的行为。政府应建立可以推进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的制度构架,以及市民文明素养培养的各个方面,诸如制订《终身教育法》、《城市文明促进条例》《市民文明素养手册》等。健全和完善促进市民文明素养提高的联动机制,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发挥政府、教育主体、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团体等的教育职能,让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推进市民文明素养提高的合力效果。健全和完善推进市民文明素质提高的服务机制,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区县为依托,以村社为重点,以居民为对象,塔建群众文化平台,提供市民文化服务,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建设集图书阅读、电影广播、文艺演出、科技教育、科普培训、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中心,保证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实践可以证明,好的社会制度机制规范人们的社会关系,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有德者受到尊崇,道德成为人们向往的追求,文明之风成为社会主流。

(三)营造和谐生态文明环境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和非物质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过程的系统工程,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目标的社会形态,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营造和谐生态文明环境要正确处理好社会、经济和生态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三维”目标的平衡。物质方面:保护文物古迹、建设绿地园林、构建生态建筑、配齐配套设施等等,创建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良好人居环境,为市民文明行为的习成和文明社会的建设创设物质环境。在此基础上构建各种社会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非物质社会生态网,主要指社会风俗、语言文字、文化艺术、历史传承、教育法律以及各种制度等等。这些物质、非物质的成果都是人类的创造,具有文化烙印,渗透人文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城市文化,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把人文素养培育的目标集中化,形成精神合力,塑造城市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公众形成一种比较统一的价值导向,促进文明社会氛围的形成与和谐社会的发展。

(四)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是在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向知识经济转变的大背景下,在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人类社会变革的前提下提出并不断发展的,终身学习是一种持续人的一生的过程,是一个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可以实现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市民的素质需持续提升来适应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终身学习将成为现代人生存模式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政府要将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纳入总体发展规划,研究制定终身教育法规,确定终身教育体系的架构,规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整体设计和统筹规划,充分整合、开发和利用各类资源,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积极稳步、扎实有效地推进终身教育发展,将教育网络覆盖到市、区、乡镇、社区和家庭,创建学习型组织,尝试开发“市民终身学习卡”、“学分银行”等管理工具,探索成立终身教育(学习)评估认证机构,在全社会营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促使每个城市居民建立主动学习的意愿,帮助其体现教育权利的获得与学习机会的拥有,确立终身教育理念,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成为拥有理解力和创造力、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的新型市民。

(五) 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

人的现代化与城市的现代化密切相关,人的发展依附于城市各方面的发展,城市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为提升市民素质,须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一方面,按照进一步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需要,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蓝图,促使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依靠高新技术培育和打造新的支柱产业,支撑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满足人口快速增长的需要。另一方面,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市民,缩小贫富差距,加速城乡统筹,逐步让农业转移人口在社会保障、就业和转岗培训、公共服务、保障性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市民同等的待遇,促使其全面融入城市社会,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建设中来。同时,逐步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公共设施,清洁街道路面,创设社会活动文明空间,建设现代绿色文明城市,为市民树立公共文明标杆,促使市民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与此同时,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修建各类艺术文化场所,图书馆、艺术馆、体育馆、剧院等,重视城市发展的人文性,丰富城市的各种教育文化资源,培育人文环境,发挥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介的作用,增加文化的传播手段和形式,激发人的学习能动性,实现市民终身学习的文化自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融为一体,创新城市发展模式。

总之,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是市民的人文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市民素质不仅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也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实力。城市化以市民的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为本,我们要从实现人的价值层面深入认识城市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实现人与城市环境、人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加快提升市民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课题组.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J].区域与城市经济(人大复印资料),2014(07).

[2]魏后凯,关兴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与战略重点[J].区域与城市经济(人大复印资料),2014(08).

[3]宋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社区建设[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

[4]段进军,殷悦.多维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内涵解读[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5]明星,张加明.城市化背景下市民道德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4(01).

[6]祁福雪.城市化背景下提升市民人文素质的对策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7).

[7]黄燕芬,丁力.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分析[J].河北学刊,2013(01).

[8]帅良余.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人本思想[N].文汇报,2013-06-27.

[9]杨粤晖.论城市化与城市公众的人文素养[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05).

[10]张昆玲,史中朝,赵静.城市化进程中市民素质提升的路径选择[J].安顺学院学报,2011(06).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城市化背景下现代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策略研究—以常州为例》,课题批准号:C-b/2013/03/002。

(作者单位:常州开放大学)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城市化市民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影剧新作(2018年4期)2018-07-27 01:17:28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3:04:14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09:42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文化交流(2016年10期)2016-10-27 03:10:44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48:06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湖湘论坛(2015年4期)2015-12-01 09:30:08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意义”的问题所在
英语学习(2015年11期)2015-02-01 19: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