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格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人口、经济发展、社会生活、资环、城乡统筹等层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定量化评价思路和框架,采取2013年数据,对河北省11个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唐山发展最好,石家庄次之,廊坊位列第三。研究为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评价提供了定量化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熵值法
1.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当前的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进入了可控、相对平衡的运行区间,在外需疲软、内需回落、房地产调整及深层次结构变动的力量综合作用下,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剧。城镇化是我国未来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抓手,是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根本途径,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新型城镇化对于我国今后很长时期内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主要动力和增长点。2013年全国的城镇化率为53.73%,北京86.2%,天津城镇化率是78.28%,而河北的城镇化率仅为48%,在低于全国城镇化率水平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河北省的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而刺激经济的增长,显得尤为重要。
2.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数据分析
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是反映城镇化水平的一系列统计数据系统,是衡量和监测城镇化建设、评价城镇化水平及揭示城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重要量化手段。目前,对河北省城镇化建设状况的了解、评估往往只停留在人口城镇化方面,并且缺乏必要的量化标准。因此,建立一种直接针对各城镇的指标考核体系十分必要,它不仅有利于对城镇化建设认识的深化,提高城镇化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程度,而且有利于城镇自身的纵向对比和不同城镇间的横向评比,使对城镇化建设的监测、考核、评比更加精确,对推动全省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从河北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整体考虑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指标、数据的代表性以及可采集性,在参考张向东(2013)文章的基础上,并遵循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本文从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生活、经济、人口、基础设施、环境的城镇化和城乡统筹6个方面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发展选取的指标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1)、GDP增速(X2)、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3)、财政收入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X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X5);人口城镇化选取的指标是城镇化率(X6)、人口自然增占率(X7)、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X8)及人口密度(X9);社会生活方面的指标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10)、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X11)、教育经费占GDP比重(X12)、城镇登记失业率(X13)、每万人拥有医生数(X14);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指标有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15)、人均绿地面积(X1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X1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X18);基础设施用人均固定投资(X19)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X20)、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X21);城乡统筹指标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2)、农村均人均纯收入(X23)、城乡居民收入比(X24)、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X25)。
本文以河北省11个城市为基本研究单元,建立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北省各市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研究。本文研究的数据来自《河北统计年鉴(2014)》、《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4)》、《河北社会与经济年鉴—农村篇(2014)》,根据指标体系,构建了河北省11个市22个指标的原始数据。以下数处理过程:
(1)指标无量纲化:Yij=每一方案指标值/每一指标均值
(2)计算每一无量纲化方案指标值在每一指标中的比重:Wij=每一无纲量化方案指标值/每一无纲量化后指标之和
(3)求常数K:k=1/ln(方案数)
(4)计算指标信息熵Ej:Ej=步骤2中指标值×自身对数
(5)计算计算信息熵冗余度Dj:Dj=1-Ej
(6)计算指标权重Wj=每一信息熵冗余度/信息熵冗余度之和
(7)计算单指标评价得分=每一方案指标原值×每一指标权重
(8)计算综合评价值=每一方案指标评价得分之和
根据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通过一系列计算得到结果如表1:
从上述结果看出,河北省各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最高的是唐山,之后由高到低依次为石家庄、廊坊、沧州、秦皇岛、邯郸、承德、张家口、保定、衡水和邢台。唐山、石家庄、廊坊得分在3000以上,属于城镇化水平发展较高的层次;保定、衡水和邢台得分均在2000以下,属于城镇化综合水平较低的城市。而且通过上述结果,我们看到各城市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与其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排名几乎一致;;而其他五方面各城市的发展出现不均衡,例如资源环境方面,城镇化水平高的唐山、廊坊、秦皇岛等均排名较为靠后,这与其发达的工业密不可分。综合排名靠后的保定、衡水、邢台3各城市除了在某些方面排名相对靠前,其他方面的发展均较为落后,例如保定市在人口城镇化、生活方式两个方面的排名分别是第五和第三,其他方面的排名都比较靠后,衡水也只有在资源与环境方面发展的相对较好。
3.结论
由河北省各城市新型城镇化的结果可以看出,11个地级市在评价结果上差别较大。一方面河北省各市城镇化综合水平发展不均衡;另一方面,对于同一个城市来说,其各个维度的发展也具有相同特点,唐山综合水平最高,但在资源与环境方面却排名第七,主要是由于其先进的工业对环境的污染破坏;邢台市城镇化发展的落后归因与其在各个方面的落后,最好的排名是在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排名第三,经济方面处在全省末位,基础设施和城乡统筹方面都较为落后。该模型结果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各市发展的不平衡,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现实依据。(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向东,李昌明,高晓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即评价[J].中国市场,2013,(5):76-79.
[2]田静.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四川建筑,2012,32(4):48-49.
[3]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与路径[J].热点关注,2013,(4):165-168.
[4]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经济发展与改革,2013,(1):49-54.
[5]张英,周伟.黑龙江省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J].区域经济研究,2008,(3):70-74.
[6]周文夫.《河北蓝皮书: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4)》[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7]阎东彬.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剖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1):55-57.
[8]杨帆.新型城市化及其评价指标[J].理论学习,2008,(9):30-31.
[9]姜永生.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基本思路[J].改革与战略,2008,(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