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教学设计研究

2015-05-30 10:48蔡丽巍
大学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教学过程高职英语

蔡丽巍

[摘 要]根据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专业的就业方向、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以酒店管理专业典型的工作岗位为例,运用职业教育的基本原理对高职英语课程进行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教学设计分析,基于行动体系思路来建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提出高职英语课程向项目任务化转化的思路,以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过程提出高职英语教学过程向工作过程转化的思路,从而达到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职业岗位需求 高职英语 教学设计 工作过程 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025-04

前言

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中心曲克敏教授在他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再认识》报告中指出,再认识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工与学的关系、专业性与职业性的关系、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在这五种关系中充分体现出外国语言教育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英语教育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根深蒂固,作为国际化语言——英语如何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进行取舍或发挥其作用,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英语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应该有一场变革,英语学习的时间和社会对英语的需求、需要有改变,主要体现在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两个方面。应定位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劳动市场的需求,首先解决的是“要不要学”的问题,具体体现为劳动市场的需求;其次就是要克服同质化倾向,解决“要学什么”的问题,注重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服务于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或学生今后所从事的岗位的需求。

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现状

高职教育的基本功能不是培养“通才”,也不是培养“专而深”的科学研究人员,而是培养处于生产或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型人才。[1]短短的三年,我们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通才”,但我们必须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2008年教育部修订的高职英语《基本要求》明确提出“高职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服务的。高职英语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不仅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

高职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事实上,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要在2-3年时间里,让学生获得和掌握一系列技能,仅凭一门课程达到以上培养目标无疑是很困难的。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师针对有限的课时和课程要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十分关注专门用途英语,即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通过学习和理解国外研究者的理论,有些学者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表述。如熊倪认为:“专门用途英语与通用英语的差别并不是技术术语的使用,而是理解这些词所必需的事实知识”。[2]李俊芬(2003)认为“ESP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统一它比较适合高职学生的客观实际。”[3]苏冬梅(2002)介绍了Hutch inson &Waters,Strevens,Dudley-Evans的理论,总结到:“专门用途英语是与学习者的学业或职业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它具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以及与实现其总体目标相适应的词汇、语法、语篇、学习技能、语域、语体等。”冯瑗(2007)援引李俊芬(2003)和吴静(2004)的话说明了EGP和ESP在内容和目的上的区别,但指出专门用途英语绝不是对一般用途英语教学的全盘否定,两者之间并非互不相容或互不相干,而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4]并据此提出要培养懂英语的较高层次应用型人才,EGP+ESP模式是一种理想的解决途径。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先锋,大大提升了ESP理论的运用,提出了由“公共外语”转身为“职业外语”的理念,创建了“职场英语、行业英语、专业英语”的递进式英语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另有小班化的口语课专门训练听说能力。在目前的条件下,根据社会、企业、学生的需求,面对有限的学时、不同的生源,要实现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必须探索新的高职英语改革模式。

二、高职英语改革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指导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强化了实践课程与教学体系建设,但高职英语课程与教学还没有突破“过级英语”课程的教学状态,没有改变高职英语课程与教学的学科模式。在英语学科知识体系束缚之下,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基于工作过程,体现英语实践性、实用性的高职英语课程与教学体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重新确定高职英语课程地位,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专门人才,其中交际沟通能力是各专业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高职英语课程正是培养此能力的课程之一。目前,高职英语课程被看成是孤立的公共基础课,与学生的专业和将来的工作岗位缺乏紧密的联系。对于英语应用能力缺乏有利的评价杠杆,高职英语的实际目标与高职教育的总体目标错位,不能充分体现就业导向的培养目标。

(二)高职英语要以高职学生的就业为需求,不能重复基础英语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对英语课程的设置不够科学,实际上不需要所有的专业都开设英语课;同时,对开设了英语课程的专业教学标准、教学内容也不应相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安排中,忽略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见下图)的积累,缺乏对社会及高职学生学习需求的调查研究,缺乏对教学计划和大纲的科学设计,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后出现“不如高中”、 “倒退”的现象,甚至数十年的英语教育在学生毕业后归为“零”,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应试教育形成的后果。因此,高职英语基于岗位需求进行课程改革已刻不容缓。

(三)高职英语教学要以应用性为主,培养学生有效地使用英语

目前高职英语大部分教材主要多是以人文、历史、社会等为主的内容,虽然也有探索行业英语或职业英语的教材,但缺乏实用性和实践操作性,职业、行业、专业联系不紧密,更多地侧重于语言知识的应用。教学载体与学生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是同质化的,无法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更多的是跟着教材教教材,缺乏有效的语言交际载体。英语没有教会的,只有学会的,因此,当前存在的问题就是英语教学教不为用,学不致用。

(四)改变高职英语教学的应试倾向,培养英语综合能力

社会对毕业生英语水平有要求,但又缺少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大部分学校利用过级考试调节教学要求。过于强化考试过级和应试,使教师偏离了教学的基本目标,同时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方法,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语言交际能力和使用语言交际的信心。

(五)解决英语教师专业化的问题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发展的极大瓶颈是教师队伍,据调查,各高职高专院校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多是语言文学专业,不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而专业课教师的英语基本功欠缺。因此,在进行英语课程的改革中,对语言类教师专业化的培养是当务之急。

以上状况使得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与高职教育具体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工作项目缺乏紧密的联系,直到顶岗实习前,多数学生对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英语应用能力尚不清楚,更不会应用,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与岗位工作相适应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必须彻底抛弃传统的英语课程与教学的学科体系,建立英语能力与具体工作岗位之间的紧密联系,重构高职英语课程与教学的工作过程体系。

三、基于行动体系思路建构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

高职英语的教学设计关键在于要以教育观念为先导创新教学,教学改革需经历从注重“语言知识”培养到注重“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从“单一培养模式”到“复合培养模式”的渐进发展过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促使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核心。要求学生能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有效地将“实践性”和“职业性”结合起来,将语言的使用融入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是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实践的过程和发展趋势。

英语教学须从需求分析理论入手,即指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主观与客观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从而确定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Stufflebeam,McCormick Brinkerhof和Nelson(1985)认为需求分析是为圆满完成一个合理目标决定有必要和有用事物的过程。[5]Robinson和许多外国专家一致认为,仔细全面的需求分析应该包括“目前情景分析”(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和“目标情景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换言之,需求分析就是确立学习的起点和终点以及测量两者之间的距离,它通过最大限度地收集有关的需求信息,为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实施、教学内容的组织和使用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提供依据。[6]

(一)高职英语课程内容由工作任务进行项目转化

高职英语教学必须要从行业和企业需求、学生个人需求入手,行业与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需要什么样的专业技能,即人才质量要求(目前情境分析);学生需求也要通过需求分析理论来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力,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目标情境分析)。通过典型工作过程和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建立项目模块,进行任务分解,选择以过程性知识为主,以陈述性知识为辅;以经验和策略知识为主,以事实、概念和论证的知识为辅;“怎么做”和“是什么”,少管“为什么”的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的构成要素作为主体,而不是知识的构成要素;关注知识的运用,而不是知识的储存,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如下图所示(以酒店管理专业典型的工作岗位为例)。

(二)高职英语教学过程向工作过程转化

课程的设计须融入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要素: ①产业要素;②行业要素;③企业要素;④职业要素;⑤实践要素(马树超,范唯,2008)。[7]同时能够适应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从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出发,强调能力本位,课程开发要求企业与学校合作,概括出核心工作流程是高职英语语言教学实践的核心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语言实践内容和技巧具有普遍性和实用性。

教学过程的实施需摈弃传统听、说、读、写、译的教学模式,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具体的工作情景下进行实践活动。如酒店管理专业中“前厅服务”这一项目将被分为五个任务:客房预订、礼宾服务、前台接待、电话接待、商务中心服务等。每一项任务都有工作流程(见下图例),教师根据流程设置不同的情景,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专业实训条件和企业真实条件,让学生有语言使用的直观情景,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情趣和创造性,营造动态的教学环境。

与此同时,明确基于职业需求的高职英语教学的社会使命——大学生学养的培养,外语教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应用外语的综合能力的同时,实际上也有培养学生学养的使命。作为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和个人长远发展需求的一门课程,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只是英语教学任务的一部分,无论从思与言之间固有的紧密关系看,还是从社会所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看,都应将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与学生素质和学养的培养结合起来,把这三者作为高职英语教学三位一体的目标。

四、基于职业岗位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特点

(一)课程与教学设计体系解构与行动体系重构思想,充分体现实践性、可操作性、可借鉴性

学生的英语岗位综合实践能力,蕴涵在一系列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作项目和工作活动之中。课程与教学围绕工作项目,整合过程知识、基本技能、工作态度、价值观,通过工作项目行动习得职业经验和策略,整合语言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从而达到适度、够用、能用、会用的原则。而每个工作项目则包含特定的岗位英语教学(学习)目标、项目 / 任务、综合能力要求、学习资源要求、时间进度要求等要素,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岗位需求,设置岗位英语的教学任务可逐步推广。

(二)基于职业岗位的高职英语课程设计能满足学生不同工作岗位对不同英语能力的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岗位核心能力,具有普遍性

高职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既懂英语又善岗位技能的人才,因此,有必要根据地区和行业的实际情况围绕核心工作流程(即:接待、协调、销售、管理、培训、维修、服务、评估)研究不同职业岗位英语的课程设计,构建教学模式。这要求高职院校根据就业需求及时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也就是要根据工作岗位的变化、技能要求的不同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工作岗位对不同英语能力的需求,将工作项目课程化,在教学过程中课程项目化。因此,岗位英语项目突出工作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了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岗位核心能力,对高职英语课程进行结构性改革具有普遍性。

结论

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使广大高职英语教师从理论上更新观念,使广大高职英语教师解决为什么教(教学目标)、用什么教(教学内容、途径、条件等)、怎么教(教学方法)这三个问题,促进语言类教师专业化的转变。其次,促使高职英语教师掌握实施基于职业岗位的英语课程与教学的方法,通过高职人才培养规律和应职应岗能力的需要,从实践操作上解决工作过程化英语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与途径、教学评价等。最重要的是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把能力培养放在首位,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主线组织活动内容,以英语为媒介开展各种业务活动。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职场活动场景,也便于学生了解自己将从事的未来职业世界,更便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这是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谢群.能力本位教育观在高职院校的确立与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2(21).

[2] 苏冬梅.国内高职英语ESP教学理论研究文献综述[J].信息技术(学术研究),2008(11).

[3] 王俐俐.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中ESP的需求分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1).

[4] 冯瑗.试析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EGP+ESP方案[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04).

[5] 李洪斌.论需求分析理论在我国高校ESP教学中的必要性[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6).

[6] 吴丹苹,王欢.《网络交际课程》中需求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28).

[7] 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8(22).

[责任编辑:黄 晓]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教学过程高职英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实践类课程改革探索
浅谈科技英语教学
浅谈高校乒乓球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