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性别差异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研究

2015-05-30 19:53:38李素廷
俪人·教师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性别差异教学设计高中生

李素廷

【摘要】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更大幅度地轻松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教师课前必须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古今中外,教育一直主张因材施教这种方法,良好的教学设计自然而且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差异,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文分析了基于性别差异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关键词】性别差异 物理 高中生 教学设计

引言

在进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各个教学环节男女学生可能会产生的各种疑惑、会提出不同角度的问题,对概念、规律和应用理解掌握的差异和男女学生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上的差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随时通过反馈信息来掌握男女学生物理学习现状与物理教学目的的差距,做到因性施教,重点解决在男女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回到社会环节间构建物理知识过程中表现出的差异,并总结出现差异的原因以及怎么去利用有利的差异。

1 正视男女的性别差异

根据整合化的教学设计理论基于性别差异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首先应该尊

重和正视学生性别差异,正视学生性别差异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即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性别特点,才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真正把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在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的首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承认学生的性别差异,尊重男女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差异性,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为适应男女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地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能对教学中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男女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和目标。同时要积极评价男女学生的不同思维,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既应面向全体,又要面向不同性别的“小”全体。如果学生的物理学习总以同一个学习标准来要求学生,教学效果肯定受到影响,调动不到学生最大的积极性,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个体接受的物理知识差异被摒弃,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主体性被践踏,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不能促使学生的充分发展,就不能促进学生整体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高中的老师和学生以及政府教育机构都应正视男女的性别差异。

2 设计基于性别差异的问题情境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中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关键是物理问题情境的创

设。物理问题情境是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才能获取新的物理知识的学习情境。创设适合男女性别差别的物理学习情景,可以帮助全体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物理知识的建构,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新课标物理也非常注重问题引入和问题解决的重要性,现在“问题驱动式教学”已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目的是解决问题,通过师生互动掌握问题的答案是我们的预期目标。紧紧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去互动才不至于使我们的互动出现调查中所存在的问题,如流于形式和偏离目标等。所以设计出有价值、有针对性和有梯度性的高质量的问题是互动的关键,这些问题的设计应考虑到男女学生的性别差异并本着“突出重点性别特征”的原则,同时根据物理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结合教育学理论,基于性别差异去设计。这需要我们在认清本班学生性别差异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的深挖教材并理论联系设计问题,把性别差异和我们设计的问题联系起来,利用性别差异去“调和问题”。在问题的解决环节也要充分的注意到学生的性别差异,利用性别差异去解决问题。基于性别差异去设计问题就是在设计问题时充分考虑到男女的性别差异,使性别差异既可以是问题的来源又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讲《牛顿第三定律》中课本上的问题引入是“在水面上放两个软木塞,一个软木塞上放一个小磁铁,另一个软木塞上放一个小铁条,可以看到由于小磁铁和小铁条相互吸引,两个软木塞相向运动起来。在讲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总是相反,给出的问题是足球受到了足球员头部的力,改变了运动方向,运动员头部受到足球的力感到疼痛”。第一个问题是实验,由于这个实验课堂上不容易做,即使做了演示实验引起的师生互动也仅仅是讨论,并且女生对磁铁、小铁条和软木塞这个系统的空间运动过程的认识没男生强;第二个问题由于 96%的女生都没用头顶过足球,而男生则相反,所以对男女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调查这两个互动对男生的效果明显优于女生。如果我们基于性别差异去设计问题,可以让男女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男生和男生、女生和女生或者女生和男生“扳手腕”取代上面的问题进行互动,男女对扳手腕这个问题都比较感兴趣,可以亲身体验感受,而且既有行为互动,又有问题互动就兼顾了男女最喜欢的互动方式,实践发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再如《加速度》这节课,加速度是一个新引入的物理量,抽象难懂,很多教师都喜欢用课本上伏笔式的设问引入,直接在复习上节《速度》的基础上提出怎么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女生由于对物理新概念接受的兴趣没男生强,所以我们就要充分调动去女生的积极性。分析认为可以用现在学生们喜欢玩的手机里的“微信”的“摇一摇”引入去互动,这个功能就是基于手机里的加速度传感器实现的,调查显示 96%的学生手机里都有这个功能而且很熟悉,这样就可以充分的调动起男女学生的积极性,达到男女共同和谐发展的效果。

3 基于性别差异进行师生互动

课堂师生互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教学情景中发生的具有促进性或抑制性的相互作用或影响,是新课标高中物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师生关系和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体现。调查发现男女学生在物理课堂的互动环节存在很多差异。教师在互动环节应该充分注意男女的物理前概念、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等在智力和非智力上的各种差异,不能顾此失彼,争取互动调动起男女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男女都参与进来。

4结束语

在教学实践中认真贯彻和实施基于性别差异的物理教学,丰富基于性别差异的物理教学设计理论,充分利用男女学生的各自在物理学习中的优势,使男女学生都能轻松地充分地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这是物理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贺雯.性别差异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作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12(34).23.

[2]刘翠红,陈卫旗.物理学习中的性别差异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 1(12).134.

猜你喜欢
性别差异教学设计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5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7:05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49:00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8:59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3:47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4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