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制度分析

2015-05-30 10:48王磊赖石成
现代管理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公平效率成本

王磊 赖石成

摘要:道格拉斯·C·诺斯的制度经济学理论所讲的制度包括三个部分,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实施特征。而人类行为有两个具体的方面,动机,对环境的辨识。诺斯关于制度的理论包括制度与生产关系,制度的正式与非正式约束,制度的成本与效率,制度的公平与权威等,这些内容结合中国当下改革,指导意义重大。

关键词:改革;制度;成本;效率;公平

一、 改革的本质是调整生产关系

改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生产力,因此,从本质上讲改革就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更适合生产力发展。

1. 改革应该重视非制度因素。诺斯在描述制度过程中对制度进行了分类,认为制度的形式或分类应该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或者是显性的和隐性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制度的约束是否具有强制性,如法律,国家的暴力手段等;而非正式的主要是道义、道德方面的。对制度类别或者形式的划分很重要,此理论提示我们,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注重非制度因素的影响,如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在长期内这些因素往往造成改革的巨大阻力。改革过程中,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比较快的中国,往往正式的制度制定的很完善,但改革推进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确是非制度的因素。

而制度的内容如同它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禁止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和界定某种条件下允许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但无论禁止还是允许都是约束。这里进一步强调了制度的约束性,特别是改革进一步推进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制度具有约束性,无论是禁止的还是允许的制度都要具有约束性,也就是说即使我们放开某一领域,也不是一放到底,无人管理,而是在有约束前提下的开放。

2. 制度旨在减少不确定性。诺斯认为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的规则来减少不确定性。因此如果一项制度,没有减少不确定性,那么它就是不健全的甚至是不能称之为制度。所以改革过程中的每一项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都要考虑其效果,即考虑该项制度是否为改革的参与者减少了不确定性,因为不确定性的减少就意味着风险的降低,就等同于改革参与者成本的下降,就会激励改革参与者更加积极参与改革,从而能够调动各方积极性,便能够使改革红利惠及于广大民众,这样也就充分发挥了制度的激励作用。

3. 必须重视改革过程中的过程特征。按照科斯的理论,改革过程中,过程特征很重要。在中国改革本身具有过去、现在、未来这一过程特征。所以改革必须尊重历史,不可能通过一次改革就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文化,因此改革是一个过程,改革不能破坏历史的发展,更不能扭曲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观念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剔除旧思想在短期内很难做到,所以改革要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百姓的选择,政府要推波助澜,是催化剂的作用,而不是推土机,顷刻间摧枯拉朽。因此改革任务再怎么急迫,改革过程中都必须要重视起来,改革要有一个过程,要分时间段,分区域,分行业进行。

4. 以制度促进合作,充分发挥生产力的积极因素。合作是生产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类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以什么方式才能实现其协调与合作呢?诺斯在此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论述,但把这些归结为制度,诺斯认为,谈判能力可以改变制度,既有谈判能力的人可以改变制度,也就是说制度是人类行为选择的结果。进而提出,如果要理解制度必须从人类的行为出发,即研究人类选择的行为,因为正是由于人类的不同选择才形成制度(这类似于哈耶克的观点:经济学就是选择的行为),所以,反过来讲,人类行为的假设必须以制度为基础,离开制度就无法谈人类的行为。对于博弈论诺斯认为,并没有完全反映合作,特别是完全信息重复博弈,参与人少,与现实经济不符。诺斯认为行为人在利益最大化条件下,合作是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个重要方式,也就是说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是主流,而合作能正常进行所依赖的不是博弈,而是制度。所以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努力与各方有利因素进行合作,吸取各方力量,借鉴各方成功经验,并积极探索,以实现改革的利益共赢。

二、 改革要考虑成本与效率

1. 科学的制度能够保证改革的效率与公平。诺斯也谈到了制度与组织的区别:约束人就是约束自然人,约束法人就是约束组织。因此改革过程中制度约束的对象要明确。诺斯在谈制度与组织的区别时也谈到了制度集合与个人选择:在强调制度集合之前,必须用个人选择理论,因为任何具有逻辑一致性且可检验的假设集合,都必须建立在有关人的行为理论基础之上。所以制度针对的对象总体上讲就是不同种类的人,如果用以形容改革,就是说改革制度的制定必须以人为出发点,让人在制度的框架内充分发挥才能,而改革的终点是让人,即,改革参与者获得最大的改革利益,改革过程中重点要处理的是效率与公平的问题。

所以将个人选择与制度对选择集合的约束结合起来是整合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一步,也是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可见,科学的制度影响着改革的经济绩效。

因此把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结合到一起是非常重要的,但改革落脚点要在整体主义,即改革要让全社会每个人都受益。

2. 改革制度必须比较成本与效益。诺斯的交换理论对于改革的启示也很大,诺斯认为交换包括:生产成本或权利成本,好的制度保障了交易的权利;对等的制度,交易成本就会低,不对等的制度,交易成本就会高,同样权利损害的越大,费用或成本就会越高。所以改革的制度制定无论对于决策者还是对于参与者都必须保证其对等性,否则就会使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改革中,制度越健全越贴切,改革的成本就会越低,权利行使的越好,成本就会越低。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就是交易规则,同样改革过程中的改革就是改变规则,释放活力,降低成本,使更广大、更多的参与者受益,即让改革的红利惠及于民,这是非常重要的改革规则。

这里要提到的是马克思的交换不同于诺斯的交换。马克思主义在讲交换时强调的是劳动,劳动是人们交换的本质,而劳动是人们权利之所在,因此交换表面是商品的交换实际是权利的交换。所以交换涉及到谁的权利在支配,谁的权利受损害,权利平等则交换平等,如果不平等就会存在利益的差别。而改革可以看作是推动交易平等,因此改革过程中权利必须平等,避免发生,损害一些人的权利而受益于另一些人,这样就会造成改革的低效与无效。

3. 减少改革的不确定性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按照诺斯的观点,制度是为了减少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直接影响效率,因此也可以说制度会直接影响效率,依此可推,改革就是提高制度的运行效率。当讲效率时,一定是与成本对比而言的,因此无成本则无绩效,所以改革不可能没有成本,如果改革制度不完善,成本将会增加,而成本的承担者是广大民众。成本包括交换成本与生产成本,由于交换往往是权利的交换,所以人们在交往中就会涉及到权利的转移,此时制度就会发挥作用,健全科学的制度就会使转以后的权利提高效率,有利改革,而不健全不科学的制度就会使权力在转移过程中或者转移之后阻碍改革。

诺斯说改革是有成本的,经济发展的事实也是如此。特别是社会转型就会涉及到转型成本,所以一个社会转型,就意味着面临诸多的改革,改革不彻底就很难转型,转型其本质就是改革,所以无论转型还是改革都是有成本的。制度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不确定性,即能够减少成本,所以制定改革制度时不要有大的波动要渐进,要符合中国的实际,不要过激过快。显而易见,依据诺斯的观点,改革就是促进制度的变迁,制度变迁显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决定了改革的复杂与艰辛,因此,必须以时刻变化的眼光观察时刻变化的改革,用时刻变化的策略应对时刻变化的改革。特别注意的是,制度变迁一般是渐进的,而并非连续的,所以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实表现为某一阶段改革明显,而某一阶段改革不明显。

三、 改革要确保公平

1. 制度不可以跨越。制度经济学一直在讨论的就是制度与组织,科斯强调组织,诺斯强调思想制度,而制度与组织是有区别的同时也是相互联系的。诺斯认为,与制度一样组织也为人们的交往提供某种结构,当我们谈就有制度框架所引起的成本时,我们会发现这些成本不仅仅来源于这一框架本身,而且还来自于这一框架下所发展出来的组织。所以明确区分“规则”与“参与者”是十分必要的,规则的目的是确定比赛进行的方式,而参赛队的目标则是要在这套规则下赢得比赛。所以,应答比赛的前提是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否则是无效的,这提醒我们改革过程中,必须提供给改革参与者一个相同的规则,而任何一个人或者单位或者组织,都没有特权跨越规则,都不可以绕出规则进行比赛。

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不同于比赛,在中国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何时制定规则,根据什么制定规则,是改革前,还是改革过程中,当然不可能在改革后,因为改革就是发展,发展是无止境的。可见改革的规则制定时间是在改革开始时或者进行过程中,而根据什么制定规则呢,是实践,改革过程中方方面面的实践。规则制定者必须追踪改革进程,不断制定修改规则,以改掉阻力助推改革,规则的制定必须遵从制度运行的三个条件。

2. 违犯制度必须付出成本。诺斯认为:制度运行的关键是犯规确有成本,并且惩罚有轻重之分。也就是说,如果一项制度制定并实施以后,让犯规者觉得和预期收益相比成本很小或几近没有成本,那么制度是失败的,因为此时成本就是风险。同样如果一项制度惩罚无轻重之分,也会是很对犯规者敢于碰底线,敢于越权。这一点在当前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让改革的实施者清楚,改革的红利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如果有人占为己有那么你就是犯规就是碰底线,就必须受到严惩。这样才能保证改革的效率与效果。

诺斯指出,制度运行需要三个条件: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实施的形式与有效性。之所以存在第三个条件,就是让犯规者知道惩罚有轻重之分。如果评价市场经济的规则是否完善是否有效,那么对比三个条件,显然第三点做得不好,因此对于各种改革必须找到最适合形式,必须让改革行之有效而不是行之无效。

因此,按照诺斯的理论,改革过程中,特别是进一步深化改革中,违反制度必须付出成本,必须让触底线者付出代价,必须让越红线者付出更大的代价。

四、 实施符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1. 承认制度的不完善和阶段性,并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制度。诺斯还论述了对环境的辨识。诺斯的基本观点是说: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由于认知能力的有限导致了不确定性,认知能力有限包括知识有限和掌握的知识有限两个内容,这种根据有限性的客观存在说明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因为人类认知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帮助人类进行选择是必须的,那么通过什么途径帮助人类进行选择呢?是制度。这说明改革过程中,我们对改革的认识是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不断加深的,改革处于不同阶也会限制我们对改革的认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处于改革的初级阶段,那么我们只能具有初级阶段的认识水平而不可能具有高级阶段的认识水平,随着改革的推进,人们对改革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而且同一阶段,不同的人对改革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必须有区别,分地区、分群体区别对待。

2. 尊重历史,实施渐进改革。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历程,就是渐进式的改革历程,符合历史规律,尊重了人民的选择,而俄罗斯在20世纪80年代末采取了激进式改革,结果很糟。

改革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正如所讲的,“鞋子合脚不,只有穿了才知道”。中国的改革,要根据中国的国情来搞,所以改革必须看到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要正视差距,认清国情,尊重历史,尊重人民,实事求是。

历史是渐进变迁的,因为在既有的制度框架的某些边际做些改变,将使他们的境况得到改善,但这种感知的深浅,强烈的依赖与他们获得的信息的多寡,以及他们是如何处理这些信息的。如果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是有效率的,那么任何选择都是有效地的,人们做出的改变就较快,变迁的进程就会加快,时间就会缩短。所以要推进改革,就必须提高政府的效率与市场的效率。因此政府推进改革的相关制度,对企业而言要注重对生产性活动有利,对家庭而言要注重对分配性活动有利;要努力扩大机会而不是限制机会,要引导或诱发提高生产能力的教育投资,这样就会增强社会生产性,使改革后的制度要能够推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 实事求是,探索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诺斯强调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认为目前很多理论都存在一种紧张关系,理论与现实不一致,理论对现实缺乏解释能力。为什么古典经济学解决不了贫富差距?说明其不是完美的体系,或者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发展经济学在诺斯的眼里就是拿西方经济学说发展中国家的事情,说不清楚。诺斯认为:拉美的发展告诉我们,西方经济学理论解释发展经济学是不成功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举债经济在拉美不能维系,表明在拉美需要实施经济自由化,及削弱拉美的国家干预,实施西方的自由化经济,而此时,自由化经济需要完善的市场及各项制度,而拉美并不具备自由化的这些环境。于是,查韦斯从拉美国情出发,扭转了不适合与拉美的自由化发展模式,并逐渐开始探索适合拉美发展的模式,即市场与国家强有力的干预相结合,并且发展效果明显。因此如何缩小发展差距的问题,始终是经济学的一个棘手问题。中国、印度、南非、俄罗斯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传统经济学家,用稀缺与弹性解释发展问题,虽然有一定作用,但远远不够。所以,任何一个国家的制度,以及所进行的改革,必须依据其自身特点进行,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改革之路。

可见,任何一个国家的改革都没有定式,但基本原则都是:必须尊重国情,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符合自己的改革道路,而不是照抄照搬,要走的道路是最适合的自己的改革道路,而不是别人认为最好的。

所以,诺斯的思想告诉我们,改革必须实事求是,“实”就是国情,“事”就是国情的实际特点,“求”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改革;“是”就是道路就是制度;就是说我们必须根据国情不断摸索,不断改革,最终形成自己的改革模式,走自己的改革道路。

参考文献:

1. 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陈昕,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徐尧,李哲民,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4. 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5. 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 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7. 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8. 杨德才.新制度经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 刘骏民.决定中美经济未来差距的两个基本因素——虚拟经济视角下的大趋势.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4,(1).

基金项目: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战略、政策、和制度研究——基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数量关系的视角”(项目号:13&ZD018);中航广义虚拟经济研究专项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王磊(1980-),男,汉族,吉林省延吉市人,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博士生,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讲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政策、虚拟经济;赖石成(1985-),男,汉族,福建省漳州市人,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虚拟经济。

收稿日期:2014-12-18。

猜你喜欢
公平效率成本
不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公平比较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