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琼 陈蛟 冯亮
摘 要: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对J省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失范的原因调查与分析,发现造成这一现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内因和外因二维视角,结合“理性经济人”的假定,结论就是硕士研究生学术失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研究生学术行为中的他律失效加之自律不足。在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可以构建起一套由学生、导师、学校和学术规范监督组织等多主体共同参与并且高效互动的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治理模式。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多中心治理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152-04
一、问题的提出:J省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失范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学术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近年来,关于研究生论文抄袭、学术造假等报道屡有发生,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治理已经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所关注的重要问题。J省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现状是怎样的?如何有效地治理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关注于这两个问题,本课题组对J省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进行调研,①关注J省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现状及原因,收集一手资料作为研究素材。
(一)现状
尽管学术界对学术失范的研究很多,然而学术界乃至现实生活中对学术失范并没有一个确切而统一的概念定义。不同领域的学者分别从道德、法律、管理、共识等层面进行过界定。如葛剑雄(2010)认为学术失范就是违背学术道德,在学术活动中不遵守学术规范进行诸如抄袭、剽窃等弄虚作假的行为[1]。教育部于2009年出版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也在学术道德层面对学术失范、學术不端和学术腐败进行了界定和区分,指出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是道德层面的问题。云鹏(2008)等在共识和价值观层面强调共识的学术规范不是明文规定的制度、准则,而是学术共同体普遍认同的、内化了的规范,也可以理解为行业自律,学术规范即是对这种共同规则和价值观的违背[2]。尽管对学术失范的定义各有不同,但普遍认为其表现形式有诸如论文抄袭、剽窃、一稿多投、“搭便车”发表等行为。课题组将学术失范分为三个层级:学术不规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学术不规范是无意而犯,源于学术能力不强和学术不严谨,比如在论文引用方面忘加注释等无意行为;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则是有意而为之,学术不端行为包括抄袭、剽窃、伪造或者篡改数据等有明显意图的行为;学术腐败则是利用自身的学术资源或者权力进行交易以获取金钱等物质财富以及地位、声誉等精神满足,是学术活动中的寻租行为。就研究生群体而言,学术不端行为是学术失范的主要表现形式。结合《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列举的七种学术不端行为,包括: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注释;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其他。课题组针对常见的几种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调查,作为反映当前J省硕士研究生学术失范现状的主要指标,并做调查结果分析。
1.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J省高校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覆盖J省12所研究生培养单位,针对学术失范行为中有意识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调查测试以反映当前J省高校研究生的学术失范行为现状。
课题组采取分类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共发出调查问卷1 440份,回收问卷1 386份,回收率为96.25%。剔除部分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1 334份。同时结合访谈法,对高校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进行访谈,以便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当前J省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现状。调查问卷的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学术失范行为程度分析
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问卷方面主要运用Likert的5级量度表进行统计分析,选项分别为“非常普遍=5”“比较普遍=4”“一般=3”“不太普遍=2”“根本没有=1”,得分越高就表示学术失范现象越严重。
经过统计发现,J省高校研究生在七大类的学术不端行为测试中,Likert量表的平均值均超过3,甚至伪造注释、重复他人研究成果和论文发表搭便车等行为接近4,并且标准差很小,个体差异不大,可见这些学术失范行为从整体范围上考量已经是比较普遍发生的了,从学校规范治理角度上看,J省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有待加以控制。
3.学术道德规范和学术失范行为的整体认知情况
对个体行为分析后,课题组试图通过认知层面探讨当前J省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和学术失范行为的整体认知水平。通过对学校学术氛围认同度调查来反映J省研究生群体自身对当前J省学术失范行为现状的感受。
其中49.3%的学生认为其学校学术道德状况不太好,4.8%的学生则认为非常不好,由此可见J省超过半数的学生对目前研究生学术道德状况是持悲观论的。如果剔除认为当前学术道德水平一般的22.1%的群体,只有23.8%的人持乐观态度,认为当前学术道德总体状况是良好而令人满意的。
通过对J省高校研究生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无论从学术失范行为程度分析,还是学生群体自身对学术道德状况的认知等方面,均反映出当前J省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普遍发生,高校整体学术道德水平较低。如何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有效治理,营造一个共同遵守的学术规范氛围是J省高校治理的一个重要命题。
(二)学术失范行为的原因分析
1.原因调查
针对在研究生阶段出现过学术不端行为的学生,课题组进一步做了学术失范行为产生原因的问卷调查,并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对学生导师、学校管理者等各研究生培养主体进行深入探究。调查发现,造成当前J省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人因素、导师因素、学校制度及管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内在和外在的原因。总结有以下几大主要原因(见表4)。
如上表所示,34.3%的被调查者认为急功近利的社会不良风气与社会整体学术不良氛围是造成学术失范行为的最主要原因,如期刊地下市场的发达是形成论文质量低劣和重复发表的首要原因,这与黄发友(2012)等学者的调查结论相一致[3]。接着是研究生培养机制与管理体制原因,未能注重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育。
研究生评价体系、管理体系以及惩罚机制不健全、不合理,以及学校学风环境以及学校德育教育力度不够等原因均属外部环境因素,并且这两大原因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起了较大的推动力,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学校培养机制和监管不到位等是促使当前J省学术失范行为多发的主要原因。
对“研究生自律不够造成学术失范行为”作为主要原因表示赞同的比例为16.4%,远不如认同“社会环境和学校研究生培养制度等外在原因造成学术失范行为”的群体。可见,从学生个体看,学生总是寄希望于借助外部力量来规范自身行为,认为整体的学术规范环境的构建主要是学校等培养组织的任务。同样可见,研究生是一个行为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群体,问卷中“如果您身边学术不正之风盛行,您是否会随波逐流?”在这一题中,选择“可能会”和“一定会”的比例为55.1%,外界环境对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已越来越深。这反映出学术失范行为中的“朋辈效应”,研究生个体之间相互影响,并形成不良风气。
因为导师原因造成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情况在调查中显示比较少,85.9%的被调查者认为导师在学术道德的表率作用比较好,82.3%的被调查者受到过导师对其学术道德方面的指导,可见当前导师对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现有的对师生关系与学术规范作为研究变量的实证分析,将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接触频率与研究生科研能力做交叉分析,如朱华等(2012)的实证研究結果显示导师与研究生接触的频率与研究生的科研产出呈正相关关系,即导师与研究生接触的频率越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产出越高[4]。由此可见,导师对研究生行为的影响主要是良性引导的,导师的不作为及自身的学术失范并不是学生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直接原因。
2.原因分析
从主观认知层面上分析,调查也向我们展示出研究生自律性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对学术规范遵守的脆弱性。外部环境的影响产生巨大的朋辈心理,个体自律不足以防范学术失范行为的发生。从自律与他律的二维视角看,综合各种外部环境,包括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缺陷和学校监管的不到位等外部因素,导致他律因素无法有效进入到学生个体的内心考量,从而影响学生的行为选择。他律失效,加之自律并不足以约束自身行为,这是当前J省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普遍发生的根本解释原因。
用经济学中的“理性经纪人”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当前研究生教育中自律不足、他律失效。理性经纪人强调成本-收益分析,在调研访谈中有学生这样说道:“现在就业和经济压力这么大,论文写作不规范和搭便车现象很常见,并且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我顺利毕业,而且在学院评优评奖中拥有更多的优势。如果我只是埋头苦读,那样花费的时间成本太大了。所以一定的学术不端行为是无可厚非的。当然前提是不要太过明显,不要被学校发现和处罚,不过据我所知在我们学校这样的概率很小,几乎为零。”①
个体决策都是个体在对预见行为进行过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实施的,学生学术失范行为也是如此。学术失范的动机是:失范行为所得-(道德损失+处罚风险)>失范前状况+遵守规范的道德满足。②
关于学术失范的成本,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模型表示:
C=(M+T+H+S+O)+p(E+O'+S+D) (1)
学术失范行为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直接成本是学生从事该种活动或行为直接付出的代价,而间接成本指学术失范行为被发觉所受到的惩罚。其中,C代表行为的预期成本;p为行为被查出和惩处的概率;M、T、H、S、O分别代表确定性成本中的物质投入、时间损失、健康损失、精神负担、现实机会损失;E、O'、S、D分别代表非确定性成本中经济损失、未来机会损失、精神损失、其他间接损失。其中M、T、H、S、O、E、O'、S、D≥0;0≤p≤1。对于一个学生,学术失范行为的直接成本已经很小;并且因为对学术规范监管的力度很小,因此受到惩处的概率p也很小,几近为常数0,间接成本也很小。所以总体而言学生个体进行学术失范行为的成本是很小的。
同样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收益考察,可以概括为以下模型:
R=(1-p)(E+S+T+...)(2)
R代表行为的预期收益,1-p为失范行为逃避惩处的概率,E、S、T分别代表经济收入、精神上的满足和时间精力的节省。
因为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极小,学生进行学术不端等行为被惩处的概率极小,成本小、收益大,这导致收益R远远大于成本C,从理性经纪人角度上看,学生倾向于进行学术失范行为。同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前研究生教育中的自律不足,他律难以形成有效约束。
二、理论框架:由多中心治理理论引发的思考
(一)理论描述
多中心治理理论是近些年公共管理学界和实践中的热门词汇,多中心理论由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提出,并成熟于《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一书。多中心治理强调在多中心框架之下关注一群相互依存的人们如何把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性治理,并通过自主性努力以克服搭便车、回避责任和集体行动的困境,以取得持久性共同利益的实现。正如作者本人所言:“多中心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一群相互依赖的委托人如何才能把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能够在所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惑的情况下,取得持久的共同收益。”[5]
多中心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为公共事务的治理引入了一种新的视角,它的应用价值不仅体现在“公共池塘资源(Common-poolresources)”等公共资源的治理以及政府管理活动中,它打破了原有单中心、单向度的模式,建立起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等多元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更在其他公共事务的治理中,为我们带来了冲破单一中心管理的选择,实现多中心参与治理,各主体之间相互依存、竞争、合作,最终实现良好的治理效果,形成规范、有序发展乃至善治情境。
(二)问题导入: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转变
在现有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尤其是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公共事务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就高校学术资源和学术声誉而言,从公共品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属性维度上考量,这无疑是一种公共池塘资源。规范的学术氛围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组织而言都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性,因而对学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防治也是对学术规范这一公共资源的重要保护。因此,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治理是需要研究生自身、导师、学校以及相关学术规范管理机构共同参与的公共事务。然而现实的情境是,学校认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和学术道德教育是学生和导师的工作,学校只负责日常行政事务;导师又认为学术道德关键是靠学生自律;而学生在个体活动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成本和收益,认为整体学术氛围是学校部门或更高层组织所要关心的问题。治理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维护良好的学术氛围,这一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事务最终变成无人参与,或者治理实效不佳。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务,人们只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了公共的事务;对于公共的一切,他最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多少有些相关的事务。从这一程度上说,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养似乎也成为了一种“公地悲剧”。
当前高校在矫正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路径中,无论是强调学生个体的自律性,突出内因是根本;还是关注于通过外部制度和环境施加压力,坚持他律手段更加直接有效的观念。从本质上看,这些方式或者模式都是一种单中心的治理模式,单纯强调某一方面或某一主体的作用,因而也是有各自缺陷的。如图1,在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单中心治理模式中,学生、导师、学校管理以及相关学术规范管理组织是相互割裂的,信息传递也是单向度的,甚至包括学术委员会在内的一些学术规范管理组织与学生完全不存在联系和信息交流。这样,无法形成各主体的有效互动和信息的有效传递、反馈,无法以此支撑整个管理体系。这导致治理效果的落脚点仍仅仅是学生个体,依赖个体的自律,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内在动力和形成系统性的学术道德规范支撑。
庆幸的是,多中心治理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理论和实践优势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光明的大门。多中心治理强调各主体共同参与的重要性,强调治理源于各主体之间有序的互动,而治理的质量取决于各主体之间互动的质量。因而,如何设计一种由学生、导师、学校以及学术规范监督组织共同参与的模式是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治理的关键所在,并且这种模式是具备系统有效性的。如图2,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的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治理中,导师、学校、学术监管机构以及学生自身都将积极参与其中并且形成互动,导师与学生、学校与学生、监督机构与学生、学校与导师、学校与监督机构、导师与监督机构之间不再是单向度信息传递甚至是割裂的一种状态。这一模式下,各主体都将围绕着如何治理好学生学术失范行为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而积极承担責任、分享信息。以对学术失范行为的监管为例,在这一模式中,学生个人的学术失范行为将影响到导师声誉和考核,并且学校也将因为学生的不规范行为受到通报等不利影响,这样在这一监管过程中就将学术监管机构、学校、导师和学生全部联系起来并形成互动。
同时,多中心治理也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多中心治理下的规则具有包容性,使得各主体得以实现高质量的互动,而不是单纯地对各主体进行管制。在多中心治理模式下的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治理对研究生个体而言,强化其专业学习,提升科研能力远比单一地对其进行惩处更加有效。这种系统的活力在于其互动性、包容性和成长性,而不是将导师、学生、学校和相关组织划清界限,单一地管理各主体。
因此,要构建良好的学术道德环境并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就要对当前研究生普遍存在着的学术失范行为进行有效治理,而有效治理的逻辑起点和实现途径必然是符合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的。指向是明确的,如何使多中心都有效参与并形成良性互动,这需要制度设计以及实践努力。在这一治理模式下,学生个体学术道德得到培养,导师自身得到提升,学校管理得到完善,整个高校的学术环境得以净化和健康发展。
简单来说,各主体至少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研究生自身要强化专业学习,提升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自觉接受学术训练,避免学术道德失范。研究生导师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增加与学生的接触频率,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同时以身作则,在学术研究中为学生树立遵守学术规范的典范。学校则要主动加强对学术失范行为的治理,加强监督和惩处力度;另外优化改革研究生评奖评优体系,对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提升学术规范标准的比重及作用。而学术规范监督组织则要积极发挥自身职能,加强监管。
三、结语
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多中心治理体系中,多主体共同参与是形式和手段,形成有效治理乃至善治的情境才是这一模式的逻辑指向。这一体系下,学生个体、导师、学校以及学术规范监督组织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依赖、相互学习和信息的有效反馈是我们所期待的,同时也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命题。
同时也要认识到多中心治理理论为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治理事务中提供了一个有益视角和借鉴模式,但这仅仅还是理论上的框架,实践中包括制度构建和主体参与都可能困难重重。因此,基于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和管理现状,如何构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让学生、导师、学校和学术监督组织能够有效参与并持续互动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所在,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所在。
参考文献:
[1]葛剑雄.学术腐败、学术失范与学风不正:探究与思考[J].民主与科学,2010(2):49-53.
[2]云鹏.学术失范及成因分析——基于大学学术管理制度的视角[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6):71-73.
[3]黄发友.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修养的路径研究——基于福州某高校研究生的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3):80-84.
[4]朱华.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11):98-101.
[5]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3.
[6][南非]罗伯特·克利特加德.控制腐败[M].杨光斌,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