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对待网民的“罗宾汉”情结

2015-05-30 00:34:27汪浩
学理论·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网民

汪浩

摘 要:公民意识和网络社会的结合,使“罗宾汉情结”成为中国网民的主要心理意识倾向之一。作为一种网络群体的心理反应,其根源于社会现实,反过来又直接影响现实社会,对现实社会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针对罗宾汉情结存在的原因,社会管理者应辩证对待这一网络心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引导其发挥正面作用,同时防范和减少其负面效应。

关键词:网民;心理意识;罗宾汉情结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020-02

1998年,“网民”首次被中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纳入第二批信息科技名词。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 699万人,手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1]。当网络社会与公民意识相遇,现实社会的公民意识则更多表现为网民意识,“罗宾汉情结”成为现阶段中国网民的主要心理意识倾向之一。

一、什么是罗宾汉情结

罗宾汉是英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位侠盗式人物,他因不满封建统治者的暴虐统治,聚众结伙,深居绿林,仗义行侠,对敌人不共戴天,临危不惧;对朋友却关怀备至,不惜冒险相救,他领着一群绿林好汉用智慧与统治阶级做斗争,为无辜的老百姓除害,勇于帮助弱势群体,是一位劫富济贫、行侠仗义的绿林英雄,罗宾汉的故事,在英、美等国家几乎是家喻户晓,故事中蕴含的劫富济贫、为无辜百姓除害、扶弱抑强的人文关怀成为西方文明中根深蒂固的“罗宾汉情结”。网络社会中,“罗宾汉情结”是网民普遍具有的一种心态,网民借助新媒体,新闻跟帖、BBS以及微博等表达民意、传达心声、发表个人意见,在涉及官民和贫富之间的冲突,侵犯涉及弱势群体的权利事件,网民往往不辨案情的是非曲直,在网上一边倒的同情弱者群体,代表弱势群体诉求人权,呼唤正义公平,弘扬传统美德,充当网络社会中的罗宾汉。

二、罗宾汉情结的社会效应

罗宾汉情结根源于社会现实,反过来又直接影响社会现实。

(一)正面影响

1.“罗宾汉”情结隐藏舆论能量

“替天行道、扶弱锄强”的罗宾汉情结,极易引发网络围观。对弱势群体的正义诉求,对强势集团和公权力监督问责一直都是公众的追求与心愿,不同地域、阶层、年龄,具有不同意见的人能在网络中最快找到“共同心愿”的网民,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围观,显现了公众极强的罗宾汉情结。围观可以改变命运,网络的围观可以改变中国的命运。围观把个体微弱的力量汇聚起来,把丑恶的东西暴露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场域之下。舆论场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一旦形成就必然会作用于人情绪和心理,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网络舆论是监测和研判‘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最新鲜、最丰富的信息源,借助互联网改进公共治理,撬动民间社会,促进官民沟通,又是当前成本最小、风险最低的政治体制改革举措”[2]。

2.政府和民众沟通互动的重要信息来源

“不平则鸣”。无论出于什么目的,网民表达的心声都是生活问题的反映,都是生存状况的倾诉,都是表达民愤、民怨的疏通渠道,也是政府了解民众舆情的一个途径,更是政府和民众沟通互动的一个通道。罗宾汉情结驱使下“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人文情怀使中国网民以各种方式记录着周围发生的事,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以互联网为载体迅速发布信息和评论,形成了一股强大力量,通过搜索、微博等方式找出问题,挖掘真相,发布信息。从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到“艳照门”事件,一批涉及官员腐败等问题的案件通过网民的揭露浮出水面。

3.罗宾汉情结是正义与公平的合理诉求

罗宾汉情结体现了中国网民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渴望。公平正義是人类固有情感和价值追求,它与人类同在,并成为人类的永恒话题。几乎没有人会放弃公平正义、美德和善等伦理价值。正是这些人类特有的价值追求和道德情感建构了人类美好的社会生活,并超越于生物界之上而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3]。公平正义不仅是一个经典而永恒的学术理论问题和道德理想问题,更是一个需要面对并及时解决的现实问题。在社会管理中,不少人有意无意把服务和执法的天平倾向了强势群体一边。在征地、拆迁、市容市政管理中,对弱势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的困难关注不够,大大地挤压了弱势群体谋生的空间。当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抑或政府营私舞弊,玩忽职守,官员及其家属贪腐、违法、特权行为出现的时候,就容易引起网民的兴趣甚至传播负面的信息,当这些事件是有关政府官员的负面报道时,就会触动网民们罗宾汉情愫,网民对正义和公平诉求的情绪就更容易激发起来。

(二)负面影响

表达民意、鞭笞腐败、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的同时,“罗宾汉情结”也不可避免地带有非理性甚至非法性。

1.罗宾汉情结渲染阶层对立

在无法考量事实真相之前,网络社会中的“罗宾汉”们,常常将一些群体的不幸归咎于另一些群体的“有幸”,将一个群体的失败归咎于另一个群体的成功,公众舆论的这种情绪化、甚至极端化的倾向有意无意地在渲染阶层、群体之间的对立。大多数的网民主观上扮演着“扶弱锄强、行侠仗义”的罗宾汉,对事件不核实、不查证,根据自身的情感诉求有目的地放大事态的严重性,话题不仅仅是针对事件本身,而是上升到国家的衰败,民族的劣根性,阶层对立和欺压的层面,多表达失望无奈的情绪,试图构建阶层对立的现实框架。在涉及众多的网络事件中,网络发帖、微博转发的信息时常真假难辨,不少网民表现得非常情绪化,受从众心理驱使,看到有关内容直接转、盲目跟风,语言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或是义愤填膺的攻击,或是指桑骂槐的讽刺又或是一味地煽情和鼓动,其中,官员、富人阶层、个别专家等遭到无情地抨击。

2.罗宾汉情结下的刻板印象

“穷则有理,富必不仁”。网友习惯性地用刻板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将产生社会恶果的原因简单归结为部分人的道德败坏、良心泯灭。“很多网民有一种‘罗宾汉情结,扶弱抑强,只要是弱势群体就给予支持,对官员、富人、专家等持怀疑和敌对态度。面对一个事情,不问是非只问善恶,而且这种善恶还是他们以往形成的刻板印象。”[4]本能地站在审判席上进行感性地道德判决,试图为弱者伸张正义,为社会铲除邪恶。人们在这样的心理倾向的驱使下,也表现为盲目地从众,当自身观点与群体中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冲突时,会主动无理性做出支持弱者而放弃求证事实的选择。同情弱者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被这种情感所左右,对事件的看法缺乏独立的、客观的分析,只有对财富赤裸裸的反感,那么正义的界限就消失了,个人的人文情结取代法律理性,法律的界限也就没有了。

3.罗宾汉情结导致暴力倾向

在众多涉及弱势群体的事件久拖不决后,罗宾汉情结中的同情和爱心因子往往成为暴力的导火索。网友的愤怒之情溢于言表。将持不同意见的网友视为公权力的走狗、人民的叛徒,喊打喊杀声不绝于耳。很多时候,我们带着情感的有色眼镜去审视事实,却忽略了事实本身,忽略了文明社会最基本的底线:任何暴力都不值得提倡、不应该美化。作为一个公民,必须有对“情”与“法”混淆不得的最基本判断,无论何人都不能以情代法,只要触犯了法律的底线,都必须付出代价。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法律的刚性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坚守的底线。

三、辩证对待网民的“罗宾汉”情结

(一)尊重网民的人文情怀

天地孕育人类,物质文明的发达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物质财富和高质量的生活条件。在创造丰裕的物质生活本应该给人类带来幸福,然而实际上在给人类带来富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幸,这就是物质世界的增值和人的世界,尤其是人的精神世界的贬值,人的互爱、关注弱小的情感本能异化,这样追求心灵沟通,渴望人人都有爱心,成为现实社会和广大网民的最高追求。对于罗宾汉情结带来的负面影响,决不能因噎废食,从对防范负面影响走向全盘否定,我们应该尊重网民世界中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的人文情怀。网民世界中罗宾汉情结在正确的方向上会成为现实社会中真善美的力量源泉。

(二)防范罗宾汉情结的负面效应

“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着社会的开放和进步,但若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也有可能使一些原本不会发生,或原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事情,演化成一种群体性事件,造成严重后果。”[4]我们也不能忽视罗宾汉情结的负面效应,网络凭借着其简单、便捷、匿名等特点,轻易就能召集起大量网民,聚集起海量的、具有明显偏向性的民意,成为群体性事件的策源地。“群体性事件”由先前间歇性“上演”转呈集体性“井喷”的网络态势,不仅使得网络言论力量继续成为业界、学界关注的焦点,更使网络舆情逐渐向复杂、波诡态势演化。缺乏正确引导的罗宾汉情结可能為不法分子、宗教极端分子或者恐怖团伙发动网络暴力的幕后推手。

(三)提升政府的自身管理能力

正如前文所述,我们既要尊重网民的关注弱势群体的人文情怀,又要防范“罗宾汉”情结的负面效应。社会管理者需要在网络舆论传播和社会现实管理之间找到平衡,并以全新的管理智慧提升驾驭和引导网络舆论的能力。社会管理者需要深刻认识因罗宾汉引发的群体焦虑和暴躁在互联网信息传播环境中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并且找到适应这种规律的智慧,能够推进网络文明与进步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包括尊重人民的知情权,保证人民全面、及时、深刻地了解自身生存环境的全程信息,扩大民众对社会运行过程的深度参与,引导和组织民众在民主政治实践中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网民发表意见不可能全部正确,有些观点过激是正常的,因为群众对政府工作的失误、疏忽,或领导干部的腐败渎职,往往带有强烈不满的情绪,发表意见难免是尖刻。因此,面对罗宾汉情结,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团结群众,坚持以疏为主的原则,通过正面说明、平等交流,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共识。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统计报告[DB/OL].(2014-07-21)[2014-09-26].http://www.cnnic.net.

cn/gywm/xwzx/rdxw/2014/201407/t20140721_47439.htm.

[2]祝华新.网络舆论倒逼中国改革[J].理论参考,2012(2).

[3]张艳丽.当代中国社会公平:观念与实践[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1.

[4]燕道成.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6.

猜你喜欢
网民
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 在线教育用户占34.6%
在线学习(2021年3期)2021-09-10 07:22:44
“台独联署”被岛内网民嘲
环球时报(2019-10-14)2019-10-14 05:16:21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遵义(2018年20期)2018-10-19 07:15:06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智能可穿戴2014白皮书
健康管理(2015年1期)2016-02-29 18:44:39
从运动式清网到常态化治理下的网民政治参与
现代化网民要有“仁心”“学心”“公心”
声屏世界(2015年6期)2015-02-28 15:20:00
微博舆论中网民信息互动的扩散模式
有感“网民节”
网络传播(2009年11期)2009-11-18 04: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