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存胜
摘 要:“以读为本”是语文学科的主要特色,是感悟性语文教学遵循的极为重要的原则。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关键词:以读为本;感悟;具体操作
语文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有指导的读书活动,把课本的规范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全面提高学生自己语文素养的过程。摈弃繁琐分析,注重读中感悟,这不仅是语文教学方法的改变,更是教学思想的根本转变。如果教师根据课文内容事先设计好一连串的问题,上课时一一问来,就会把一篇颇有感染力的课文搞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究其实质,还是教师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限制或规范学生的思维活动。读中感悟则相反,学生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激励下自己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即由读生疑,由读求悟,由读生趣,由读生情。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先哲向我们揭示出学习语文重读书、重感悟、重积累的客观规律。
阅读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读书内化的过程。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总是先初读感知,再精读理解,而后熟读积累,最后迁移运用。各个阶段的任务不同,因而引导感悟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具体操作呢?下面结合《丰碑》一文教学实践,谈点笔者的具体做法。
一、初读阶段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教师教学一篇课文,首先应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教《丰碑》一文时,从题人手,通过审题,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领悟课文。我先问学生:“看了课题,你脑海里出现了什么问题?”一个学生回答:“这篇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丰碑》?”,我当即肯定,并在课题后画了个问号。又一个学生回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我也给予肯定。接着,我便鼓励学生自己通过读书思考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由于学生是带着问题去读书的,所以读得十分投入。通过初读,学生大体上知道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歌颂了谁,课文为什么要以丰碑为题。这就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课文,为进一步把握课文的重点奠定了基础。
二、精读阶段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把握和整体认识后,教师就要针对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体味领悟。所谓重点,就是课文中具有关键性主导性的内容。所谓难点,就是学生在初读课文时疑惑的地方。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整篇课文就迎刃而解了。如《丰碑》一课的重点是第三段,以将军的情感变化为主线,以将军误解军需处长为重要情节,在读中进行理解,从“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体会将军之所以如此悲愤,是因为看到老战士被冻僵的悲壮场景。接着又以“抽动”与“抖动”两个词比较,来体会此时此刻将军悲愤的特殊感情,还要让学生体会到:不是战士没听见,不愿服从将军的命令,而是因为他们知道被冻僵的是军需处长。读“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将军为什么愣住了?他在想什么?通过读原文,体会将军因事情出乎意料而呆住,由误解到内疚这一心理变化过程,再把将军神态、语言描写的两个句子用气愤的语气、轻快的语速加以比较,使学生明白到将军愈悲痛气愤,愈能体现出军需处长的祟高伟大,促使学生用心感受军需处长的“丰碑”形象。
第七段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仍然要通过多“读”来理解课文。面对死亡,军需处长为什么那么镇定?那么安详?因为他为了革命,為了战友,视死如归,表现了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教师让同学们用敬佩的语言朗读这段文字,目睹此情此景,将军的泪止不住了,“他的眼睛湿润了”,将军将千言万语化作一个庄严的“军礼”,这军礼包含着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从下列词语中可体会到:“缓慢地吸了一口气”、“举到齐眉处”,让学生感悟到军需处长是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作出自我牺牲的抉择,可见其精神伟大,品德崇高。配以低沉的哀乐,教师再引读第十三段,这位可敬的军需处长,就这样离我们远去了。“风更大了,雪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覆盖”写出了风狂、雪大,同时表达了作者无限的崇敬之情。“晶莹的丰碑”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反复品读明确,从形象上看大雪覆盖着军需处长的身躯,确实是一尊晶莹洁白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那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共存,在后人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至此,课文教学难点,在朗读中得到突破。
三、熟读迁移阶段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熟读迁移阶段引导学生感悟,教师主要是通过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才会读得一遍比一遍好,感受一次比一次深。正如古人所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只有形成了对语言文字的悟性,才能迁移于表达,使学生更重视迁移性的练习,并注重练后评议,逐步达到准确、得体、生动地运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