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圈外别有洞天

2015-05-30 10:48:04许丽华章小民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3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史学哲学

许丽华 章小民

摘 要:古人作文,往往是据史、表文、立道,同一篇文章中有文、有史、有哲。语文教师在执教文言文时,除了从语文专业的角度透析文本,还应关注文本蕴含的史学和哲学元素。以《马说》为例,论述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史哲整合阅读和这三个层面的课堂问题设计。

关键词:文言文本;文学;哲学;史学;问题设计

学科性质属于人文领域的文学,在传统的文史哲学科之中处于后位。哲学后退一步是史学,史学后退一步便是文学。对这三门学科,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概念区分:

文学是感性的,主情,美在情辞,蕴藉空灵。其气质在于真切之情怀。

哲学是理性的,主理,美在气骨,深析透辟。它的精髓在于思想之力道。

史学是具体的,主根,美在实证,义在可信。在中国古代,“史”与“事、吏”相通,因此,史作大都包蕴文史哲。

一、文言文承载着文学、史学和哲学

在我国,白话文的诞生只有一个世纪,大多数经典作品为文言语体。而古人作文,往往表于文,执于史,立于道,即文史哲合为一体。这在初中文言文篇目中也很常见。

1.文史不分

文学中有史实,史学中也有文学因素存在。一方面,“文”以“史”为基。以历史史实为基础的文学创作再如何戏说,也必须合情合理,才有感人的力量,我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之作《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便是如此。另一方面,“史”以“文”为华。写历史必须要有文学才华,有了文学的韵味才能引人入胜,传之久远。例如《孙权劝学》,孙权曾劝吕蒙学习,这是历史,但两人做过怎样的“交谈”无从考证,为了把史实说得圆满和有可读性,史家运用了“语言描写”这种文学手法。“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文哲合一

在我国古典文论中,“文”“道”是合一的。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朱熹也认为“文与道”是统一的:“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

人类在努力追寻精神世界时,在形式上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文学情感和哲学智慧。可以形成品格与个性不同的文学、哲学学科,但它们在本质上是血脉相连的。哲学思想决定了人生的态度及价值观念,而这种态度及观念渗入人的情意活动时,就表现于文学作品之中。所谓天地有灵本心境,万物有情皆在心。

下文以《马说》为例,做具体分析。

二、主情的文学解读及问题设计

韩愈《马说》是一篇说理文,全篇始终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只摆出活生生的事实,省却了大道理的笔墨,巧妙地利用不可缺少的虚词,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位大唐学子如立峰巅作俯首朗语,似对沧海作大声诘问。千里马因伯乐而被发现,被发现才有“千里”之称;未有“千里”之称实在是因为伯乐不常有!一句之中前后两叹,一叹千里马等待伯乐出现才能显世,二叹常有千里马等不来伯乐的慧眼。两叹之中,“有”与“无”这一对矛盾便凸显而出:千里马常有伯乐常无。悲剧性的无奈,尽在这两句话中。

“名马”多为悲劇的主角,也只有“名马”才能成为悲剧的主角。若是常马,相继死于槽枥,虽为悲剧可并不悲惨;而千里马死于槽枥而受辱于奴隶人,观者动容,肝胆必为之碎裂。作者于此三叹:“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一个“也”字,凄然化为冰冷,跌入死静无声、几无余地可以转圜的境地。行文至此,一篇基调已定。

粟之于马犹饭之于人,英雄不怕流血但会饿慌心神。“一食或尽粟一石”,非常马所能。“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又一个“也”字,感慨万千,食马者的愚和千里马的屈尽在其中。

全文中最沉重的叹息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常马饱,得常力;名马饥,哪里能够日行千里,即便常马之力也不可能。有千里马,无千里马之粟量而食,千里马亦无矣!此为五叹。食马者不是伯乐,所以千里马在食马者的世界里就已经被“无千里马”了。这一叹与伯乐无关,但似又从场外伯乐口中沉重传来。

这五声叹息中,“千里”二字凡七唱,感慨悲惋,无奈、悲凉的情绪在奴隶人、食马者的画面中来回激荡。非常人的精神世界与常人不同。可惜的是常人不能走进非常人的精神世界,千里马的悲剧便不可避免了。

执策者高高在上,“临”,一字便将执策者的傲慢无知写尽。“呜呼!”最后一声叹息,大幕即将合拢。自场外传来的也许是伯乐的声音,也许不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一声叹息荡气回肠,无奈而雄浑的悲凉慢慢被拉长,大幕似乎永远拉不拢。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也是几千年途穷英雄们的合唱,借青年韩愈之口发而成文。

根据这一解读,在掌握文言虚实词、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抓住文本中千里马的“悲情”展开问题设计。

走进千里马的心境:

1.我们已阅读了《马说》全文,从全文看,千里马的遭遇怎样?请试着用一个字概括。(惨、悲……)

2.造成千里马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通过这两句,千里马要向伯乐诉说些什么呢?请试着用第一人称代表千里马说一说。

4.千里马终究没有落到伯乐手中,而是落到谁的手中?于是千里马发出了声声令人心碎的哀叹。从哪几个字中你感受到了这种哀叹?(也、呜呼、邪)

5.这几个字分别表达了千里马怎样的情感?

示例:不以千里称也。

这个“也”字,流露出无限悲伤、无奈、幽怨。

……

6.纵观全文,你能说说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吗?

7.反过来看,要成为人才须具备哪些必要条件呢?这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启示呢?

三、主理的哲学解读及问题设计

《马说》作为传世名作,曾有许多的解读,主要表现在两点上,即对怀才不遇者的同情与对统治者不识才的愤懑。但如果我们能进一步考问韩愈《马说》中价值判断的依据,那就进入了哲学层面的思考。

事实上,作品中还存在着“自我实现”和“任物自然”这两个思考维度。围绕这一维度对《马说》作一解读,或许可以更深层地感受到作品的内涵。

先说“自我实现”。《马说》论证千里马的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即“世有伯乐”。因为常人不善相马,故不能满足千里马施展才华的种种条件,无法保证其发挥才能,所谓“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然而“世有伯乐”是千里马自我价值实现的唯一条件吗?

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会出现“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的悲剧。马如此,但人并非完全相同。人与马的根本区别在于马是被动的,它只能屈从于“食马者”。但人有其主观能动性,策之无道即可自策,食之不材即可自食,鸣之不通即可自鸣。换言之,“食马者”不识千里马与千里马被埋没,两者存在着必然的关系,但对人类而言,此种关系不是必然而是或然。

再说“任物自然”。它是对事物自身价值权限的合理定位,是建立在一定价值判断基础上的生命态度。《马说》在字里行间还体现了另一层潜在的含义,那就是千里马与常马存在价值区分,这一区分的标准在于马之善行与否。这一划分的意义就在于从一特定角度突出揭示千里马的不同寻常的价值所在,从而为其尽千里之能提供先决条件,以免“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不幸命运。仅就此而言,这一价值划分是有意义的。但如果过于突出甚至夸大它的價值,乃至把它视为价值判断的唯一标准显然不科学。千里马之价值在于善行,至于驮物推磨,可能不及常马。

同一类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可做不同的价值区分。《诗经》有言:“天生蒸民,有物有则。”《庄子·齐物论》中也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古人已经认识到每一事物自身皆有其存在的法则,此法则即是其存在的价值所在。故任何一种价值区分都不是衡量事物的唯一标准,而每一事物的价值也会随着价值区分角度转换而发生变化。通过价值角度的积极变换,实现千里马与常马各尽其才、各行其用,这才是科学的价值观。

据此理解,在文学解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作这样的问题设计: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认为千里马价值实现的唯一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认为?

2.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会出现“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的悲剧。如果把“名马”换作“人才”,是不是一定会出现与“名马”一样的悲剧呢?请说说理由。

3.在这篇文章中,“名马”与“常马”的价值区分标准是什么?这是不是价值判断的唯一标准?

4.(出示农民和科学家照片各一张)你如何判断他们的价值?

不唯《马说》,许多作品中隐含着哲学元素。例如《愚公移山》中蕴含“物之始终、有无极尽、巨细修短”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范进中举》中蕴含着道家“相生相克”的思想等,都需要老师去发掘。

四、主根的史学解读及问题设计

韩愈认为千里马自我价值实现的唯一条件是“世有伯乐”。那么,韩愈为什么把自己的命运完全压在了伯乐的身上呢?这就得从历史中去寻根,作历史的思考。

韩愈经三次科举才中进士,然而要想得到实职,还得经过吏部考试,一考又是三次,次次落榜。无奈之下,便自荐于相门,皆石沉大海。在这“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人生瓶颈时刻,就有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呐喊。韩先生似乎从未想过,既为“千里马”,为何不能自做伯乐?

寄居在王权的母体中,却永远不能断奶,这就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缺陷。

在中国,作为学统的“道”与作为政统的“势”从来都不是对立的,虽然孔子说“从道不从君”,但一生穿行于各国君主之间。在现实的社会中,“道”常常屈从于“势”。

就道家哲学而言,作为体现“道”的“天”是外在于人的、不可目见的终极实体。但秦汉以后将“天道”俗化,并且声称“君主”即“天子”。于是君主的所行所想,即成为“天道”意志的体现。君王穿“替天行道”的外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正是中国传统的线性特色:从来没有两个或多个并立对等的权威或主体,有的只是一层压一层的等级关系,上层可以无度地倾轧下层,下层却无法监督约束上层;在这样一个关系语境中,人人都在为进入这一体系的最上层而相互倾轧,相互吞噬。“学而优则仕”便是最精当的证明。

自商鞅重农抑商开始,知识分子谋生之路更窄,“士农工商”中,被视为“末业”的工商子弟,常常被排斥在科举之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成为读书人的共识。因此,当“仕”成为知识分子的首要甚至唯一选择时,“道”从于“势”便成为必然。生活在科举制完备的唐朝的韩愈,自然也不例外。

而在西方,“道”与“势”是相对独立并存的。古希腊理性文明崇尚真善美至上,执著信仰上帝。外在的世俗权力和内在的精神权力并立。因此,赫拉克利特才有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我不可能放弃我对因果律的研究,去当波斯国王。”诸多的哲人同时又是神学家,培根忠实地信仰上帝,又执于研究数学、哲学。其共同特征就是:超越王权。在这样的环境下,西方则多有大量的为知识为真理而献身的独立性人格知识分子。他们能够为知识而探索知识,不陷于狭隘的外在功利,尤其是政治实用功利。

而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伦理纲常的封建道德束缚下,在长期的人治观念熏陶下,很少把经世济用的真学问摆上大雅之堂。教条而僵化的教育模式,封闭了他们的思想和创造力,忽视了人类社会的基本核心“人”的价值取向的研究和推崇。在时时刻刻面临的权利争衡中遗落了自己的价值取向。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读书人韩愈自然会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了。

历史的理解可留给学生这样的思考:

1.请以“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人格”为主题,查找资料,结合“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从下列几方面思考韩愈为什么狭隘地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2.今天的读书人,除了“韩愈式”的“仕途”,你认为还有哪些路可走?

3.你有什么梦想?你准备凭什么去实现你的梦想?

4.请以韩愈为鉴,说说一个人要获得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5.根據你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新认识,请以21世纪学子的身份重写《马说》。

《马说》仅仅是一个例子,许多文本都可以用历史的眼光审视,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几乎是千年公认的真理,但此言放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中国历史中考察,尚有可信之处;放在民主国家,似乎不那么“真理”。人治的最大特点是“我说了算”,因此需要担忧“死于安乐”;法治的最大特点是“法说了算”,因此无须担忧因“安乐”而死,因为谁“安乐”谁下台。

五、存在的问题

上文已述,中国古文学的内容大多来源于史学,文学理论和文学批判的源头则来自哲学,因此,大多数文言文本中,文史哲浑然一体。只有从文史哲三个维度开发中学文言文教学,才能真正扪及古汉语教学的精神底蕴。但这恰恰是中学语文教师最为欠缺的地方,突出表现为:

第一,由于大多数语文教师缺乏必要的史学和哲学功底,因此在解读文言文本时,往往陷于狭隘的专业圈子,而与圈外的广阔世界脱离。教师分不清哪些内容是“文”,哪些内容是“史”,哪些内容是“哲”。这样就实现不了文学层面、史学层面和哲学层面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缺少历史和哲学的分析,难以提升思维能力。

第二,学科思想不与时俱进。从文言文角度理解,“人文”有两层含义:作为本体,是指古人创作的各种文言文本,包括文字材料、价值观及其规范,因此它是历史的、既定的、不变的;作为教育,是指对文言文中先进、科学、优秀和健康的部分的继承和弘扬,因而它是现在的、不定的、可变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是对文言文本体的一种认识活动,它应当是现在而非过去的,是现在的人为着现在而与文言文本“对话”,因此,这种“对话”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换言之,在古人眼中极具人文价值的好作品,存活于今天,可能已失去了原有的人文价值,甚至成了反人文之作。这就要求语文老师用时代的眼光重审古人的作品。对文本缺乏发展的思考,时代感不强,学科思想滞后,是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又一大问题。

第三,对现实社会缺乏历史的哲学的理解,制约了对文言文本的理解深度。人们对现实的认识是认识文言文本的基础,教学者本身的思想是认识文本的原始思想。一般地,原始思想越进步、深刻,则其对文本就越敏感,对文本的当代意义的探讨就越突出;对当代的困惑与问题研究越多,则其对文本从新角度所作的新的阐释就越丰富、透彻。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1983.

[2]华军,郑金龙.伯乐相马释义:由韩愈《马说》引发的思考[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8(8).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史学哲学
菱的哲学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8
精设计,巧提问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0:04:43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问题设计创新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2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史学漫画馆
史学漫画馆
当代史学的转向
晾衣哲学
视野(2009年20期)2009-04-09 06:18:56
幽默哲学
视野(2009年6期)2009-03-10 09: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