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乃珲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成为我国社会民众监督公共权力的重要平台。民众通过网络获取政治信息、表达政治意见,推动伦理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网络舆论监督利用网络的优势,使其成为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方式。然而,网络舆论监督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夸大事件内容、虚假监督、非理性舆论造成的伤害等。这严重影响着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所以,掌握网络舆论监督失当的表现以及原因有助于我们引导民众更加理性的进行舆论监督,使网民的网络舆论监督走向理性化。
关键词:网络舆论;舆论监督;网民;理性
随着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制约公共权力的方式已包含了舆论监督。这不仅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果,也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体现。随着信息传媒技术的不断更新,我国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当前网络舆论监督的主要平台。
一、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
近几年,我国的网络舆论呈现急剧扩大的趋势,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网络舆论监督已经成为重要的监督形式,在发展的过程中,网络舆论监督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网络上,普通群众拥有话语权,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表达个人意见的门槛,公民的舆论监督权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我国互联网舆论监督平台初步发展良好,网民开始重视自己的舆论监督主体地位;网络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舆论的方向也造成影响。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在网络舆论监督的过程中相互配合,对事件造成强烈的舆论反响,并对事件发展走向造成更加显著的影响。
二、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已经表现出自身的许多优势,但是网络舆论监督仍在初步发展的阶段,需要在规范和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目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舆论监督欠缺事实依据。网络舆论监督是基于互联网的一个监督平台,网民在网络上能够对社会事件发表个人看法。和其他形式的舆论监督不同,网络舆论监督具有互联网的快速性。这就使得许多网民不会深入调查网络中的社会事件,从而导致网络舆论监督缺少正确性。而其他形式的舆论监督一般都是经过人为的深入调查,并且从中得到了相关的事实依据。网络上的信息众多,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对社会事件发表看法,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进行网络舆论监督。容易出现的另一种情况是,大部分网民在并不知道事件真实状况的状态想,故意扭曲事实,导致公众舆论的作用偏离了监督,这是网络舆论监督中的一个主要的问题。
2、网络舆论监督包含主观情绪。通过查看新浪微博的网友评论,发现大部分的网络舆论都带有主观情绪。肆意的抹黑,甚至谩骂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这些带有主观情绪的言论并非理性的网络舆论监督,而是网民在网络中宣泄自己情绪的一种途径。许多非理性的言论还占据热门评论,影响大部分的舆论走向,给网络舆论监督造成了不良影响。
3、尚未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在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仍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尚未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障网络舆论监督的良性发展。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受封建社会影响,官本位思想极其严重,许多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非常排斥普通群众通过网络舆论来监督自己的工作。这就需要相应的规章制度来改变这种现象,使网民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舆论监督权。另一方面,网络具有虚拟性,这就使得许多网民在提出意见时会出现肆意批判的现象,这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这种不当行为。
三、造成网络舆论监督非理性化的原因
1、网络舆论未经过事实核对。网络舆论具有快速性,网络舆论都是网民对社会事件的评论。但是当社会事件发生时,网民并没有对该事件进行相应的调查,也并没有核实网络上出现的相关信息。这就不能确保事件的真实性。所以有些事件未经事实核对,并且经过一些网民多次添油加醋的描述后,失去了原有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2、网络舆论情绪化。从微博评论中不难看出,许多评论都带有主观情绪。而导致网民情绪化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很多网民没有主见,在网络舆论中总是跟随他人评论,缺乏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第二,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在某些时候网民的言论会过激,造成舆论起哄,从而发泄在现实生活中积累的情绪。第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社会压力很大,许多人的生活压力没有发泄的地方,网络成为他们宣泄压力的平台。
3、相应法规以适应互联网发展速度。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制法规与互联网发展的速度不匹配。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相关法律条文、规定,但仍未与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相适应。这些法律法规在具体的实施中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内容上,没有明确对网民网络舆论监督的规定和约束,也没有明确责任人,责任追究具有很大难度。因此,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未对应到互联网的发展。
四、走向网络舆论监督理性化的对策
1、建立网络舆论的法律法规。网络舆论监督的非理性化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反作用。因此,国家应该加大网络舆论监督的立法力度,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法律的强制性来约束网络舆论监督的非理性。这一方面要求完善相应的法规,加快相关法律的建立。另一方面,加强对互联网站的管理,要建立严格的审查湿度来规范网络事件的发布。在此过程中,一旦发现任何违反法律的行径都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对其进行惩处。网络立法至少要在维护公民权益等方面有详细的规定,并对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也制定可供操作的法律条文。这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网络舆论监督中非理性的抹黑、谩骂等情况的发生。
2、加强网民的道德素质教育。随着我国互联网进步与发展,我国网民的数量持续增加,网民的应具有的网络舆论监督的素质的水平仍是不容乐观。减少网络舆论监督的非理性化言论,就要加强网民的自身道德素质建设。网民的素质教育建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网民正确认识、分析和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网民在面对网络事件时,要能根据客观事实和正确的价值观对事件和信息进行全面的正确的分析,并发表理性舆论监督。要培养网民能够迅速辨别信息的虚实,能够抵制不良言论,对存在争议的信息应做出理性客观的分析。
第二,加强网民的法律意识。虽然网民对网络的道德规范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许多网民仍欠缺对网络法律法规的认识。大部分网民在网络舆论监督中缺乏法律意识。网民的法律素养对网络舆论监督的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互联网用户已向低龄化发展,这就要求培养网民的法律素质。可以在校开展网民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的相关课程,引导低龄网民合理的利用网络,并使他们养成文明安全上网的习惯,不仅规范了互联网空间,而且保证了互联网的和谐健康发展。
3、发挥网络管理员的作用。网络信息并非直接传播给网民,而是需要经过网络管理员。当网络上出现包含虚假、不真实的信息的社会事件的新闻时,或者许多网民的意见过激甚至出现不文明用语时,就需要网络管理员来净化网络舆论监督环境。网络管理员要及时删除包含误导、恶意煽动民意的信息以及含不雅文字和人身攻击的言论,起到良好网络舆论监督的引导作用。
五、结论
网络上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网络舆论对事件的监督也会持续不断,新的社会事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新的网络非理性舆论监督。总而言之,网络舆论监督理性化的引导需要依靠传统大众媒介、网络媒体、政府和网民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网民网络舆论监督的理性化,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建华 班生.当前我国網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03).
[2]龙潭.网络非理性舆论研究[D].湘潭大学,2012.
[3]兰伟平 汤建辉.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4]邹军.看得见的“声音”——解码网络舆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5]敖翔.网络非理性参与的成因及对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