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现代教育中的因材施教

2015-05-30 16:12谢雯
俪人·教师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育发展现代教育因材施教

谢雯

【摘要】教育有两个方面的任务,一个是教书,一个是育人。教书,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通过书上原有的知识经验教会学生如何去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育人,也并不是简单地培育人才,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指的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之下,针对教育对象的性格、志趣、能力和原有基础上的具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是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因材施教的含义、原则和意义;第二章论述因材施教在中国教育发展中的历程;第三章论述因材施教在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现代教育  因材施教  教育发展

一、因材施教的含义、原则和意义

(一)因材施教的含义

因材施教,从字面意义通俗地理解是指看材质定对策,但因材施教大多是对于教育而言的。“因”是凭借、依据;“材”是实体对象,是指受教育者的特长;“施”是给予;“教”作动词用,教育的意思。因材施教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古代教育中就被大力提倡并且深受重视。“《学记》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偏向:‘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这就要在摸清学生学习心理状态,即所谓‘知其心的前提下,去发扬优点,矫正缺点。”1孔子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教育家,他首倡因材施教,他定义的因材施教指的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之下,根据受教育者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天赋能力等具体差异提出不同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优发展。

1. 因材

“因材”的侧重点在于“材”。“材”指的是受教育者的天赋、个性以及有异于他人的成长特征。这里不仅体现着“天生我材”的潜在因素,也体现着“孟母三迁”的环境影响。人的品性的差异,既受先天影响,也受后天环境影响,所以对于“材”的判断不能只局限于受教育者本身,教師、学校、社会都会对其产生影响。人是感性的动物,教师自然也不例外,天性使然会对学生的一些行为存在主观上的定论,对于“材”的认识会缺乏客观意识,从而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的界定产生偏差。因此,“因材”不仅要表现出对“材”的客观差异性的承认和了解,而且也要充分展现出对“材”的尊重和以“材”为施教依据的正确教学态度。

2. 施教

“施教”强调的是“教”。“教”是引导学生学习,在教给学生学科基础知识和自主学习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要发现学生的优势,及时培养。“施教”不是“施知”,因为它指的不是单纯的对受教育者交付或给予知识,它不是一种教学任务,而是一种社会责任。施教,主要指的是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性进行诱导,使受教育者领悟,指导受教育者习得,即孟子言:“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2这是施教的最终目的,教会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成长,不失去本真。

(二)因材施教的原则

针对性原则

施教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差异,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扬长避短。因材施教是发扬学生的个性的教育,它是一种“优势发展区”的教学, 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培养和教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关键在于“学”,而不是在于“教”。中国现代教育的“教”往往是一对多地教,缺乏针对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发展重点区域都是不一样的。 陶行知先生曾对“因材施教”做了一个浅显易懂的比喻:“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施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3教育也一样,如果千篇一律地“教”,受教育者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培养出来的学生很有可能是“千人一卷、千人一面”,无从谈及个性发展,更谈不上人人成才。“学”是受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依据自己对知识的不同理解,重点强化某个方面的知识或技能,从而促成与众不同的才能。

开放性原则

因材施教,“材”的不同决定了“教” 的差异性,因为如今的教育培养的“材”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教”也必然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教师自身的能力不能只局限于一方面,教师需要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如:教语文的就不能只懂语文知识,也要涉及教育学的知识,管理学的知识等等。对于学生教的课程必须开放,除了突出语数外三个主要科目以外,也要开设音体美育等各门学科,鼓励学生在开拓视野的同时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教师对于教的时间也必须开放,教师不仅要管理好学生的课内时间,也要在课外的时间多与学生相处,观察他们的身心发展,和孩子的家庭教育相结合,做到课内课外因材施教两不误。

灵活性原则

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的方式是灵活的而不是单一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发展而变化。如:对儿童要进行“恩物”教育,对成年人要进行“最近发展区”教育。儿童教育重要的是视觉和触觉的教育,“恩物”教育,是一种游戏教学,通过各种游戏满足儿童对外界的好奇心,并且使儿童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认为青少年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青少年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青少年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4因材施教根据“材”的变化来“教”,“材”的发展是阶段性和目标性的,一种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教学对象,也不一定适合所有教学对象的各个教学阶段。所以教学方法因根据“材”的发展,做到灵活应变。

客观性原则

因材施教,要从实际出发,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师对受教育者的判断局限于教师的个人经验和主观想象,教师往往根据个人的人生经验去判断一些事物,容易导致刻板地因材施教。教学中教师引导着学生的发展,教师扮演着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所擅长的事物不能只凭主观判断,有时学生表现出来的也不一定会是自己所喜爱的,家庭影响和环境教育不能排除在外。在“材”判断失误的情况下,施教不但不会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会出现偏差,导致学生厌学。对“材”的判断只有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施教。因材施教存在着逻辑局限性,即使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对“材”的判断上也不能说不存在偏差。作为教师,在看到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优势的同时,也要结合其它环境、家庭、社会等客观因素,才能因“时”施教、因“材”施教。

(三)因材施教的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千遍一律的人才培养方式逐渐被有针对性地人才培养方式所替代,人的全面发展不再是发展的平均化,而是在和谐中求优势发展。

第一,因材施教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问题。

“因材施教”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它针对的是“材”的发展,但“材”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当今就业问题严峻,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教育问题,培养的学生大都缺乏自身优势,出现的通病是“别人会的,我也会;别人不会的,我也不会”,导致一般的工作岗位应聘者供大于求,竞争压力大。因材施教,强调人自身的发展,能让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身优势,使他们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学有一技之长,做到“会他人之不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

第二,因材施教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我们应遵循“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的原则。现在很多教学者在教学课堂上只跟着自己的教学目标走,没有顾及到学生的心理、年龄等其他方面的差异,以至于班级出现两极分化的状况,部分成绩差的學生容易产生厌学、自卑等不良情绪,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因材施教”强调的是人本身,它是尊重个体差异的教学,引导学生在不足中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它不仅能从身体上关心学生的成长,更能从心理上关注学生的发展。

二、因材施教在中国教育发展中的历程

1、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首倡并因材施教。 孔子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实现培养目标。他十分注重观察和了解学生,“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论语.为政》)。

孟子在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 认为“教亦多术矣”(《孟子.告子下》) , 同时也注意了教学方式的变化, 言:“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有如时雨化之者, 有成德者, 有达财者, 有答问者, 有私淑艾者。”(《孟子.尽心上》)。

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学记》主张“长善救失”,要求在了解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 并且对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出更具体的分析,“学者有四失, 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 或失则多, 或失则寡,或失则易, 或失则止,此四者, 心之莫同也。知其心, 然后能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墨子依据弟子水平的高低,程度的深浅以及能力强弱的差异施教,“深其深, 浅其浅, 益其益, 尊其尊”(《墨子.大取》) 。

魏晋南北朝时期, 刘勰提出了“因性以练才”的教育观点。

隋唐时期, 韩愈从“因材而用” 的思路创造性地扩大了因材施教的外延。

北宋初年,著名教育家胡瑗,首创分斋教学以及主副科制度, 她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因材施教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曾担任过南京临时教育的教育总长,后又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尤其重视“因材施教”,明确提出:“总须活用为妙,就是遇有特别的天才的,总宜施以特别的教练。在学生方面,也要自省,我于哪几科觉得很困难的,须格外用功些,哪几科觉得特别喜欢的,也不妨多学些。总之,教授、求学,两不可呆板便了。”蔡元培校长主张对“特别的”和“天才的”学生,都有针对性的施以特别的“教练”。

3、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因材施教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贡献。他主张教师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学生的能力,“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反对不切实际的“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陋习。这是在前人王守仁“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思想上的继承与发展。

陶行知倡导学生的“六大解放”:一、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能谈;五、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丰富的学问;六、解放学生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让他有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六大解放”是针对现代教育的现状提出来的,现代教育对“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缺乏实际行动。在学习中,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需要实践操作的学科无从下手,教师在课堂上说得太多,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他们的思想得不到适时的诠释,他们的创意得不到恰当的肯定,导致学生对课堂失去积极性,间接地加大了因材施教的难度。

李希貴在《当代教育家》中曾多次倡导因材施教,主张教师要放宽对学生的限制,进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维护和鼓励。

李振村,对于现代教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主张教育要真正做到为个人而教,提出“在分层走班的模式下,我们关注的依然是某一‘类学生而非某一个学生。而‘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而设计,终于让一个个鲜活具体的‘人凸显了出来,让个体生命的差异凸显了出来。”李校长也主张“全程课”,高度关注生命的自由:通过课程及一系列管理变革,努力改变学校生态,让每个孩子都自由、从容、舒展地成长。“自由”的概念一定意味着每个孩子的生命枝叶都能够自然伸展,而不是某一类学生的特权。所以,“全课程”的设计同样指向每个孩子、针对每个孩子。5个别的、有差异的教学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也会是最科学的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

三、因材施教在中国现代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存在的问题

第一,“因材施教”被个别化、局部化。

如今,在学校周围,我们看到的是各种课后辅导班,特长培训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教师并没有把“因材施教”课堂化、大众化,认为“因材施教”只适合个别有天赋的学生或在某方面有突出才能的“天才”学生,如果把“因材施教”实施到每个学生身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往往只是针对少数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现阶段,一些学校喜欢把成绩优秀的一小部分学生集中到所谓的“重点班”或“实验班”,安排学校最优秀的老师进行针对性地教学,提高升学率,对于其它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则放任自流,不予关心和重视,这是“因材施教”的一个误区。“因材施教”强调有差别的教学,但这个“差别”不是针对少数人,而是看到所有学生的发展优势和发展弱势进行有差异的教学。所谓“差别”教学,不是把学生进行教学隔离,更不是用成绩对受教育者进行等级区分。每个教师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好学生”,一些教师却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只关注“好学生”的发展,把教学对象局限在了他们的身上,对于其它学生的个性发展则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从而忽略了“因材施教”的整体性。

第二,“因材施教”局限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脱离。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因材施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担负着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很多老师觉得现在的学生很难看管,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且现在中国独生子女占多数,尊重孩子的健康自由发展成为教师的难题。而出现这一难题的根源在于:教师忽视了让孩子健康自由地发展不只是教师的义务,也是父母的责任这一问题。现在很多教师认为他们从事的是一种职业、做的是一份工作,学生发展的好坏间接地说明着自己的教学能力,对于学生家长是报喜不报忧,遇到问题需要学生家长出面解决时,往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与学生家长缺乏共同解决问题的意识。由于教师,导致家庭教育缺失。而家长也迫于工作压力,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无暇过问,有些家长甚至由于时间问题缺席学校举行的家长会,让教师无法在第一时间与家长商讨孩子的学习上的问题或生活上的问题。由于家长,导致学校教育缺失。不管是教师把“因材施教”看成是学校教育,还是家长认为“因材施教”就是学校教育,都是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的。

第三,学校课程与教学模式固定化,学生缺乏自由发展的空间。

现在很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出现这种状况:A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与A老师的教学风格相对应;B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与B老师的教学方式相吻合。一个老师,一种教学模式,培养一类学生。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人是一个思维,而是一些老师把学生的思维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固定化了。“课程决定教学,教师根据课程确定教学目标,学生跟着教学目标学习”这是课程中心论,并不适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因材施教”不是课程选择学生的教学原则,它是学生选择课程,由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课程的统一,留给学生的是乏味的学科知识,学生没有个性发展的空间和自由。课程是学生学习一门知识的基础,如果学生没有选择课程的权利,他们的兴趣得不到满足,对于老师的教学也只是被动地接受。如今,很多学校的教学和人才的培养方式都是紧跟应试教育的大流,追求的是“高效”的灌输学科知识的方式,对学生的发展空间控制在一个狭小的区域,有些教师连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改为背诵时间,学生不但没有自由,而且身心发展也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2、解决的措施

第一,取消课表班级制,实行课表年级制。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学生都是按照班级课表在固定的时间进行上课,学生对老师和课程都没有太多的选择空间和自由。现代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固定的课表无法实现学生的个性教学。实行课表年级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选择最佳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自己喜欢的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这样可以消除学生每天面对同样的课程,同样的老师所产生的视觉疲乏,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

“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差异的满足,需要有差别的教学。个体差异, 或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 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6我国师资力量缺乏,要想给每一个学生都配备一个适合自己的老师是很困难的;再者在教学中,让已经形成自己教学经验的老师改变自己教学方式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实行课表年级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教师人数,却能达到一对一的教学效果;教师在不改变自己教学方式的情况下,也能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课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所学课程,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发展的空间。

第二,尊重学生差异性,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论间接地说明了: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家庭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在家庭里感受生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只有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了解学生,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发展自己。

尊重學生自身发展的差异性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教学原则,但是怎样尊重呢?首先,教学课堂老师应做到少说多听,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其次,多开展课外活动课程,给学生充分的课间休息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再者,主张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优势。学校教育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习场所”。家庭教育是先于学校教育的,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远远多于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父母比老师更能了解孩子的发展。“因材施教”不仅需要学校教育,也需要与家庭教育,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的教育与学生的发展相协调。

第三,把“因材施教”大众化与整体化。

“材”是教育的对象,这个对象针对的是所有具有学习能力的大众群体,而不是少数人。现在的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教育,陶行知老先生曾提出“小先生制”,上到年迈的老人,下到牙牙学语的幼儿,都成为了被教育的对象。受教育不再是等级观念的产物,它是人们的基本权益。教师作为学生信任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针对少数人进行培育,教师不能戴有色眼镜对学生进行优劣区分,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发展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在班级制的教学模式下实行,虽说在人数众多的班级中全面地关注每一个学生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但不是困难的。教育是一个整体性活动,是对于集体的教学,不能只针对教学中,也不能只针对少数人,只有把“因材施教”大众化、整体化,才能做到全面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柳斌 .中国教师新百科[M].第1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8.

[2]腾飞、刘育军.对学校教育的反思、实施与展望[M].第1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

[3]朱永新.新教育之思[M].第1版.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1.

[4]钱伟长.论教育[M].第1版.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7.

[5]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第1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

[6]杨能生、廖岷.对话现代教育[M].第1版.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3.

[7]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

[8]汪润.近代中国“因材施教”实践观的变迁[J],教育论坛,2014.9(上半月).

[9]王宪明、华表.有的放矢,因材施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第6期.

[10]卢晓东.超越因材施教[J],教育学术月刊,2014.第10期.

[11]雷大和.论因材施教的发展轨迹及时代新涵义[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8.

[12]周嘉芳.针对学生差异进行个性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1.6:60

叶澜:《中国教师新百科》,《学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0页。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版,第27条。

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

常凤,周本伟: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09(137):25.

李振村:2015,朝向每一个人[J].《当代教育家》2015年第1期(卷首)。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33页。

猜你喜欢
教育发展现代教育因材施教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实施对于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论泰国佛寺教育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国际化视野下中国现代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透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谈中英中学教育差异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活语文课堂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