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形成原因与对策分析

2015-05-30 10:48李洋
东方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人生观引导大学生

李洋

【摘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大学生人生观形成受家庭因素、同辈群体、学校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外部因素以及大学生的知情意信行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应从影响大学生人生观的这些因素出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大学生;人生观;引导

新形势、新阶段下,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以往的有很大不同。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主要体现在:自我意识增强,有自立、自强渴望;参与意识日趋强烈,民主平等、法律意识很深;对竞争有浓厚兴趣,但又有胆怯心理。同时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认为理想不能吃饭,无法执着于理想与道义而脱离首先要生存的问题;满足于低层次的需求,部分学生追求享受,有的学生沉湎于网络而荒废学业;有学生虽不认同“人性是自私的”,但在行为上却以追逐个人利益为首。分析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产生的因素及对策,能更好的开展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一、外部因素

(一)家庭因素

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中很多出生于 “四二一”家庭,即四个老人加上两个大人共同抚养一个孩子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他们缺乏动手能力,强烈依赖家人。家庭教育方式也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家庭教育方式可分为朋友式、放任式、溺爱式等。其中朋友式的家庭教育方式能有效地减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隔阂和学生的逆反情绪,便于家长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而放任和溺爱的教育方式则很容易使大學生迷失自我,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二)学校因素

随着教育改革在我国广泛开展,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才艺方面的发展,大学生在这样的培养环境下,大都拥有自己的特长,因此他们更加自信。同时,校园媒体传播的信息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学生通过校园媒体获知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既有“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方面,也有学校重大决策、重大发展的内容,还涉及学校日常的工作、学生日常的活动内容”[1]。由于校园信息传播指向性明显,这些信息对大学生人生观的确立,对他们的日常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三)社会环境因素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中国发展最快、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速、人们思想观念最为解放、意识形态最为多元化的时期,其身上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当代大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党和国家领导的优越性,他们的主流思想状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生活在无忧的环境中,因此缺乏自己的奋斗目标,也缺少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社会的日新月异,家用计算机的普及,促使当代大学生轻易地触及大量的信息,他们对网络的依赖也在提高,因此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特点形成受这个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影响更加明显。

二、内部因素

个体人生观的形成、发展不仅受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制约,而且受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支配。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影响的过程,而是在社会实践和学习的基础上,经过主观努力,使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因素得到辩证发展的过程。

(一)认知与情感

知,即认知。它是指大学生对于某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与评判,这种认识通过赞成或反对的方式表达出来。它是人生观结构中的智力因素,是整个人生观形成的基础和先导。

情,即情感。这是人生观中的非智力因素。它是指大学生对客观的思想、关系和自身行为作出善恶判断、确定爱憎态度时引起的内心体验。愉快、喜悦、爱戴、钦慕、苦恼、厌恶、忧伤、烦闷等都是情感的各种表现形式。情感来源于认知,并随认知的发展和人生观的成熟而不断丰富。它反过来又能强化认知,扩大其深度和广度。它是认知转化为动机和信念的催化剂,是行为的强大动力。

(二)意志与行为

意,即意志。它是指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觉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作出抉择的力量和实现理想、目标的精神,是从认知、情感向行为转化的关键环节,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行为上的表现,在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有了意志这一内在精神力量的支撑,就能排除各种干扰,实现由认知、情感向行为的转化。

行,即行为倾向。它是大学生在上述三个因素支配下的实践,是大学生思想的外部表现形态,是对知、情、意的综合反映。它是指大学生的态度与行为相联系的部分,是正式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某一具体问题作出反应的意向。

正是以上四要素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不断在新的起点上达到平衡的循环变化的过程,就是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过程。大学生“以初步认知作为起点,经过情感、意志、行为等环节,再从实践活动中,对上述过程进行评价,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最后反馈到认知中,又开始新一轮循环”[2]。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认知越深刻,情就越有理性指导,缺乏以正确认知为基础的情感,常易出现丧失理智的冲动。情越强烈,认知和意志就越容易稳定和持久。意志越坚强,知就会继续提高,情就会更增强。行为反过来则扩大和加深认知,激发情感,锻炼意志,最后促成固定行为习惯。这种螺旋式的循环,使大学生的人生观完成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三、对策分析

(一)不断研究大学生人生观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研究大学生人生观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中找到普遍性的特点和规律,确保自己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三十多个年头,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不再是“象牙塔”,难免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再加之工作上的一些偏差,如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不足、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等,致使学生的人生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深层次问题。只有把大学生人生观放到这个大环境下去考虑,才能动态的、正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状况,使我们的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为加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需要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一方面,使他们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辨证关系,懂得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理想的辨证关系,懂得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体现,它的实现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要前提,从而脚踏实地地为共同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学习;另一方向,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用唯物辩证法作为解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冲突的理论武器,摆正个人与社会、集体与他人的关系,把个人的追求融入社会理想。

(三)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高校必须贯彻实践精神,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实践,合理地安排大学生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社会服务活动等,直接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社会实践对自身的要求,去认识自己的能力与实践要求之间的差距,去感受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在实践中去洗刷个人思想上不健康因素,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逐步确立符合社会主义事业的荣辱观、幸福观,正确对待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把对人生的目的、价值、意义等问题的看法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四)重视校园媒体的建设

校园媒体的传播质量决定了其育人功能的发挥,高素质的校园媒体工作人员是实现高校校园媒体功效的前提和保障。应重视高校校园媒体的投入和建设,重视校园媒体采编人员的素质的提高,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教育。要提高依靠校园媒体的育人意识,不断增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要使校园媒体传播的信息与高校的育人目标一致。媒体信息传播应体现大学教育的目标,体现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引导和教育。这其中,要重视对校园媒体信息的管理,防范有害信息流入校园,防止不良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影响大学生。同时,要密切结合学校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有方向性地加载有益信息,促进校园媒体对大学生人生观的确立。

(五)重视网络载体的建设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给了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全新的载体。网络能够以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来表达教育内容,使得本来十分严肃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形式上变得更为生动有趣;“信息量大、涵盖范围广、更新速度快的网络,也能提供更丰富、更广泛、更与时俱进的人生观教育内容;网络的超时空性特点,能够使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突破时空的限制,能改变传统的、单向的、被动的教育方式”[3],会极大提高人生观教育的效果。因此,高校应深入研究网络的特征及其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探索网络人生观教育的有效途径,用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理论占领网络阵地,变不利为有利,使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也搭上网络科技的快车,得到更好的发展。高校都建设有自己的校园网和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高校要加大对校园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的力度,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设置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栏目,以提升校园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吸引力。同时,高校还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通过成立专门的网络监管队伍,建立起完善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防止不良信息对校园网的侵入,及时发现并制止网络违规行为。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把大学生从网吧中吸引到校园里来,给大学生提供更多更便宜的校内上网机会和场所,这样既方便了学生,又有利于高校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管。通过这些努力,尽可能减少和降低网络不良环境对大学生人生觀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郑广宇.论校园媒体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影响与作用[J].中国报业.2012,(1):177-178.

[2]羊展文,秦耀武.影响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形成的因素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219-228

[3]巩永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及对策思考[J].高教研究.2012,(5):237-238.

猜你喜欢
人生观引导大学生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人生观(一)
大学生之歌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