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摘要】学生在经过多年教育以后,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的帮助,尤其是数学创新能力的养成更需要老师的真诚辅导.因此,采取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兴趣和指导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不仅有利于数学创新能力的提高,还有助于其他学科创新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理念;创新素质
前言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个人的事,更是我们整个国家的事,我们需要而且必须提高整体国民创新素质,所以我们必须要研究如何提高创新思维和能力,这一点在生活和学习中越来越重要.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理念是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石
1.明确创新教育的深沉含义
所谓的创新教育就是首先要肯定创新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须知培养学生要具有创新理念和创新思维,然后在实践中让学生牢固具体地运用实际知识进行创新的一项老师和学生互动的活动,最终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拥有创新精神.这种创新精神对于学生生活和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舒适和平的创新性环境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老师一直是主角,但是在新型的教学课堂上,教师要一切以人为中心,树立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教师要谨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老师需要和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友好的友谊关系,营造舒适合宜的创新环境,只有师生和谐相处,才能擦出创新的火花.
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1.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创新思维
设置悬念,是激发学生自觉思考的一种有效方法.
例
如图,某堤坝的横截面是梯形ABCD,背水坡AD的坡度i(即tana)为1∶1.2,坝高为5米.现为了提高堤坝的防洪抗洪能力,市防汛指挥部决定加固堤坝,要求坝顶CD加宽1米,形成新的背水坡EF,其坡度为1∶1.4.已知堤坝总长度为4000 m.
(1)求完成该工程需要多少土方?
(2)该工程由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合作完成,按原计划需要20天.准备开工前接到上级通知,汛期可能提前,要求两个工程队提高工作效率.甲队工作效率提高30%,乙队工作效率提高40%,结果提前5天完成.问这两个工程队原计划每天各完成多少土方?
解(1)作DG⊥AB于G,作EH⊥AB于H.
∵CD∥AB,∴EH=DG=5(m).
∵DGAG=11.2,∴AG=6(m),EHFH=11.4,∴FH=7(m),
∴FA=FH+GH-AG=7+1-6=2(m).
∴SADEF=12(ED+AF)·EH=12(1+2)×5=7.5(m2).
V=7.5×4000=30000(m3).
(2)设甲队原计划每天完成x立方米土方,乙队原计划每天完成y立方米土方.
根据题意,得
20(x+y)=30000,15[(1+30%)x+(1+40%)y]=30000.
化简,得x+y=1500,1.3x+1.4y=2000.解之,得x=1000,y=500.
答:甲队原计划每天完成1000立方米方土,乙队原计划每天完成500立方米方土.
这道题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知道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要尽力寻求最优的方案.
2.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探索意识
直观演示变抽象为具体,设置情境富有生活气息,更好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
3.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激发学生们创新兴趣
学生在初中阶段正处于一个懵懂阶段,历史名人故事对他们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诉名人典故数学家的趣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养成创新兴趣.
三、自我创新思维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1.引导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主动与老师互动,同时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时间和空间.2.及时变换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引入开放题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进行教学,如在“平移与旋转”、“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省时生动而且高效;开展数学实验课与活动课等.
四、结语
在当代数学教学中,老师们一定要树立培养学生创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互利气氛,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我国整体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