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目成仇亦兄弟

2015-05-30 10:48陈红梅
译林 2015年6期
关键词:特勒基斯维奇

陈红梅

2015年1月14日,美国犹太人图书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度美国犹太图书奖(National Jewish Book Awards)16个类别的获奖者名单,其中小说奖授予了加拿大作家戴维·贝兹莫兹基斯(David Bezmozgis)的《背叛者》(The Betrayers)。

《背叛者》给我们讲述了巴鲁赫·考特勒(Baruch Cotler)生命中重要的一天,他曾是前苏联的一位犹太异见者,现在是以色列不体面的政客。小说以两个男人在耶路撒冷一个公园的凳子旁见面开场:一个是持反对政府立场的政客,另一个是摩萨德特工,后者奉命以威胁前来劝服,但两人互不相让。因为考特勒拒绝对撤出西岸定居点的原则立场作出让步,他的政治对手将其年轻的情人曝光。这对被围剿的人儿逃到克里米亚度假胜地雅尔塔避风头,但是政治原则和个人忠诚间的激烈斗争也如影随形。在此地,考特勒竟与几十年前出卖他、将他送到古拉格的“朋友”面对面。根据《卫报》对贝兹莫兹基斯的采访,小说的主人公是以纳坦·沙兰斯基(Natan Sharansky)为原型创作的。沙兰斯基确有其人,2007年辞去以色列议员职位,曾是前苏联异见者,像考特勒一样,蹲过前苏联的监牢,释放之后也跟考特勒一样来到以色列,并最终成为议会的一员。考特勒上一次在克里米亚岛已是四五十年前的事了,他在这里度过了平静快乐的儿时时光,考特勒虽故地重游但记忆已模糊。因为所有的旅馆都订光了,考特勒和情人列奥拉来到公共汽车站,迎上来的是那些为了赚点外快出租自家小隔间的人群。考特勒决定在当中最为热情的斯温特拉娜家住下,但是晚上安顿下来之后,斯温特拉娜的丈夫回来了,恐惧突然袭上了考特勒的心头,他两腿发软,不由自主地跪了下来。原来窗口一闪而过的身影告诉考特勒,他认识女房东的丈夫,他们住进了前克格勃线人弗拉德米尔·坦基列维奇的房子。就是坦基列维奇在《消息报》上揭发他是中央情报局间谍,把他送进了牢房,迫使他最终离开了苏联,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

背叛和道德审判在短短24小时里得到完全展现。故事围绕着两个主要背叛者展开:一个是主人公考特勒,上了年纪,在以色列大名鼎鼎,虽然坚持了自己的政治立场,但是却背叛了妻子米里亚姆,他妻子无论是在他作为普通苏联公民入狱还是移民到以色列时落魄憔悴,还是后来在政界高升春风得意,都对他不离不弃;另一个是40年前背叛考特勒的坦基列维奇,不同的是他为了保护家人出卖考特勒,成为族人眼中的恶棍。40年后,坦基列维奇背叛考特勒的讽刺在于他的状况更糟糕,考特勒令人景仰,坦基列维奇则是个可鄙的小人物。尽管坦基列维奇历史不光彩,他却高调声称自己是复国主义者,说他和考特勒一样是受人讹诈,为自己的背叛辩解,还讥讽考特勒因中了他的“揭发彩票”才得以在以色列政界身居要职。同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现在考特勒也狼狈地在克里米亚藏身,背叛者最终并不能从其背叛中得到好处。

除这两个主要人物之间的纠葛外,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背叛还发生在个人和国家的层面上。19世纪80年代开始,沙皇默许纵容大规模迫害犹太人,大批犹太人离开俄国,绝大部分移民到了北美,但也有一小部分故土情结浓重的犹太人来到巴勒斯坦,并创办了当时行之有效且至今仍在运行的基布兹集体农庄生活模式。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后,以色列政府继续实行欢迎来自前苏联犹太移民的政策以应对阿拉伯人口占优势的不利状况。但是随着以色列力量强大起来,为了扩大生存空间,犹太右翼分子给阿拉伯人施加了许多非人道的恐怖行径,国际社会为此强烈谴责犹太恐怖主义。因此,以色列政府不得不违背当初对移民的承诺,有计划地将他们从西岸定居点撤出。考特勒对妻子的背叛就是在他不同意政府立场的情况下被揭发出来的,随后他仓皇出国避风头。政府立场的改变直接影响到上至政治人物下到普通民众的生活。考特勒的儿子本兹恩是一名以色列防卫部队的战士,在监督居民从西岸定居点撤出的任务中深为以色列政府对定居者的背叛所困扰,也考虑拒绝搬迁。对年轻的本兹恩来说,忠诚和背叛成为死与不死的两难问题。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考特勒反对撤出定居点,但他一方面让儿子确信他们的立场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却敦促儿子服从命令。他对当局权威的忠诚胜过对定居者的忠诚。人性的两难在这里得到微妙的彰显,民族大义、政治立场和个人忠诚相互抵牾。对于围绕定居点的纠葛,贝兹莫兹基斯用合唱来讽喻中东问题有关各方自说自话。以色列政府坚持边界和国家安全,其左派欢天喜地,右派强压怒火,定居者们则誓言拼死抵抗,美国人鼓掌叫好,巴勒斯坦人仍怨声载道,背叛随时都可能在各派别之间发生。“《背叛者》中的每一个人物几乎都背叛过,其中个人与政治的矛盾体现了人类的经典冲突。”《新共和》杂志评论说,“贝兹莫兹基斯给我们奉上了一部具有沉重政治意味的复杂道德惊险小说。”

无论背叛还是被背叛都承受了非人的后果。坦基列维奇的告密虽帮他暂时解决了燃眉之急,但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几十年里不得不隐姓埋名,生活畏缩,更让无辜的考特勒在几十年后仅看到他的背影仍不由自主地跪下来。这股无法控制的恐慌显示了坦基列维奇的背叛对考特勒的深刻影响,因为这迥异于他惯常镇定、自信的性格。但是撇开二者的恩怨来看,他们之间更重要的是相似而非冲突。从根本上讲,他们是同类,有着共同的习性和关注。犹太身份和复国主义是小说中所有背叛发生的共同参照,身份是时时影响犹太人生活的重要因素,复国则是犹太人困境中的希望。考特勒和情人列奥拉来到汽车站时,列奥拉对热情的斯温特拉娜非常警惕,因为尽管她自己不是犹太人,但是考特勒是前苏联犹太人,她害怕别人认出他来。因为这个原因,考特勒匆匆决定在斯温特拉娜家住下。像考特勒一样,坦基列维奇也怀疑说俄语的犹太人会认出他,担心会遇到麻烦。而且,他们在担心身份会招致麻烦的时候,麻烦往往不期而至。

复国是流散的犹太人遭遇严重反犹麻烦时解决问题的现实选择,复国主义者的目标——建立犹太人的家园是以坦基列维奇为代表的流散犹太人经历了反犹噩梦后的梦幻天堂。在沙俄和前苏联公开反犹的情况下,不难理解犹太人为什么要离开生长的家园。社会问题也迫使中欧和东欧的犹太人向以色列迁移,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反犹问题推动了复国主义。无论左派还是右派,无论在特拉维夫还是在克里米亚,《背叛者》里的人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复国主义的深深关切,无论背叛还是被背叛均源于对复国这个民族核心问题立场的差异。尽管复国主义艰难地取得了成功,但面对周边如虎环视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的生存和巴以关系至今仍是问题,即便是犹太民族内部各方的立场也大相径庭。定居者是犹太民族运动的极端群体,誓死保卫他们生存的家园。自由复国主义者反对总理及其同盟,但支持从西岸定居点撤出,因为这是对别无选择的巴勒斯坦人的合理让步。在这个问题上,远在克里米亚的坦基列维奇也一直想到以色列地去,即使在《消息报》上揭发考特勒的时候都想证明他是个复国主义者。可悲的是,他出卖了同胞也没有帮助他实现愿望,反而把当时复国愿望不太强烈的考特勒推向了以色列。考特勒对以色列政治幻想的破灭、把克里米亚看作犹太人的潜在家园,显示了一个为复国事业投入过、经受了挑战、背负了背叛的指责,仍将自己看作是复国斗士的犹太人对犹太生存问题的态度。与其他歧视性称呼一样,无论是犹太人、复国主义者还是背叛者,这些区分实际上都会让受害者接受和内化强加于他们的身份。将他们贴上背叛者的标签,告诉他们自出生以来就一直生活的土地不是他们的祖国,他们的祖国远在以色列,慢慢地产生了把这些人的身份限制在他们遭受压迫的地方的效果。从这个角度看,考特勒和坦基列维奇并无差异,这使得这对冤家兄弟最终达成和解。分手后,坦基列维奇还希望考特勒帮助他移民到以色列去,而考特勒尽管回来的时候并不比他几十年前到达以色列时更光彩,仍高兴地回到他看成是家乡的地方。

现实有时比虚构更令人惊奇。长篇小说《背叛者》再现了来自前苏联犹太人移民群体的生活,他们是当今以色列影响最大的力量。贝兹莫兹基斯四年前就选择了克里米亚作为《背叛者》的故事背景,那时候克里米亚跟它在前苏联时期没有两样,2014年那里发生的危机也许正好为差不多同时出版的这部作品做了宣传。针对克里米亚发生的政治动荡,贝兹莫兹基斯2014年3月13日在《纽约客》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现实中的小说:作者手记》的文章,认为两个背景中他更关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而不是克里米亚,后者发生的政治动荡对他来说是个讽刺性的意外。同样,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贝兹莫兹基斯说他作为一个犹太人感觉自己与以色列相联系。作为曾经的前苏联犹太人,贝兹莫兹基斯体会过那些无论是到了以色列还是去了北美的犹太人,可能永远都不会忘记的那种受压迫的地位和感受。现实实际上褒奖了贝兹莫兹基斯,因为小说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是世界造成的,而不是作家的编造,他没有逃离历史,相反,他试图再现世界。《背叛者》的读者掩卷之后不可能不考虑巴以问题和克里米亚半岛问题,思考历史在何处出了问题。无论读者是否理解复国主义,贝兹莫兹基斯的小说以其深刻的人物塑造尖锐地展现了它裹挟的力量,而在巴以和克里米亚发生的一切增添了本书的魅力,因为它深刻地揭示了两地发生的真实悲剧,因而有力地探讨了犹太人的命运、爱与宽恕的本质,具有浓重的马拉默德式的传统犹太道德感。

戴维·贝兹莫兹基斯1973年6月出生于拉脱维亚的里加,1980年与父母移民到加拿大多伦多。虽然头一次获得犹太图书奖,但他却是个早已崭露头角的作家。其小说集《娜塔莎及其他故事》(Natasha and Other Stories,2004)被评为“《纽约时报》年度杰出图书”,并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是加拿大当年最畅销的图书之一。其第一部长篇小说《自由世界》(The Free World,2011)也被评为“《纽约时报》年度杰出图书”。2010年他还当选为“《纽约客》40岁以下最优秀的20位作家”,属于从前苏联移民到北美的年轻一代犹太作家中的佼佼者。与其同属一代人的犹太作家加里·施泰恩加特(Gary Shteyngart)认为《背叛者》是他迄今最优美、幽默、最有力的作品,赞扬说:“现在菲利普·罗斯既已封笔,就让我们转向戴维·贝兹莫兹基斯吧。他的勇敢和风格前所未有。”《背叛者》获得美国犹太图书奖既肯定了贝兹莫兹基斯的文学才华,也褒奖了他对犹太问题的深入思考。美国犹太图书奖是北美犹太文学领域历史最悠久和最具声望的奖项,所有参评图书都必须是在美国出版发行的英语犹太图书。犹太人图书委员会设置该奖意在擢升优秀犹太图书声誉,激励作家创作优秀作品,鼓励大众阅读犹太图书。

猜你喜欢
特勒基斯维奇
在星期六刻下乌特勒支字母
统编语文教材九(上)第六单元拓展阅读
维奇的节假日
谁偷吃了树莓
谁偷吃了树莓
谢谢曾经看轻我的人
嫌路上太堵,美国男子15年划船上班
如何提升海外华裔学生读写能力——以荷兰乌特勒支中文学校青年班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