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娟
【摘要】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要通过音乐教学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笔者通过自身多年的音乐教学经验和调查研究,分析我国中学音乐教学的现状、探讨中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学生主体地位;创新能力;培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强凋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以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为主要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常常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受到极大的抑制,从而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现今我国还有很多中学的音乐课堂仪以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教师大多只是在音乐课堂上教学生唱会几首歌曲,或者单纯地给学生欣赏几首音乐,不能很好地发挥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有效作用。音乐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学生施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平台,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宽松的情感体验氛围,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音乐学习巾得到有效培养。因此,中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一、我国中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音乐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
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学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习惯于夸大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当作知识的载体。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问内向学生传输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增大课堂容量,于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几乎成了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反映在音乐教学上,教师为了确保“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教学目标得到落实,一味地强求学生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不厌其烦地、长时问地讲解乐理知识,要求学生背诵大量的音乐家的生平、代表作品等。这种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客体的作法极大地挫伤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当然国内也有不少教师尝试角色的转换,比如有的音乐教师一改过去站在音乐讲台上居高临下,俯视众生的做法,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围在一起,甚至也像小孩一样戴着头饰与学生一起唱唱、跳跳,让音乐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轻轻松松。从表面上看,这只是教学形式的变化,其实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为学生创设高度自由的想象与创造环境才是这种变化的实质。
(二)中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以及对课堂兴趣的现状分析
现在的巾学生,绝大多数对音乐是非常喜爱的,但是他们大多都认为音乐就是唱歌和跳舞等。在工安国的《从实践到决策》这本谈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书里,其中湖南调查卷里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流行歌曲非常喜欢,尤其是港台的流行歌曲,而对传统音乐和外围歌剧不太了解。很多学生识谱能力不强,对简谱和五线谱只会一点。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音乐课和他们的音乐老师,课堂上基本不使用电脑教学,上课的主要方式是学唱歌,而学生们也比较喜欢这种方式。这些都表明着,如今的中学生对音乐的认识颇为肤浅,音乐课堂也被当作是一种娱乐,因此音乐课在巾学课堂巾未引起重视。为了改善这种观念和局面,就要在音乐课堂上大胆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对音乐有个重新的更深刻的认识。因此,中学音乐教学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中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一)能够加强学生的音乐兴趣
音乐新课标要求我们“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巾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奠定终身热爱音乐的基础作为目标提出,可见音乐兴趣对于音乐课堂及音乐学习是多么重要。音乐兴趣,是指人在积极接触和认识音乐时的一种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使人对音乐及相关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并产生强烈、明确的指向性和探究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因此,音乐兴趣应该是学生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也是他们遨游音乐世界的矫健翅膀。那么,在音乐新课程的实施中应该怎样培养、加强学生的音乐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巾采取新的教学手段,像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转换成以学生学为主,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才能加强学生的音乐兴趣,激活他们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创新能力的潜能发挥出来。
(二)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及创造思维
在新课标新理念下,中学音乐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的想象无标准界定,同一段音乐不同的听赏者会产生不同的想象。只要学生有体验、有情感,不需要答案统一、是否合乎老师的要求。允许学生有别出心裁的见解,有异于他人的意见。
在教学中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大胆参与、发现问题、大胆求异,多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去尝试、表现、创新。有效地开发课堂资源、开阔学生的创新思路。如在欣赏课《金色的秋天》教学巾,运用多媒体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描绘秋景,对秋天的感受及相关社会活动的主题词,如金色、收获、红叶、谷穗、登高、旷远、狩猎、载歌载舞、凋零、萧瑟等,然后播放音乐,引人新课教学,在旋律处理上,清同学边听音乐边朗诵附诗,启发学生感知音乐如何描绘秋景。
三、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改变教学观念,创设创新氛围
创新教育主要侧重于启发研究,它提倡学生研究知识、发现知识,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超越现有知识范围的问题,培养独创能力。在音乐教学巾,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奔放的幻想激情和出色的表现能力。教师要放弃包办代替,让学生大胆去想象、去表演。要营造愉快的轻松的教学环境,挖掘教材内容,通过个别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创造美。在幻想的基础上动手、动脑、动肢体。激励其创新的精神、勇气和能力。观念的转变,不仪仪是主管的教育部门,更需要实施教育的教师、教研人员、影响教育的社会大环境等各方面的逐步改变。音乐教师应多加强自身的业务和理论修养,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的教育模式。
(二)转换教学角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教学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转换成以学生学为主,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才能激活他们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创新能力的潜能发挥出来。教育‘的任何改革都要通过教师来完成。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其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一是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变“指挥棒”为“引导者”。音乐艺术有着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知识层次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们对音乐的喜好千差万别。在教学巾,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巾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炊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美妙的音乐世界的“引路石”。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相反,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二是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居高临下”为“平等相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鉴于这种平等,鉴于音乐艺术情感表达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对音乐艺术的感受与理解就不应该是绝对的,不应该只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相加。所以,在教学巾,教师要乐于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情感,倾听他们的心灵,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惟有这样,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参与,我们的音乐课堂也才会成为一个充满情趣的、平等和谐的课堂。
(三)营造气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
一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良好情景的创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想象,诱发他们探求性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学习效率。要学会用语言捕绘情境。学生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通过教师的启发和语言的捕述,可以很快把学生带入想象巾的意境。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教师语言、体态的表演,使学生心理产生与音乐相应的想象、联想。要适当选择多媒体创设情景。在教学过程巾,运用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化,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变得直观具体,引导学生在情景交融巾感受音乐,激发学生情感,完全投入到画面的意境中去。甚至让学生在电脑上制作音乐,让学生为自己的创作而感到自豪,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二是要淡化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新课程一改传统的做法,没有明确要求课文重点、要掌握的知识要点以及背景知识等,教师可以自己拟定教学目标。音乐课堂教学在发生变化,不再是沉闷的,单调的,固定在教室内,以教师传授的单一模式,变的更加活跃、宽松。对学生来说,音乐首先是生活而不是学科,让音乐充满生活,让生活充满快乐,这不仪仪是学生的愿望,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美好愿望。这恰恰是音乐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因此,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逐步培养对音乐的感情,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终身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最好体现。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要使学生的创新才能得到培养和发挥,必须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彻底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在人人成功的教育原则下,主张多价值的教育观。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性向、兴趣、爱好、需要、天赋等来培育和发展学生。
(四)创设空间,激发热情,培养学生创造力 一是创设宽松环境,让学生大胆表演,培养其表现力。表现欲同想像力一样,在幼儿时期就已存在,幼儿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大多数都能很好的表现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表现欲有所低下,因此营造宽松愉悦的教育环境、设计合理的表现内容、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表现力的关键。课堂教学提供给学生的表演舞台是十分有限的,当然但学生的自信不止是通过这小小的舞台展示后建立起来的吗?作为教师,要通过自己字止腔圆的歌声,舒展优美的舞姿、高雅端庄的气质带动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崇尚美、追求美、表现美,教师要用真挚的感情、激励的话语感染不善表现的学生,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他所表现的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轻松、自然的表现自己。二是要创设创新氛围,激发创作灵感,培养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创作时机、激发学生捕捉灵感,积极进入创作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