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组曲晨景的作曲技法浅析

2015-05-30 00:18梁莹
北方音乐 2015年4期
关键词:格里格创作手法配器

梁莹

【摘要】《培尔·金特》组曲,是格里格为亨利·易卜生的诗句所做的配乐,是具有鲜明的格里格特点的一部作品,在保持挪威民间音乐传统的基础上,又借鉴了欧洲其他民族的音乐特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创作特色。本文主要从曲式,配器等作曲手法来分析这首曲子带给我们无尽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格里格;《晨景》;曲式;配器;创作手法

一、《晨景》的曲式分析

该曲是一非典型的再现单二部曲式,使用的是“缩减再现”的手法,结尾较长,全乐章结构简洁,规范。

A段(1-31):全曲由二个段落组成。A包括了a al a2 a3四个乐句。主题由开头四小节组成。主题旋律在E大调的属音上运用长笛舒缓,轻盈,绵延的展现出来。主要表现了初生的太阳从地平线上缓缓的升起。全段主要采取8+8+8+7非方整性结构的方式。采用了6/8拍子,整体节奏舒缓。E大调,旋律从主和弦延伸出来,成阶梯状前行,短小的装饰音充满了春天清晨的俏皮感。主题开始连续的向上方二度转移词性。在第一乐句结束后转为了#G大调,主题采用了五度摸进的手法。第二乐句的17-20小节又转到rB大调上,主旋律又一次上五度到B大调的属音上,而且运用加花的手法进行了变奏。而后主题不断的在二个对应调性上出现(E大阋一#G大阋一B大调),层次不断的递升,逐渐的增强力度。第20小节后的弦乐组合奏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之后分裂,反复,模进等材料的不断运用使之对主题进行变化再现。

B段(32-49):B段为乐曲的中间段,采用发展对比的材料,与主题材料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B段由b b1两个乐句组成,主要采取8+10非方整形的结构。B段在主题的基础上发展出一个朝气蓬勃的动机。乐段的一开始,由E大调转#c小调,全体音乐弱下来,表现太阳完全升起前的宁静,两小节后音乐变强,采取小提琴分解和弦的演奏方式,木管组持续演奏的和弦,激烈巾带着沉稳。两小节后又变弱,不断的两小节强弱的变化,到达b乐句的最后两小节到达最强ff。进入到hl乐句转为降D大调,hl乐句是b乐句的下大二度模进。这种音响层次的不断加厚,音量一层一层的加强,仿佛让我们看见朝阳一步一步的突破黎明前的黑暗,从云曦喷薄而出,光芒四射。最后到达高潮,太阳完全的升起来,ff的最强力度,震撼人心。

连接部(50-55)乐曲自然的进入F大调,在PP的力度上缓缓响起,跟前面磅礴的气势,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切又回归于平静,为引出下面的主题做了很好的铺垫。自然的连接了B段和再现A1段。

A1(56-63):A段的牧歌的主题再次出现,调性回归到E大调,主题材料在中声部出现,和声进入主和弦,延续了链接部PP的力度。相比A段A1段加入了很多带有描述性的因素,是A段的再现,但又与A段有所区别。主题材料不断的分裂,重复。整个再现部都是PP的力度,与之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尾声(64-87):6+9+4+5的关系。和弦强调属和弦,旋律上,主题材料不断的分裂,加入双装饰音进行变奏,不断的勾动着人们的心弦,直到主题材料在E大调上出现。所有的声部最终在主和弦上渐渐的慢下来弱下来,然后结束了全曲。

二、<晨景》的配器分析

《晨景》的旋律充满了牧歌主题,主要巾铜管组,木管组,弦乐组和打击乐组组成。每次主题的出现都由不同的乐器演奏出来。层次音响效果的不断加强,声部的相互呼应。强弱的鲜明对比,明暗的对比,都使音乐的形象鲜明起来。

乐曲的一开始由木管组的一只长笛在E大调上,以柔美的音色,奏出整个乐章的主题。一个具有田同牧歌风格的五声音阶主题。加入了小巧的装饰音,温和中又带着一点小小的俏皮感。木管组演奏和声做伴奏,运用统一的音色编配,使得整个音乐充满了安详的感觉。四小节后主题旋律又从双簧管处奏出,弦乐组进入乐曲为双簧管所演奏的主题做背景,独奏声部突出,弦乐背景平和。音乐层次感分明,表现力强。随后,长笛提高大三度到#G大调,又重复了一次。到达十匕小节后主题旋律进入B大凋,长笛和双簧管交替着演奏着主题音乐。音乐肢体逐渐加厚,为后面即将到来的小高潮,弦乐合奏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在这之前,弦乐组一直演奏着和弦,充当着背景音乐的角色。

第二十一小节后,音乐进入一个小高潮。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所演奏的二个八度的重叠形成复合音色。木管组乐器填充和声,担任和声伴奏,铜管组负责低声部增加音色的浑厚感。使得音响效果更加丰满,而主题旋律更加突出。音乐的节节攀升,营造出一种太阳慢慢升起的感觉,随着音乐力度的不断加强,像是冲破云雾的太阳,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乐曲在三十小节进入A段的最后两小节,木管组和铜管组以ff的力度#G大调上发出绵延而悠长的和弦音,弦乐组演奏者分解和弦做伴奏背景,同时也结束了A段的音乐。

音乐进入B段,力度渐渐弱下来,大提琴在#c小调上奏出一个绵长的音,第一第二小琴提琴奏出一个新的动机,大管同时也在演奏音乐填充声部,两小节后铜管组和木管组开始在#G大调上奏出和弦,为小提琴声部所演奏的主题分解和弦做伴奏,同时力度也从p变为f,在38小节音乐又在降D大调重复了一遍,这种强弱的对比,转调使得音响效果更加丰富。

整个乐章的配乐充满了田同牧歌的风格,把北欧爽朗清晨的景象刻画的惟妙惟肖,为人描绘了一幅温馨,安逸的画面。同时也展现了格里格独特的带有挪威民族气息的配器风格和创作技巧。

猜你喜欢
格里格创作手法配器
格里格格巫婆和一张银色碟片
春日景和
浅析《嘎达梅林交响诗》配器技法
爱德华·格里格:北欧音乐巨匠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肖邦艺术歌曲的“悲情”体现
以《大协奏曲》为例分析施尼凯特作曲中背景与结构的创作手法
浅谈辽剧武戏《三战张月娥》之我饰演张月娥的切身体会与感悟
格里格·维勒与他的全球互联梦想
打击乐配器及节奏编配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