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模式探析

2015-05-30 23:25:47梁彩群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高职护生工作过程导向培养模式

【摘 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中,应创设护患交流情境和开展护患沟通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情景模拟和典型工作任务案例的学习实践中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形成基本的护患沟通能力。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 高职护生 护患沟通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C-0047-02

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最为常用的工作方法,作为准护士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如果能通过学习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和形成护患沟通的工作能力,那么高职护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较快适应工作要求。目前,尽管大多数的高职护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把沟通能力纳入人才培养的课程之中,但是,要在教学中形成护患沟通能力,还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才能将高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笔者的做法主要是:创设护患交流情境和开展护患沟通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的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情景模拟和典型工作任务案例的学习实践中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形成基本的护患沟通能力。

一、护患沟通的含义及重要意义

早在1993年就有学者对医患沟通做了界定:医患沟通是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围绕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不断深化的信息交流,所交流的信息既有同疾病诊疗直接相关的内容,也包括医患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等方面的表达。笔者认为“医方”从广义来说,包括医生、护士和其他医务工作人员,因此,根据上述学者对医患沟通的定义可以得出: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不包括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主要内涵涉及诊疗方面的知情同意的实施和双方思想、情感、愿望和要求的沟通技巧的运用等内容。护患沟通是护患之间各种关系和一切诊疗活动的基础,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所以,护患沟通成效如何会直接影响到诊疗的效果和双方思想、感情和愿望等的交流。在当前,护理观念正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现代医学模式。显然,在诊疗过程中,护患沟通与医疗技术同等重要。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从职业的工作过程出发,用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对现代职业活动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确定学习领域(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情境、开发高职教育的课程并实施,是这一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走向”。典型工作任务指的是职业工作过程中具有代表性和专业性特征的职业任务。护患沟通工作任务一般是指在护患双方沟通过程中涉及护理专业的职业任务。

根据护患沟通工作任务要求,护患沟通能力作为一种职业技能,它需要通过实践锻炼而习得。要使高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与今后的工作紧密相连,切实提高高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高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一)创设护患沟通情境和选用护患沟通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来进行案例实训教学

⒈初级阶段——护患交流沟通情境模拟实训。护患交流沟通情境有如下几个方面:接待患者咨询、引导就医、住院环境介绍、诊疗中的沟通,等等。针对这些情景,在护患沟通能力实践训练的初级阶段,在教学环节上教师可以做下面的设置:(1)交代护患沟通情景;(2)师生共同分析情境中护患双方的角色特点,学生掌握其中沟通的要点和沟通技巧;(3)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护患双方的交流需求(包括诊疗方面的知情同意和情感、思想以及愿望的交流),初步形成护患沟通感性的知识。例如,在医院里发生的一个情形:有一男性患者王某因车祸骨折入院,家属办完入院手续,将患者送到医院护士站,一个当班护士高声说道:“送这里干嘛,送病房去。”当患者被送到病房后护士又不满地说道:“家属不要坐床铺,不要吸烟。”语气很是生硬。最后弄得患者家属也非常不满地回应道:“我什么都不懂,你懂。你又是怎么安置病人的?我坐哪重要还是病人急救重要?”在交代这个例子后,老师提出问题:护士和患者家属的需求和愿望分别是什么?护士和患者家属的话里带有怎么的情绪?双方都不愉快特别是患者家属的不满是由什么造成等?等等。在学生进行思考后,由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体验双方沟通时的情感、态度和表达的语气等,明白双方沟通不畅的原因。强调在这个情境中,如果双方进行换位思考,也许沟通会更顺利些。通过情景模拟,学生体验到当班的护士缺失的是对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关心,以及语言的生硬、冷漠。这是护患沟通的大忌。那么,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学生置身其中,容易感同身受,比起填鸭式的讲授法更易受学生欢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高的。

⒉高级阶段——护患沟通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案例教学。在初级阶段的护患交流沟通情境教学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要求,这样护患交流沟能力的培养必然要进入综合性的基于护患沟通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案例教学,使学生在案例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并形成护患沟通初步的工作技能。例如:在接诊过程中的健康教育的案例,一女性患者,张某,55岁。就诊时自述最近天气转凉,咽喉炎的老毛病又犯了。还嘀咕,自己这个病医生都没有给彻底治好,经常反复发作。接诊护士一边给患者挂号,一边开始健康教育。护士说道:“阿姨,天气转凉也是造成咽喉炎反复发作的一个原因。但我们还是可以自己注意一下,减少复发的情况。比如,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户外锻炼,增强抵抗力。增强体质,可以减少咽喉炎反复发作率。这次先让医生开些药,控制病情。往后要加强身体保养。对于过敏性咽喉炎,医生有时会开些抗过敏药,会导致打瞌睡,那你就要注意休息了。”这是一个护患沟通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案例。在进行案例的学习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第一,案例研读:学生反复研读案例,仔细分析案例中护士对患者进行接诊的健康教育的话语特点。在案例分析中明确护士的沟通语言技巧具有如下的特点:(1)健康指导的内容很明确,即针对咽喉炎患者提供该病的相关的健康生活建议;(2)没有使用专业的术语,而是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得患者容易明白护士的建议;(3)在健康教育中,护士站在患者的角度,耐心,耐心细致地介绍健康知识,使患者感觉护士对自己非常贴心。(4)护士使用了礼貌用语;(5)护士对患者用药的建议体现出护患沟通中的专业性。

第二,分角色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案例中接诊护士与患者的对话。重点注意在语气、语调、语速上读出护士的话语中对患者的热心、耐心的态度,以及要言不烦、切中病情等特点。

第三,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比一比,看看哪一组同学的扮演最能体现案例中的情况。通过角色扮演,主要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养成关心患者,及时、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适宜的健康教育的习惯。

第四,教师设疑:假设自己就是那个当班护士,你还可以怎样与患者沟通,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接诊时健康教育?这个环节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在实训中不断提高实际沟通能力。

第五,学生展示:学生把自己设计的接诊时进行健康教育的案例在全班进行展示。目的是鼓励学生创新,给学生一个更宽广的发展平台。

通过护理工作过程中鲜活的、典型任务的案例来开展教学,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将学习到护理职业中护患沟通的知识,并将逐步形成护患沟通的工作能力。

⒊提高阶段——充分利用见习与实习提高高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医学院校往往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要求进行见习,并进行为期近一年的实习。这些学习活动,既是检测护患沟通能力的阶段,更是提高护患沟通能力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学习环节中,要求学生对照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去开展与患者的沟通工作,同时,注意收集在见习、实习中的实际案例,在实习小组中分享、学习。养成自觉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热心为患方服务的习惯,提高向患方提供易于接受的沟通方式、方法的能力。

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积极性的发挥,是提高护患沟通学习效果的很重要的一环。所以,不管是在课堂上的教学还是在见习、实习场所,教师要始终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发挥教学主体的作用。

(二)医德为重,在典型工作任务学习过程中,注重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医乃仁术”,这是古训,也是当今对医药行业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要求。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中,无论是情景教学还是典型案例教学以及见习、实习教学,都应该把职业道德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标准。例如,对上述的护士接诊时的健康教育这个案例中,护士对病患者的称呼,使用礼貌用语,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在进行健康教育时,从患者的病情出发,给出合理、科学的建议,体现了对患者负责任的态度,等等。不能仅仅是为了学习典型工作任务而学习,引导学生在典型任务案例的学习中养成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总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学生的学习与未来职业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紧密相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实践训练中,学生的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模式优化了课堂教学,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婉儿.医患沟通基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5

[2]陈玉阁,丛丽娜.谈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内涵[J].教育与职业,2009(8)

【作者简介】梁彩群(1963- ),女,苗族,广西融水人 硕士,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人际沟通课程教学、文学。

(责编 吴 筱)

猜你喜欢
高职护生工作过程导向培养模式
高职护生循证护理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与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课程标准的开发与研究
工作过程导向的《旅游学》课程内容重构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2:23:12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6:18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作过程导向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0:25
高职护生学习态度和专业兴趣调查及分析
求知导刊(2016年17期)2016-07-27 14:13:28
高职护生参加育婴师培训优势的调查与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45期)2016-06-24 19: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