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文美
【摘 要】
语文教学中运用了兴趣教学,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中通过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不断获得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这种浓厚的兴趣化为一种动力。利用小学生爱动喜新的特点激发兴趣。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培养兴趣。
【关键词】
培养 兴趣 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是指导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快乐创造的快乐。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了兴趣教学,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中通过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不断获得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这种浓厚的兴趣化为一种动力。
一、利用小学生爱动喜新的特点激发兴趣
小学生天真活泼、爱动,喜欢新鲜事物。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尽量给学生活动的机会,精心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让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把他们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使每一堂课都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感觉,使其主动获取知识。
1.运用游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如背诵课文,小学生感到很枯燥单调,我就根据课文的不同内容,采取游戏法进行背诵课文。先把学生分成三个组,分组表演背诵,每组设立组长进行打分。然后按分进行抽查,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和表扬,学生们表现活跃。这样既加快了背的速度,也加强了小群体之间的竞争意识。一个简单的活动,拨动了学生乐学的心弦,学生感受深,记得牢,兴趣盎然。
2.运用比较,调动积极性。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在语言训练和课文分析中运用比较法,有助于学生迅速的理解语言,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通过比较词、句、法、段落、语序、标点、结构等,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比较句子,课文《燕子》是这样描写春光中燕子飞行情景的,“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的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把这个句子浓缩为“燕子在天空中掠过,由这边飞到那边。”然后让学生做比较,哪句写的好?好在哪里?为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就都活跃起来,开始讨论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明白原句写的比较好,既交待了燕子飞行的环境,又表现了燕子飞行时快捷灵巧的特点。学生懂得把句子写具体,不是面面俱到的写,而是抓住事物特点写。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领悟到语言运用上的独到之处,而且激发了兴趣,调动了积极性。
二、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培养兴趣
争强好胜是学生求知的动力,小学生喜欢搞竞赛以显示自己的本领和特长,如果自己胜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会激起更大的动力和兴趣。
1.趣味性。学生学习课文喜欢有趣的内容,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中有乐,乐在其中,把内容尽力变得有趣味,让学生乐于去学,乐于接受。如《落花生》《小青石》两课,前一篇写一家人通过议花生的好处写物喻人,后一篇是童话故事,通过小青石和小黑石的对话,阐明了生活的意义。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采用分角色朗读,学生争先恐后要求读,通过朗读,学生掌握了不同语气可以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和感情色彩,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情趣。
2.竞争性。小学生有争强心理,乐于表现自己。我平时在讲课文时,凡是故事性较强的课文,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如《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课文,在布置课前预习时,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讲成小故事,比一比,看一看,谁讲的生动感人,要求不准死记硬背,然后师生进行评议,优者给小红花奖,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而且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英雄的崇拜之情,取得一石三鸟的效果。
3.观察性。说话能力是多项能力的综合体现,而观察能力是说话能力的基础能力。观察是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源泉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在教授《桂林山水》《南京长江大桥》后,带领学生到附近有名的风景区或者教室外和校园外,欣赏自然分光,指导学生观察景物特点,把所见所闻写下了,力求详尽真实,使学生从内心赞美祖国河山的壮美,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进而培养学生爱观察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调控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成功率越高,说明教学效果越高。学生能愉快地学习,贵在学中有乐,学中有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只是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生的主体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有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韦至成.语文教育情境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2】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M】.李吉林文集(卷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
【3】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