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香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怎么样才能让小学生善于动笔,感受写作的乐趣?这是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十分重视的问题。沐浴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缕缕春风,小练笔已经为习作教学打开了一扇大门,巧妙地发挥着读写结合的作用,成为语文教学中亮丽的一道风景。文章主要就针对小学语文练笔进行探析,让小学语文课堂能够在练笔过程中话出创新与精彩。
【关键词】
仿 补 说 写
在语文“课程性质和地位”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读写结合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把金钥匙。在小学阶段,小练笔又是读写结合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途径。依据教材特点,教师因地制宜,巧妙地将阅读与写作融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学生对写作无从下手的困境。然而,如何有效地发挥小练笔的作用,扎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结合我的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在语文小练笔上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进行多种形式的练笔
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仅仅凭着课本上的作文是肯定不够的,教材中在课本后布置了很多小练笔,对作文教学有很大帮助。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练习课本中的“小练笔”,还应当以文本为重要依托,挖掘和拓展文本资源,就文取材进行练笔。
1.仿一仿,仿词、句、段、篇
朱熹云:“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可以说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文本是经过专家精心选择的,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典范。教师可以从篇章结构、写作方法上挖掘一些适合学生仿写的例子,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仿中运用,仿中创新,仿出“美丽花”。
例如:文章《秋天的雨》中有这么一段话:“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呀飘,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在这句话中,作者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红红色的枫叶比作邮票,十分形象动人。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以下形式的小练笔:
秋天的雨用这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画出了美丽的秋天,那就让我们来当当小作家,学着课文中的样子写写秋天,让它变得更美吧!
你看,秋雨把 给了菊花, 的菊花像______;
你看,秋雨把 给了田野, 的田野像______;
你看,秋雨把 给了 , 的 像______。
由于课文用于描写颜色的用词十分丰富,例如雪白的、淡黄的、紫红的等,因此学生可以从课文中自由选择,也可以自主创新,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感受秋天的美,激发学生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又如:四年级下册的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诗歌前四节叙述结构相似。首先呈现的是美好的景物,然后通过“可是”转折,描述战火对这些景物的破坏,最后以这究竟是为什么做结尾。这些描写将自然界的原样与现实做对比,旨在激发学生对战争的不满,控诉。教师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诗歌并正确朗读的前提下,静静地品味诗歌语言,发现诗歌写法的秘诀,尝试运用对比写法进行练笔。
战争的硝烟弥漫着世界的许多角落,除了诗中所说的大海、沙漠、夜空、草地,还有……使大自然、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你能仿照课文的形式写一写吗?
此时,学生们已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对战争的痛恨随着文笔的书写发泄出来。
洁白的教室,本是孩子们学习的天堂,可是密集的子弹,把天堂变成了地狱。这究竟是为什么?
美丽的公园,本来是人们的乐园,可是无情的炮弹,将这里夷为平地。这究竟是为什么?
……
此时的仿写,正是给学生的一次情感渲泄的契机,也是倚仗课文为范例,实践知识技能的一次训练。
当然,仿写并不是让学生一味地照搬,教师应该注意鼓励学生学会创造性地仿写,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习作水平。
2.补一补,补文章空白
所谓的补写就是将文章中的“空白”补上。课文中有些地方虽然叙述得较为详细,但是有些地方写得比较的简约含蓄,形成课文的表达“空白”, 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延伸的空间。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对这些“空白”进行创造性想象,巧妙练笔。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描写父亲的内容几乎充满了整篇课文,而对地下的儿子的描写寥寥无几,显得空白。课上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练笔:在这36小时里,七岁的阿曼达是怎样坚持过来的?他会想些什么?他会不断地对自己和朋友说什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写一写。学生通过想象,表达,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阿曼达的了不起,从而产生敬佩之情。
再如,《桥》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现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应用献身的崇高精神,心理活动的描写为零。当学生品读到老汉的揪和推,小伙子的瞪和推的时候,引导学生想象他们之间复杂的内心世界?教师可以出示这样的练笔题目:写一写老汉和小伙子的内心独白。
老汉从队伍里揪出儿子,恼怒地想:儿子啊……
儿子瞪了父亲一眼,埋怨地想:父亲啊……
儿子推了父亲一把,内心焦急不已:……
父亲用力把儿子推上木桥,心想:……
这不普通的对白透出父子间浓浓的情,浓浓的爱。让学生想象这对父子的心理活动,补上课文的空白,这样训练不仅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人物的形象,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准确描写心理活动的能力。这样的随文练笔,既丰富文本的内涵,又正合学生的情感需求,成为了课堂练笔的有效手段。
3.说一说,说文章插图
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许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这些插图是文章的眼睛,是文本的补充,它能有助于学生更快地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情感。老师要巧妙地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的翅膀,描述画面内容,揣摩图画的内涵。
例如,在《普罗米修斯》的课文中有一幅普罗米修斯被锁在高山上受鹫鹰啄食的插图。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深刻感悟英雄形象。在品读普罗米修斯受难时,教师充分利用文章插图,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认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能听到什么?然后再结合文中重点词语理解,从而感受到普罗米修斯忍受的苦难之长,宙斯的惩罚之残酷。图文结合之下,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的英雄形象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个孩子的心中。这样利用插图进行说话,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培养了学生拓展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4.写一写,写出读后感受
所谓的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材料,教材中的大部分课文都是抒发作者情感的文章。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些文章贴近学生实际,往往能煽动小学生的情感,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文章可以净化心灵、感悟情感的美好。教师在这时可以为学生的语言运用创造展示的平台,安排课堂小练笔,让学生有感而发,尽情写作,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中道理的感悟,又达到练笔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二、注重因材施教
课堂上,教师巧用文本,在文本的特别之处、精彩之处、空白之处巧妙设计训练点。同时,在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时,应当注意因材施教。基于尊重学生的掌握知识程度的不同,老师在布置和点评的时候也应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不同要求的练习,使得每个学生都得到真正的提高。但是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可能对课堂小练笔的效果有一些限制,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应当深入研究教学方法,使得课堂小练笔的作用更加显著。
丁有宽先生说过:“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阅读和写作就是个互逆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语言文字训练的因素,有效地引导学生随文练笔,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相信,有效的小练笔,定能练出创新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