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静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技巧,对其研究是许多教育教学专家和教师孜孜以求的工作。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三方面进行的探究,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课堂问题 设计 增强 教学效果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有时提出的问题过于平淡,或远离学生的实际,吸引不了学生,调动不了学生的思维兴趣;有时提出的问题过于直白,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不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去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有时提出的问题过细,课堂呈现一问一答的局面,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学过程中把完整的一篇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教学既没有效率也没有效果。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注重课堂问题设计,才能增强语文教学效果。恰当地设计课堂教学问题,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谈谈对课堂问题设计对增强语文教学效果的认识。
一、恰当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提的问题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那么学生会对此感到陌生,这样的问题设计,是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如在教学阿西莫夫的《短文两篇》的过程中,我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内容:“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因为学生对科学领域的话题比较陌生,觉得科学领域太深奥,也远离他们的生活实际,所以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感到比较漠然,进一步思维的兴趣必然荡然无存。反之,假如我们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效果就迥然不同了:“课文围绕恐龙向我们讲述了哪些知识?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事实胜于雄辩,在教学中,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比较感兴趣,都急于想知道关于恐龙的一些知识。他们往往表现为:一听到这样的问题,睁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了笑容,然后眉头紧锁,不停地转动着明亮的眼睛。一个个跃跃欲试,一头扎进课文里。
所以,设计问题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尽可能地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恰当地设计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毋庸置疑的。
二、恰当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主动的思考,全面深入地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中设计的问题,不仅要考虑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意设计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直白,否则是不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积极思考,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的。如我在教学《老王》这篇课文时,就犯过这样的毛病。我曾设计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来思考:“老王的善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作者一家的善良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这个问题一提出来,文章的主题就已经和盘托出,学生的思维难度几乎归零,只需要学生在文中捡现成的。这样一来,许多学生能很快地从文中找到答案,因为无需思考,答案便一览无余。还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漫不经心,似乎并不热衷于去文中找答案。课后我找他们了解了情况才知道:他们觉得问题很浅显,很容易找答案。因此,这样的问题设计,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后来,我在复习这篇课文的时候,一改原来的问题设计,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读了课文,一定了解到老王的一些基本情况。下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讲讲老王的基本情况?”话音未落,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一些学生已经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还有的学生索性站起来就先讲为快,其他学生也不甘落后,你一言我一语。很快,老王的基本情况就水落石出了:老王身体弱,有眼病;靠拉三轮车维持生活;住房简陋,家庭贫困;没有亲人,十分孤独,只有一个远房的侄子经常来烦他,拖累他。这时,我适时地追问道:“这些可以看出老王的生活怎么样?”“苦”学生的回答几乎是脱口而出的。然后,我抓住时机又问:“虽然老王生活这样苦,但是他在给作者一家拉车的过程中又是怎样做的呢?”学生很快找到了相关信息:老王拉作者丈夫去看病不要钱;送的冰块比别人大一倍,价钱减半;临死前还要送鸡蛋和香油给作者,而又怕麻烦作者再去送鸡蛋钱,无可奈何只好收下鸡蛋钱。“那么,老王的这些举动,说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善——良”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还把音拖得老长。整个过程显得水到渠成,一气呵成。这次的问题设计得没有难度,引导了学生步步深入,就像剥花生一样,最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完成了思维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这表明,语文课堂问题设计难度要适中:过于浅显、简单、直白,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难度过大又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只有恰当地设计问题,才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思考,全面深入地把握课文内容。
三、恰当设计问题,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除了注重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外,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还要注意不能把问题设计得过细。无数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问题设计过细,整个教学过程就像一路走一路看一边聊,呈现老师问学生答的简单而又繁杂的对话,或老师穷追不舍地问个没完没了,学生就要不断地疲于应付老师所提的显而易见的问题。这样,一节课下来,花费了许多时间,学生得到的只是关于课文的一个个局部的零碎的知识信息,却得不到一个完整的认识,更谈不上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也就是说,问题设计过细,课堂既没有较高的效率也没有较好的效果。这正如古人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得到一个完整的认识,就必须从中跳出来,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问题设计过细固然不好,那么问题设计过于笼统当然也不好。因为这无疑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所以,只有恰当地设计问题,才能有利于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其实,以上几方面是紧密相连的。在设计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的时候,要纵观全局,通盘考虑,既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考虑能否发展学生的思维,还要考虑怎样提高课堂效率和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仲炎.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3.11;
[2]孙晶,谭淑娟.浅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价值工程》,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