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探析

2015-05-30 00:04胡昀
经济师 2015年5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高校管理

胡昀

摘 要:针对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等现象,在分析问题及现象的前提下,提出在新形势下解决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 国有资产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5-192-02

高校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确保内涵发展和提高科研水平的基础,是衡量高校办学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高校规模的快速发展带来高校的资产大幅度增长,由于一些高校资产管理理念、方式、方法滞后,部分高校忽视了资产的科学配置和使用效率,普遍存在资产重复购置、闲置和使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科学、高效、合理地配置和使用高校资产,维护其安全与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高校内涵提升和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目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

1.效益观念淡薄,缺乏统一预算管理。在我国现行财政体制和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下,高校经费来源主要靠政府拨款、创收、社会捐助和捐赠形成,资产的形成绝大部分来自财政拨款,按照现行资产分类和核算管理办法,资产使用不计折旧,不计盈亏,完全无偿使用,致使一些高校资产重复购置,管理混乱。如在学校资产购置上,学校财务部门只负责全校事业经费资产购置预、决算;科研和其他创收经费资产购置预算由学校经费使用人和各创收单位自定购置计划;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国有资产购置、登记、调配和报废及管理工作;科研部门负责科研经费使用及技术成果(属无形资产)管理,对科研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不参与购置和管理;基建处负责在建工程项目的管理;校办产业按自己的发展计划购置、管理资产,学校财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只是登记备案。效益观念的缺失,预算体制的不完善必然导致重复购置、管理无序,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2.管理制度滞后,缺乏执行刚性。目前高校普遍都设有国有资产管理处,制定了一些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但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人数的快速增加,资产管理制度同学校的发展实际多有脱节。有的过多依赖国家和省统一的规定,致使制度缺乏可操作性,执行起来难度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有的高校采用条块分割、部门分头管理模式,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很难建立起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管理机制,各使用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同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按照目前山东省高校统一的资产管理(软件)方式,在网上和字面上看到的各项资产都具体到每一个人的名下,每一项资产都有人管理,实际上由于教职工人数众多,人员构成复杂,非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资产管理专业知识;另外,教职工部门间的调动频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无法及时跟进,更正相关信息,形式上大家都在管,实际上往往无人管,遇到问题经常形成一种互相推诿的被动局面。

3.资产配置不合理,缺乏共享机制。由于效益意识的淡薄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缺乏合理、科学的资产配置标准,资产的随意购置和重复购置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高校还没有建立教学仪器设备和专用设备等资源统一调配的共享机制,缺乏严格的审批、监管和部门间的联动机制,致使资产购置盲目、重复,教学和办公用房、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专用设备、办公设备等使用效率不高。由于对资产使用没有建立完善的的考核制度,缺乏在学校范围内资源共享的规章制度,有的科研专用设备每年只使用几天或几个小时,甚至有的设备长期闲置或无法使用造成浪费。由于管理不到位或资金困难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往往在使用期内就只能淘汰或低值处理。

4.资产账物不符,缺乏协调机制。由于学校缺乏对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监管办法和措施,学校非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界限划分不清,导致非经营性资产流失;由于有些高校对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缺乏保护意识,不及时按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要求进行评估并依法进行保护,从而造成无形资产权益流失;由于高校在资产管理上长期形成的重价值轻实物的管理方式,造成财务资产账目和资产管理账目登记格式不统一、时间不一致;由于实物资产盘查不及时、走过场,个人或其他单位无偿占有的资产无人清理、核对,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已报废处理的资产未按正常程序及时销账,造成学校资产实物与财务部门的登记账薄不符。

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1.转变管理观念,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加强高校资产管理,首先,学校领导要提高资产管理意识和效益意识,学校要把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管理制度;其次,学校领导要定期研究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经常检查资产管理、使用情况;同时分管领导要经常听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汇报,协调学校其他部门及时发现资产购置、管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学校主要领导汇报。在资产配置过程中,要从学校整体考虑提出解决问题方案,预防个别部门“小而全、大而全”的规划要求,杜绝资产的重复购建和配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2.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高校在建立强有力的管理机构的同时,要赋予其权利、明确其职能和定位,分管国有资产的领导要协调财务、审计、监察等部门,督促资产管理部门完善教学科研设备、专用仪器设备、办公设备的保管、维修、报损制度,建立健全学校房屋的出租转让、评估、无形资产管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制度。在确保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的前提下,全方位、全过程地监督控制资产的使用和利用情况,建立学校内部单位使用效益考核制度,向全校教职工公布学校资产的购置、配置、利用及效率情况,使学校资产的购置、配置、利用及报废处置全过程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国有资产发挥效益。

3.实行统一管理,明确责、权主体。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学校管理学校国有资产,是学校资产管理所有权的代表者,是学校资产管理的业务主管部门,学校要赋予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一定的权威性,强化资产管理制度的刚性约束。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涉及学校后勤部门、教学部门、教学辅助部门、科研、校办产业部门等等,学校各部门自觉接受资产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并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校资产的使用效率。

4.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定期开展资产清查。高校要建立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为主导的管理体系,成立以资产管理、财务、审计、监察等部门为主的资产管理委员会,要选拔那些工作作风严谨、踏实,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热爱资产管理工作,熟悉资产管理的法规和政策又善于管理的人;同时在全校要有计划地进行全员培训,使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工都要了解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资产管理对学校的重要性,使兼职的资产管理人员熟悉资产购置申请、采购、使用、维修、报废处理等基本的业务流程。学校要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对资产配置、使用、管理的情况要全面清查,对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全面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依据资产管理的法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和计划,逐项予以整改落实,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制度的同时,提升学校的资产管理水平。

高校资产是高校规模发展和内涵提升的必要条件,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及提高管理水平的物质保证,科学、合理、高效地配置、利用资产是高校资产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是一项长期、多层次的常规性工作,具有综合性、专业性、技术性的特点和要求,需要高校领导和全体管理人员与时俱进,在思想上重视,不断更新观念,使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谭森德,董雷.关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及对策.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 黄金玲.浅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2)

[3] 康清香,胡小平.高等院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5)

[4] 冯树清.关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与职业,2007(11)

[5] 曾令如.现行条件下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财务效应性问题研究.会计之友,2008(1)

(作者单位:齐鲁师范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高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