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2015-05-30 10:48李彬
俪人·教师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李彬

【摘要】现代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对合作需求的比重越来越高。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合作策略,也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被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互动,充分体现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实践证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他们的求知欲更为强烈,他们迫切希望能从学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从被动的去学转变为主动地去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捆绑式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是指在科学地建立了一定学习小组的前提下,在捆绑式评价的机制形成后,学习小组为了完成共同的课堂学习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太多的问题。小学生有着很强的表现欲,总是希望自己表现得更好,不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一般是老师给了孩子交谈的机会,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孩子们不知道如何合作,或是乱哄哄的一片,争吵发言。或是不知所云,被动应付。这些原因使课堂教学花费的时间多,收效却很少,把小组合作的种种优势全都抹杀了,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只注重表面化、形式化,影响了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我觉得要使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有效地开展起来,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好学习小组,实行捆绑式评价。学习小组的成员应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性别、兴趣爱好、家庭背景进行搭配。一般4——6人一组,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使组内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即遵循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从而使小组活动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输出。保证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实力均衡,明确小组内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每组指派一个负责人,负责组织讨论和纪律提醒,有时还需记录。要发挥小组内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集体智慧。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形成新的学习动力。,

二、定好合作形式,培养合作意识。小学生年龄小,在组内交流之前,要让每个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一旦需要合作交流,可以从同桌合作开始,重在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口语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倾听习惯。总之,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在学习数的组成时,我让孩子同桌一个摆小棒,另一个纪录。或者同桌我出题请你解答,然后交换等等。当然组内交流的方式要多样化,主要方式可以是:中心发言式、指定发言式、组内自由发言。

三、选好合作内容,创设合作情境。有的问题很简单,孩子很容易就能解答出来,就没有合作的必要。知识中的重点、难点在一定的情境中,孩子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而得出答案,让孩子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节时,为了让孩子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我让学生小组按照教师给出的导学案合作学习,每人画一个三角形(任意三角形),然后,各人拿出量角器来测量自己画的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多少,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进行比较,大家会发现,测量的结果都是180度。接着,又让学生撕一撕:把剪好的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分别撕下来,拼在一块,大家会发现三个角都组成了一个平角,还是180度。此时,大家对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只要议一议就会明白。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比看教师拼、摆,听教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

四、做好合作准备,提高合作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前,要准备充足的学具和时间,让学生有条件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在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索、交流、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认识平面图形时,我准备了大量的物体,让孩子仔细观察,给平面图形找家。在教三角形的认识时,我叫学生人人都制作了学具。孩子们在自主探索与独立思考后,开始有了一些想法,然后组织孩子在组内交流探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讲清合作要求,讲究合作秩序。老师要把合作的内容与程序一一讲清楚,让孩子明白他该做什么,怎样去做。比如:在学习《长方形的认识》时,孩子们独立探究与思考了长方形的特征后,我要求先与同桌一起利用自制长方形学具进行互动,互相说一说议一议,然后四人小组探究讨论归纳总结,最后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进行展示。孩子们的活动有序地进行而且参与积极。

六、做好合作指导,培养合作能力。小学生自控能力差,与人交往的技能弱,往往在合作中遇到问题就会大声喊叫。老师应该及时指导。教孩子先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然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特别提醒他们不要声音太大影响其他组孩子的学习。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搜集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重视信息反馈。比如:五年级梯形的面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新课开始,让学生猜一猜怎样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学生有的说:“转化成三角形”,有的说:“转化成长方形”,还有的说“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各有见解。这时,老师要让他们小组合作讨论,画一画、拼一拼、想一想、议一议,不要急着回答。

七、教会合作方法,交给合作技巧。导致合作学习不能顺利进行的主要原因就是小组成员不会合作交流,学生不合作的原因往往也不是学生缺乏合作交流的愿望,而是学生缺乏合作交流的方法。所以教师最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例如:重视学习小组“领头雁”的培养。对 “领头雁”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清楚小组长的职责,带领小组进入角色,开展合作,增强小组竞争力。组长负责小组的合作交流组织、检查监督、表扬批评等,让学生管理学生,把权利下放,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有利于小组合作交流的顺利开展。

将组内成员明确分工,同时使学生参与管理过程,同时要求做到:一要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二要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三要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四要每天每组有一个固定代表发言,如果一次发言不全,本组其它人员可补充。五要根据发言情况老师给予小范围的指导,在这期间,老师所做的是在各个小组之间巡回、发现、答疑、解惑。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素质教育很好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不错,每一个学生都在动脑、动嘴、动手,他们快乐地思考,快乐地讨论,快乐地记录着他们合作学习的果实。这种方式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做到了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动脑,都发言,都有收获,都有所得。如果我们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坚持对学习小组实施捆绑式评价,不断完善评价方式,就会激发学生合作积极性,逐步将合作学习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品质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3期

[2]《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教育研究》2002.2李淑媛.

[3]《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教育》2002.12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