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诚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优质的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指导自学方法,创设和谐氛围,给予充足时间,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中主要能力之一,是學生学习、吸收知识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也是最花时间和精力的,因为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各种能力、发展智力的教学环节,还是陶冶情操和塑造品格的良好平台。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教师没有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些教师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让学生学好课本知识,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一些教师坦言,从没有认真思考过阅读能力对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讲好课,如何管理好学生,至于阅读,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阅读,教师很少干涉他们。许多教师表示,他们没有有意识地去关注过学生的阅读状况,更没有有意识地去引导过学生的阅读行为。这就形成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是要求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观点和教师完全一致,以教师的思考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创造性的发挥。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中过分重视传授给学生知识,几乎把课堂教学内容定性为:知识。总是罗列了一大堆语文知识点,这也要那也要,整节课塞得满满的,学生参与语文阅读活动的机会很少,有的老师即使知道阅读教学应该以读书训练为主线,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读书活动,但由于缺乏经验和方法,有的不敢讲或不知道怎么讲,有的只是让学生一遍遍的傻读,多数是被动的,没有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让学生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让学生乐于读书。
总之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