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尔逊江 ·克依木
【摘 要】运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的应用,可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多媒体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划时代的一种教学工具。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我深刻的认识到,结合学科特点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多媒体技术,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达到最优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 信息多媒体 初中物理 学习效率
创新点:为了使学生顺利理解并掌握其中的物理精髓,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可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之效果。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物理学科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空,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信息多媒休辅助物理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信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教师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优化的发展机遇,信息多媒体技术和物理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多媒体技术的体会。
一、信息多媒体教学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1、利用多媒体教学能体现形象、直观的效果,容易突破难点
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于教学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生思维。
2、利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不少女学生怕动手实验,即便做也是很机械地应付,大脑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因此,在考试中对实验探究类题型,有许多学生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做不出来,即便做了也有许多错误。为了调动学生做实验的兴趣,我适时地制作了一些与实验有关的多媒体课件,以此来创设情景和模拟实验过程,并有意设计相应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那真实的动画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动手实验的欲望被激发,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为学生做实验探究类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利用多媒体能提高教学效率
在物理复课中,尤其在做电学题目中,有很多题设计到画电路图,往黑板上画图抄题时很浪费时间,并且抄题时有很多学生又无事可做,学习效率比较低。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我特制作了一些习题性课件,这样大大减少了书写时间,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活化了学生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率。
4、利用多媒体能再现情景,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在新课教授过程中,多媒体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使学生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答案来。
二、信息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1、图文并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像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像力,在物理课中结合演示实验,恰当地采用电教媒体,启发学生眼前的景象联系生活,对于想像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加深对眼前实验现象的认识,丰富观察的感受。
2、以看促思,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为学生的说创设了情境。以指导学生总结“物理研究方法”为例,当学生看到了“电磁感应”这个模拟实验后,我提问:研究感应电流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的是什么方法?这时我又说:“物理研究方法还有很多很多,不信你们瞧,鼠标一点,屏幕上顯示若干实验动画。顿时课堂沸腾起来,学生面对这么多生动有趣的实验,欢呼雀跃:“呀!怎么这么多科学家在搞研究?”“有趣!”我紧紧接着问:“想不想总结一下研究方法?”“想!”学生的表现欲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这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大屏幕上了,学生想说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让学生同桌对说的从,小组讨论,大家交流,学生的话匣子 一下打开了,个个说得开心,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说物理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物理课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管长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初探》,2002(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
[3]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