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莎
一、教材分析:《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调式为音乐素材创编的儿童歌曲,欢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很具有舞蹈性,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欢喜、舒畅的心情。歌曲为2/4拍,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拿洋鞭,高兴欢乐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做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地抒发了赞美家乡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呵”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二、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掌握一定的基本乐理知识是必需的,但是难度性却很大。因此笔者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让学生先了解蒙古族的民间风俗,体验和感受蒙古族的舞蹈音乐,并具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这样既能让学生易接受,又能让学生从中得到成就感。
三、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民间风俗,体验和感受蒙古族的舞蹈音乐,激起学生的兴趣。
2.有感情的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
3.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教学重点:
1.了解蒙古族的民间风俗,体验和感受蒙古族的舞蹈和音乐。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五、教学难点:掌握二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能够为歌曲编创不同的节奏和动作。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头饰、筷子、音乐器材。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亲爱的小朋友大家好!愉快的四十分钟又和大家见面了,大家高兴吗?(高兴)请坐。
上音乐课自然是离不开唱,那同学们你们做好唱的准备了吗?(准备好了)好。那我们先一起来坐坐发声练习。请同学们做好来。(抬头、挺胸、做凳子的三分之一、脸带笑容)
小猫怎么叫,喵喵喵。小鸭怎么叫,嘎嘎嘎。
公鸡怎么叫,喔喔握。火车怎么叫,呜呜呜。
(设计意图:给学生热身,用可爱的动物来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二)激情导入
1.师:今天,老师想给大家模仿一组动作,请同学们来看一看,老师模仿的是什么动作,会的小朋友可以跟老师一起来跳。(播放视频音乐老师跳,学生也跟着一起跳。)
2.师:刚刚老师模仿的什么动作啊!(骑马)同学们回答真好。
3.师: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那还有谁知道刚刚老师模仿的是什么吗?(骑马)是哪个民族的人民最擅长的呢?(蒙古族)回答真棒,表扬。对于蒙古族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
生:他们吃的东西和我们不一样:吃羊肉、和牛奶;衣服很鲜艳;蒙古人喜欢骑马;住蒙古包。
4.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啊,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美丽的大草原吧。
5.(播放课件)师:这里的空气清新、天空明朗,到处绿草茵茵。在牧人动听的歌声中,可爱的羊群好像朵朵白云在茫茫的绿海中慢移,马儿也悠闲地吃着嫩草,一切都是那样的恬静、祥和。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同胞大多以游牧业为生,他们喜欢骑马、射箭、摔跤,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当中骑马是非常重要,他们放牛、放羊是离不开马,外出也是离不开马,因此他们也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6.了解蒙古族,当然还要来唱唱蒙古族的歌曲,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蒙古民歌《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学习歌曲、培养兴趣
(播放歌曲)
1.初听歌曲
师:同学们了解了蒙古族,自然是要来听听大草原的歌声了,它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仔细地聆听,在歌声里感受到了怎样的画面呢?(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
(设计意图:用美妙的歌声来感化学生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师:同学们,草原的歌声美吗?请大家赶快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听后的感受吧。(你最想做什么)
生:听到歌声好像我来到了大草原,和小牧民一起放牧。生:……
2.二次聆听歌曲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拍着手小声的地唱一下。
师:跟着老师的琴声用M唱一次。第二次跟着老师的琴声小声唱歌词。
师:同学们谁来说一说刚刚哪一句最不好唱。
学:“啊哈啊哈嗬”这句最不好唱。
师:这句里面有个什么记号,(附点)讲解附点该怎么唱。请同学来说说这首歌里哪里还有附点。
学:“美在眼里喜在心”这句重点拿出来唱。
师:跟老师的琴声演唱一次。再请同学来说一说歌曲里哪一句最能赞美自己家乡的美。
学:“草儿青青样儿肥”这句。
师:教唱,草儿这应该怎么唱,有个什么记号,除了这些还有什么记号你们从来没看过的。
学:休止符、后十六、前椅音。
师:同学说得真好。讲解这些地方该怎样唱。完整的跟老师琴声大声地唱一次。
(设计意图:这里的跟唱就是为后面的学唱部分做铺垫。)
3.学打节奏
(1)(出示筷子)(示范打节奏)
师:在学习歌曲时,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自制的打击乐器,是什么呢?(筷子)筷子不仅仅是我们吃饭的工具。还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呢,大家来听听。(示范)好听吗?老师也给同学们每人准备了一双筷子,请拿出你们的筷子跟老师打一下。跟老师一样拿好啊!仔细听。(生打)老师又换一个,认真听,会吗,同学们。(师生一起打)我又换了,注意看(一起做)。
(设计意图:用自制的乐器来打节奏更能开动学生智慧,也更能让学生对节奏充满好奇心。)
(2)(出示课件)
师:这个节奏就是刚才老师领大家敲打的,我们再分组来敲一敲,第一行节奏就是老师敲的第一组节奏,(师示范,生学打)第二行(继续打)第三行(继续打)。
(3)分组打节奏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成三个组,各自先试打一遍你们的节奏,然后我们在一起来合奏?现在看老师,我叫到哪组,哪组就演奏。(师哼唱打击)两遍。
(4)听伴奏打击
师:下面我们和着伴奏一起来演奏一遍。(师生演奏)有哪位同学听出来了吗,哪组同学演奏了两次?这组同学先接哪组,又接哪组?这回我们再和着音乐一起来一遍好不好?大家的表演太精彩太出色了。
4.认识打击乐器
师:出示打击乐:响板、双响筒、铃鼓。教同学们怎样使用。然后请同学们打,其余同学用筷子一边打一边唱。
(设计意图:通过自制乐器引入音乐器材里的乐器更加有新意感,这样学生就更能对乐器有兴趣,玩起来就更加顺手。)
创编活动:(1)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动作大多来源于生活。歌曲已经学会了,舞蹈自然是不能少的了,下面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创编动作。(2)请同学来展示自己的动作看看哪组最有创意,加以表扬。(3)老师和同学一起边唱边跳。再加上我们的打击乐器。
(四)课堂小结
师: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咱们的课马上要到尾声了,同学们请你们学着骑小骏马的动作,跟着美妙的歌声走出教室吧!
(五)教学反思
在歌曲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听、读、节奏训练、唱来完善歌曲的教学,在这几个环节中,节奏训练完成的不是很好,有些同学掌握得还是不够准确。可能用的方式不对,如果换一下打节奏的方式学生可能会掌握得更好更快!
在演唱歌曲的时候难点学生掌握得很好,两个八分音符连唱学生掌握得不好,可没有想到的是学生开始的两个字就唱跑了,学生在演唱的时候不自主的就在两个八分音符中间加了一个八分休止。如果在读歌词的时候注意到及时纠正学生就会唱的好些。可见,在备课的过程一定要考虑的周全一些。
在使用筷子时,课堂显得有点乱,而且认识打击乐器时讲述的还不够清楚。下次在这些方面还要注意。?笸(作者单位:江西省芦溪县芦溪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