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
[摘 要]马克思拜物教理论为人们对异化的认知、人与人社会关系的解读提供了理论依据。面对我国当前社会存在的诸如符号拜物教、空间拜物教、媒体拜物教等拜物教新现象,以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为基础对其进行具体阐释,明确其本质,分析其产生原因,继而提出以提升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准、用主导文化引领多元社会思潮、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等来铲除拜物教产生的土壤,以期消除我国当前社会存在的拜物教现象和意识,实现国家的先进建设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 拜物教;异化;物象化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5 — 0010 — 02
一、马克思拜物教理论概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四节《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中分析了“商品拜物教”,接着在第二章《交换过程》中提出“货币拜物教”,又在第三卷第四十八章《三位一体的公式》中揭示了“资本拜物教”,至此,马克思以层层递升的物神现象分析,形成了系统的拜物教理论。
“拜物教”源于宗教,是把某种物当做神来尊敬和顶礼膜拜的原始宗教信仰形式,实质是人们对现实社会的一种错误反映。马克思借用“拜物教”来揭示隐藏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的秘密,纠正人们狂热崇拜物象的歪曲观念。商品拜物教,即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商品以物的形式掩盖了蕴含其中的人的劳动,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通过物与物的交换关系表现出来,形成人们对物的盲目追求。货币产生后,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能够与一切商品进行交换,这样,货币就进一步以物的形式掩盖了蕴含于商品中的人类劳动,造成人们对货币的顶礼膜拜,形成货币拜物教。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货币、劳动力发展为资本,资本以更耀眼的形式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深埋于资本这一物象化的关系之下,货币拜物教自然就升级为资本拜物教。故而,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认为,在商品经济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力关系,被颠倒地表现为物、货币、资本之间的关系,本来由人们劳动生产出来的物、货币、资本,反过来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在事实上控制着人本身,使主客体发生异化,形成一个“着了魔的、倒立的世界”。
二、当前社会几种新型拜物教的具体阐释
由于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也同样存在着拜物教现象;另外,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没有完全超越“物的依赖”阶段,劳动过程仍然是物的生产过程。所以,马克思拜物教的理论本质和理论批判,对我国拜物教现象的分析提供着理论依据。观照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着与马克思拜物教理论同质性的拜物教现象,诸如符号拜物教、空间拜物教、媒体拜物教、权力拜物教、法律拜物教等。本文就前三种拜物教现象加以阐释。
(一)符号拜物教
符号拜物教将“符号”奉为至高无上。当前社会实属消费社会,人们的消费热情极度高涨,特别是对奢华、高档商品极度“倾慕”。反观此种反常态的行为,消费者看重的并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它们的实际用途,而是商品自身携带的“符号”,关注此种“符号”所表征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价值。如被消费者“爱疯”的iphone电话,自问世以来就被消费者热捧,最新产品iphone6更是引起了我国消费者的“轰动”,“肾6”即是对青年“果粉”们疯狂追逐苹果6的戏称,为了一部移动电话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器官相交换。事实上,人们迷恋的并不是作为通信工具的一部移动电话,而是将苹果产品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消费者以拥有苹果产品而获得一种“苹果身份”的认同和满足。如此,在符号化的时代,人们将对商品使用价值的需求扭曲为对其背后所表征的“符号”的顶礼膜拜,追逐“符号”寄予人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商品拜物教在当今的消费社会已演绎为符号拜物教。
(二)空间拜物教
空间拜物教是将空间作为人们追逐的价值轴心。社会发展进程中,空间的状态也发生着转换,由游牧时期“流动的自然空间”,到农业时期“固定的弱人化自然空间”,再到工商业时期“固定与流动结合的弱人化空间”,最后发展至目前城市社会的“高密度复杂流动性的人化空间”。这一空间状态的历史转换,表明自然空间逐渐走向人化空间,且成为人与空间关系的主要趋向,人类日益由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改造、再造自然空间以满足自身需要。反观当前社会,空间不断稀缺,空间又不断走向人化,人们的空间意识不断觉醒,对空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故而,在城市社会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空间拜物教成为人们的主要意识形态。“房奴”的时代表明人们对“居所”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对“居住”的需求,本质上作为过程的“居住”相对于作为场所的“居所”的优先性被人们遗忘,“空間饥渴症”萦绕着人们的生活。结果,人们创造了由道路、住房、广场等空间构成的城市日益脱离人们的控制,成为压制人们创造能力的异化物。
(三)媒体拜物教
媒体拜物教是将媒体尤其是现代网络媒体作为崇拜对象,盲目迷恋于媒体的神秘性。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网络媒体异军突起,基于其形式多样化、操作大众化的特点,网民日趋增多的网络社会,各种网络平台成为网民青睐的媒体对象,如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作为媒体工作者在发布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允许网民们作为信息受众发表自己的言论,就造就了全民皆是媒体发布者与受众者。同时,媒体作为信息的收集与发布者,既能客观公正地传播讯息,达到与社会现实的一致性,也可能主观地歪曲社会事实,造成与社会现实的差异性,尤其是现代网络媒体更存在着这样的神秘性。一方面,信息发布者迷恋于信息接收者的关注,通过发布信息以攫取粉丝、爆红网络,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名声。另一方面,受众者依赖于媒体的海量信息,特别是青年一代,通过网络学习、娱乐、消费等,无时无刻不停留于手机,到处搜索wifi,“手机控”、“网络病”已成为这一代人的代名词。故而,作为传播信息渠道的媒体就异化为信息发布者获得名利的手段和受众者依赖的生活工具,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变相转化为媒体与媒体的关系。
由上述对符号拜物教、空间拜物教、媒体拜物教的具体阐释,可知这些拜物教现象分别将符号、空间、媒体这类物象作为迷恋、崇拜的对象,甚至让其凌驾于人之上,使人们受制于这些本来出自人手的客体。这无疑是马克思拜物教思想在当前社会的具体化身,作为为人们提供使用价值的物反过来控制着人,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形成了物象化社会。
三、当前社会新型拜物教的产生原因及消除条件
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不仅包括拜物教思想的阐释,重点在于对拜物教的批判,批判其降低了劳动人的主体地位。马克思同时提出以调整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生产制度以消解拜物教思想,实现劳动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由以上对拜物教的阐释,可知,我国当前的拜物教现象已经由一种观念转变为普遍社会行为,造成了一定的社会症状,如人们价值观念错位、社会发展动力不足、社会整体心态浮躁等。基于此,理应对当前社会的拜物教现象进行社会症状式的批判,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指出其消除条件。
(一)当前社会新型拜物教产生的原因
第一,对拜物教缺乏本质认识。当前社会新型拜物教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于人们对拜物教本质缺乏认知,没有认识到“商品”、“空间”、“媒体”等一切物品都是人们的创造物,人们对其的需要仅仅是其使用价值,并非其代表的“符号”。而就在人们对其“符号”的追逐中将自己的主体性异化为对物的奴性,丧失了其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了拜物行为。
第二,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拜物教的新形态表现无不受到当前社会多元思潮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及互联网的全球覆盖,带来了文化的开放与交流,多种社会思潮和主义流入中国,影响着我国社会。这其中就不乏与拜物教思想密切关联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在多元文化交流过程中无形地影响着中国人们,尤其是青年及未成年,形成对金钱、“符号”的崇拜。
第三,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一方面社会资源总量的日趋多样与完善,另一方面社会资源人均占有的失衡与紧缺。一方面經济发展水平总体提高、人民生活富裕,另一方面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社会总体状况的改善与个体人均资源的缺口,造成了人们之间的激烈竞争,在具体社会行为中就导致人们的拜物现象。
(二)当前社会新型拜物教的消除条件
其一,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准。对关于马克思拜物教理论进行科学宣传,使社会大众对当前社会存在的拜物教现象有透彻的理解,揭开拜物教现象的神秘面纱,明白其本质在于人们创造的客体物因为人们对其盲目崇拜,反过来控制着主体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异化为物与物的交换关系。空间拜物教等,表现为人们对空间本质作用的忽视,转而迷恋于其代表的“符号”,形成舍本逐末的病态社会行为。通过此实质的认知,摒弃这种病态社会行为,坚持人在认识、改造社会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实现人的社会解放。
其二,以主导思想引领多元社会思潮。在文化开放与交流的过程中,面对滋生拜物教现象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权力主义等具有腐蚀性的外来思潮,需要及时以我国主导思想、主流文化来抵制外来思潮的不良侵蚀。以当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开展文化交流与对话,消除拜物教这种普遍存在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从而遏制此观念引导的拜物教行为。
其三,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认为只有生产力发展到能够消除分工消灭私有制的水平上,人们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时候,拜物教存在的土壤才能被铲除。我国当前社会拜物教现象消除的必要条件也在于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先进的技术、有效的管理、高素质的人才来推动我国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以实现社会资源的丰盈与人均财富的平衡,恶性竞争也就不复存在,社会整体心态也趋于健康,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也无需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拜物教现象就随之消除。
基于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反观我国当前社会的新型拜物教,可知人们将对“物”本身使用价值的关注已被“物”背后表征着社会意义的虚无幻象所替代,使人化社会变为物象化社会。面对这一社会症状,需以反映社会存在的积极社会意识引导这一拜物教意识形态,提高社会生产力铲除拜物教现象的土壤,实现拜物教思想与行为的消除。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邓春芝.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理论逻辑及现实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2).
〔3〕陈忠.城市异化与空间拜物教〔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03).
〔4〕胡敏中,张乐.当代媒体拜物教批判〔J〕.现代传播,2014,(05).
〔5〕荣鑫.消费社会语境中的拜物教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责任编辑:谭文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