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春
【摘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围绕教材要求,进行精心引导、策划、总结,以保证学生在综合学习获得预期效果。本文从确定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方式,选题与方案制定的指导,收集、整理信息时的指导,与其他老师、家长的指导配合等四个方面,结合课本具体实例对小学语文综合学习指导要点进行归纳。
【关键词】小学 语文 综合 学习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73-01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开展综合性學习,可以加强语文与其它课程(如生活,历史,数学等)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归纳总结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从而起到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作用。新课标明确地将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提出,贯穿于一年级至六年级教学之中。由于小学生对于周围事物的理解认识尚浅、自主创新能力也处于开发阶段,无法自主完成综合性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围绕教材要求,进行精心引导、策划、总结,以保证学生在综合学习获得预期效果。
一、确定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方式
教师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学时,必须要依据学生现实情况确定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方式。对于低年级学生,自主研究能力较弱,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花出一部分时间带着他们开展综合性学习,而不是简单的将任务布置下去,只在课堂上进行结果评价。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时,要以课本要求为主但不拘泥于课本,学习活动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化,如在进行某教材六年级“体育”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青奥公园的活动,以增加他们对体育项目的了解。
二、选题与方案制定的指导
通常在教材内容中已经规定了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教师需要做的是和学生一起,围绕这这个主题制定各个学习小组的研究课题。综合性学习研究课题在选择制定上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是否感兴趣,另一方面要保证课题的新颖性,对于内容相似的课题可以在调查方式和侧重点上有所区分,不能单纯的重复上一个年级所选择的课题。在实际的选题过程中,教师可以制定大的范围和方向,让各个研究小组初步制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再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从是否扣题、可行性、科学性、创造性等方面对课题题目进行把关,确定最终的研究课题。
综合性学习课题确定后,需要制定活动方案。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制定活动方案的意义,同时告诉学生方案中要包含的内容,如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内容、具体实现步骤等。在学生的活动方案拟制完之后,教师同样要通过开展课堂集中讨论等方式进行把关,保证方案的可行性。
下面举一个具体实例用以说明。在开展三年级“集市与超市”综合性学习时,可以让各个学习小组选定超市里一个品种的商品(如粮食、蔬菜、副食品、卫生用品、饮料、零食等)做研究,同时让学生制定研究方案。方案的研究目的可以不是统计某种商品的名称那么简单,可以是统计该种商品的价格、生产日期、外观包装、质量等等,依学生兴趣而定。同时,让学生明确方案中应该如何制定活动实施的具体步骤,如安排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内去哪家超市考察,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内对考察数据进行怎样的统计整理,什么人怎样完成研究报告等等。教师对学生方案进行把关,将方案中不可行、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讲评,让学生的方案更加“完美”。虽然“集市与超市”调研方案的内容相对简单,可学生却可以从简单方案的拟制中了解写方案的方法和意义,同时学会对事情进行合理的规划,逐步提高自己的自主研究能力。
三、收集、整理信息时的指导
小学生虽然思维活跃、活动积极性高,但是在进行综合学习时,往往存在因为掌握不好收集信息的方法,而盲目进行研究活动,导致收集的信息不能满足综合性学习的需要。因此,在制定好活动方案之后,教师应该告知学生在收集信息活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和相关方法技巧。同时,在学生的信息收集工作尚未完成之前,教师应及时对学生收集到的既有信息进行把关,发现偏差与不妥之处及时纠正。
信息收集完成之后,需要进行信息的整理工作。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信息整理方法,指导他们排除无关或错误的素材,保留有效信息,从而提炼出活动结果。
例如,在进行“纪念日”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有部分学生可能会将“双11”、“双12”之类的日子作为纪念日而搜集其相关信息,教师应该在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阶段及时地对学生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掌控,避免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出现偏差。
四、与其他老师、家长的指导配合
综合性学习的一大特点是多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因此,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应该根据实际需要与其他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同样以语文课程中“体育”单元教学为例,课后综合活动要求对运动会进行相应的策划、文案写作等内容,为了能使班级学生充分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可以和体育老师共同协商,开展一个班级内部的小型运动会,将综合学习成果在运动会上展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促进语文、体育课的教学。因此,在此综合性学习中,体育老师也要积极参与进来,与语文老师共同完成好教学任务。
同时,有很大一部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需要学生在课下、在家庭中完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综合学习指导的同时也要对家长进行指导,让家长明白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让家长明白自己在孩子综合性学习中承担的角色——不是单纯的帮助孩子或替孩子完成任务,而是引导孩子自主的去完成任务。例如,在 “丁丁冬冬学识字”单元开展综合性学习时,学生需要在课下找到具有相同偏旁部首的字词,当学生把任务领回家之后,家长不能简单的从字典里查出一些字词给学生,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掘。此外,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对学生的研究活动进行动态跟踪,共同指导学生更好的掌握方法,完成研究活动。
本文从确定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方式,选题与方案制定的指导,收集、整理信息时的指导,与其它老师、家长的指导配合等四个方面,结合课本具体实例对小学语文综合学习指导要点进行归纳。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校和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综合性学习给予重视,以教学大纲要求为出发点,在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进行正确及时的指导,及时与家长、其他老师沟通交流,使综合性学习的效能得到全面发挥。
参考文献:
[1]朱德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研究[J];文教资料;2010年32期
[2]陈寿宗;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叶巧娥;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培养初探[J];语文学刊;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