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俊
【摘要】 梭罗的代表作《瓦尔登湖》以朴素优美的文采细致描绘了瓦尔登湖畔的风景,体现了他独特而深刻的自然之思。对书中的自然观进行学习和解读有助于唤醒民众的环保意识,有助于生态教育向更为有效和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梭罗 瓦尔登 自然观 生态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6-083-01
0
亨利·戴维·梭罗,是美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对美国的思想与文学影响巨大。他的代表作《瓦尔登湖》记录了他1845年到1847年间在瓦尔登湖畔的独居生活,书中以人对自然的沉思为主题,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的描写。但梭罗作品里的思想,远远地超越了对自然的描写和赞美,体现了对现代文明发展的预见和深刻批判,对于今天的生态研究与教育,具有非凡的启发意义。
近些年来,越来越频发的环境污染事件让人们意识到,人类已进入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时代,迫切需要反思过去数千年来的观念和行为,找到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中,梭罗的思想逐渐成为相关研究的热点。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845年7月,梭罗抛开物质的羁绊,在康科德镇的瓦尔登湖畔亲手修建了一所小木屋并在里面住了两年零两个月,这期间,他播种豆子、萝卜、玉米、马铃薯,自给自足,完全依靠自己的双手过着原始质朴而充满诗意的生活。在梭罗看来,人和自然本是一体、浑然天成的——“我奇异地在大自然中自由来往,已与大自然成为一体。当我只穿件衬衫沿着多石的湖岸漫步时,虽然天气很凉,阴沉有风,而且看不见什么特别吸引我的东西,但这自然环境却和我极为协调。很多人意识到,现代社会所形成的二元分裂的哲学自然观,是导致生态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这种观念下,自然是客体,是人类使用和改造的对象;即使自然有其内在价值,也必须以人类的价值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梭罗主张从根源上反思人在自然和宇宙中的地位,这个意义上的回归自然,是要人深深地生活在自然中,作为自然之子存在并发展着,它与自然界的联系不仅通过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取用,更要像自然界的一棵树一样,“通过它隐秘而深刻的根须、通过大地进行”。这是一种是源始的哲学观,如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所说,“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节俭朴素的生活
梭罗崇尚简单质朴,《瓦尔登湖》里记录了他极为简朴的生活,他认为自己最大的本领就是需求极少,而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物质需求都没有必要。
梭罗认为奢侈者就像是处于贪吃的幼虫阶段的昆虫,奢侈的生活是有害的,它会导致物质和能源的大量浪费。比如有人为了夏季的冰镇饮料冬季到瓦尔登湖上获取冰块,破坏了鱼儿冬季的屋顶,把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空气,像捆绑木料一样用铁链捆好,放在车上运走,但大多数冰块却由于融化等原因到不了市场去而被浪费掉。不仅如此,过多的物质追求破坏了生活中的快乐,损害了生活的自由与闲适,阻碍了思想的自由。从今天的现状看来,社会的发展导致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如果不加节制,我们很快就会透支掉从子孙那儿借来的地球资源,让我们的下一代在物质财富方面无可传承,在精神财富方面看到的也是一片贫瘠。
三、文明与荒野的平衡
在精神上,梭罗是文明人,他具有卓越的逻辑思维能力,他是能进行深刻哲学思辨的哲学家,而在身体上,梭罗是一个充满野性的人,他崇尚印第安人的生活,并且在划船、游泳、步行等方面超过身边地道的农人、渔夫、猎人。这种野性是人的天性,是人与自然原始的浑然天成的联系,它不仅无害,而且产生了真正的人文知识,或者说是对人类经验的真实记载。
这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自然历程。
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给了人更舒适的生活的同时也将人从自然中抽离出来,成为异化的缺乏野性的人。人们生活中与自然界的感性接触太少,被自己制造的产品包围,身体由于依赖外物而变得懒惰和迟钝,对自然变化的适应能力、跑跳投游等运动能力下降,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若不来自切身经验,则自然界就成了抽象之物,其结果就是人缺乏对自然万物的真正知识,缺乏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及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之心。
四、对生态教育的启示
我们的学校生态教育长期以来都有缺陷。一方面,重知识轻实践,学生活动少,加之考试压力大,师生都不太关心课堂以外的世界。另一方面,以人类为中心而忽视自然价值。第三个方面,学校生态教育易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侧重舆论宣传和“运动式”的学生活动,对生态教育的内涵有待更深一步挖掘,学生的实践活动也应该长期坚持。
学校可通过学科教学中渗透、开展生态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生态教育校本课程等多种途径进行生态教育。其中最为有效的是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最能培养起对自然丰富的感知和深厚的感情。
今天的生态学不仅仅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和作用机理,它已经从浅生态学迈向深生态学,比以往具有更深的伦理学与哲学意蕴,人们已经认识到,自然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人类生命力的源泉,热爱自然、呵护自然、与自然的亲密交往的意义不局限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将帮助人建立优秀的人格,培养正确和坚定的生活信念,最终为人类文明的走向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梭罗深邃的思想和超凡的人生智慧将长久地影响未来生态学研究的伦理方向,影响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哲学思考,而他知行合一的躬身实践更为我们生态教育展示了一种高远的境界。
[ 参 考 文 献 ]
[1]梭罗.瓦尔登湖.王家湘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2]苏贤贵.梭罗的自然思想及其生态伦理意蕴.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39(2):58-65,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