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爽 苏生文
乾隆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有福气的皇帝之一,当了60年皇帝,活到了89岁。他在位期间,大清帝国经过其祖、父辈近百年的努力,根基稳固、欣欣向荣,正处于中国古代史上少有的持续“盛世”时代。在他的治下,清朝取得了文治武功的成就,终其一生,鲜有不顺心之处,所以晚年自诩“十全老人”。但是,二百多年来乾隆的身世一直没有个明确清晰的说法,他出生在哪里,他的亲生母亲又到底是谁?
这还要从一件非常蹊跷的事情说起。
【千里追《遗诏》】
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乾隆的儿子——嘉庆皇帝外出打猎时在承德避暑山庄猝然崩逝。随扈的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等匆匆忙忙拟写了一份《遗诏》,经刚继位的道光皇帝过目后,誊抄多份发往全国各地以及琉球、越南、缅甸等藩属国。然而没多久,朝廷又下令追回所有《遗诏》,并且特别指示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将发往琉球、越南、缅甸等藩属国的“错诏”截留封存。很快,修改过的“新诏”又重新发出,而“错诏”的草拟者托津、戴均元等人则被开除出了军机处。
让道光帝如此兴师动众、大费周章的两版《遗诏》,区别主要在一句话,它在“第一版”中是:“古天子终于狩所,盖有之矣,况滦阳行宫为每岁临幸之地,我皇考(乾隆)即降生避暑山庄,予复何憾? ”而在“第二版”中,这句话改成了“古天子终于狩所,盖有之矣,况滦阳行宫为每岁临幸之地,我祖(雍正)、考(乾隆)神御(画像)在焉,予复何憾? ”两版《遗诏》相比,“第一版”提到避暑山庄是乾隆的出生地,而“第二版”则“删除”了这种说法,修改为避暑山庄里有乾隆和雍正的画像。
如果时间往回推十几年,我们会发现道光帝的父亲嘉庆帝也曾为同一件事“纠结”过。1807年(嘉庆十二年),嘉庆帝在审阅朝臣编修的记载乾隆帝言行的《清高宗实录》和《清高宗圣训》时发现,这两部重要的文献典籍都把乾隆的出生地写成了雍和宫(雍和宫原为乾隆的父亲雍正为雍亲王时的王府,雍正继位后将王府赐给了藏教喇嘛当作寺院,改称雍和宫),当即命令编修大臣就此进行核查。负责这两部典籍编纂工作的刘风诰提供了此说的依据——乾隆自己做的诗,而且不止一首。其中一首是乾隆在瞻仰祭拜雍和宫后做的,其中有一句“来瞻值人日,吾亦念初生”。“人日”指的是正月初七,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乾隆自称)正月初七这天到雍和宫祭拜,总是念念不忘当初就是出生在这里。在另外几首诗里,乾隆也一再说自己诞生在雍和宫,甚至点出了具体的出生地点——雍和宫的东厢房。
乾隆亲自写下的诗,而且是在不同时间写下的很多首,“当然”是证明编纂人员并没有搞错的最佳证据,嘉庆最终也认可了。于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清高宗实录》和《清高宗圣训》中关于乾隆帝的出生地是这么写的:“……以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子时,诞上(乾隆)于雍和宫邸。”
这件事虽然以嘉庆认可“雍和宫说”而结束,但是总透着奇怪。先说乾隆,按说一个人关于自己的出生地,是不太会去大肆宣扬的,因为这不过是一个与生俱来的事实而已。可乾隆呢,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自己出生在雍和宫,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或者说生怕别人搞错。而嘉庆呢,一开始却是对“雍和宫说”持怀疑态度的,原因呢,是他一向认定乾隆是出生于避暑山庄的,而且也是有史为证——嘉庆自己写的诗。
乾隆在登基满60年的时候“退休”,把皇位让给第十五子顒琰,也就是嘉庆皇帝,自己则当起了太上皇。嘉庆刚登基的前两年,“太上皇”两次到避暑山庄过生日,嘉庆都陪着去了,并且写诗祝寿。这两首诗后面的注解里都记录了同一个信息——嘉庆的曾祖父康熙在辛卯那年肇建了避暑山庄,而他的皇父乾隆也恰好在这年降生在山庄。也就是说,早在嘉庆帝让大臣们核查乾隆出生地之前十多年,他就已经对“避暑山庄说”有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只是后来发现“皇父”乾隆一再强调自己出生在雍和宫,才不得不“改口”。不过,就仿佛一个人一直在努力严守一个秘密,却在最后的时刻说漏了嘴似的,嘉庆在弥留之际终于没坚持住,冒出一句:“我皇考即降生避暑山庄”。
嘉庆帝说漏嘴的地方,由他的儿子道光帝“千里追遗诏”及时弥补上了,这似乎是“不幸中之大幸”。但是,一件本来不算事儿的事儿,被这祖孙三代一再地强化,反而引起了更多人的好奇,从而催生了有关乾隆身世的各种民间传说。
【“草房诞子说”】
早在乾隆还在位的时候,就有人写诗说乾隆诞生于避暑山庄,而且地点非常具体:狮子园。
狮子园是避暑山庄外的一座小园林,因背靠一座形状像狮子一样的山峰而得名。康熙去避暑山庄时常有皇子随行,不过皇子们不住在山庄里面,而是住在山庄边上的临时性园林里,狮子园就是康熙第四子雍亲王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随驾期间的临时住处。狮子园中有一处不起眼的房屋,名为“草房”,匾额上的“草房”二字为雍正御题。乾隆继位后,曾多次“驾临”“草房”,写下数十首以“草房”为题的诗作。一个地位尊贵的帝王,为什么对一间毫不起眼的“草房”情有独钟?难道仅仅是为了“缀景”和“示俭”?于是有人猜测,乾隆可能就出生在这里!至于他为什么会出生在这么一个不体面的地方,又和雍正的一段传闻有关。
传说雍正还是亲王的时候,一年冬初在木兰围场打猎,射倒了一只梅花鹿,他当即叫人把鹿宰杀,大口喝起鹿血。鹿血有很强的壮阳功能,雍亲王喝后难以自持,就随便拉住避暑山庄行宫里一位很丑的李姓汉女发泄了一番。事后,雍亲王把这段露水姻缘忘得一干二净。第二年秋中再来,李姓汉女已经大腹便便。康熙偶见此女,大为震怒,经过追问,才知道是四阿哥雍亲王干的。康熙正在大骂雍亲王“下流种子”的时候,那位李女马上就要临产了。为了不让她污亵行宫,康熙就指着一座马厩让她入内分娩。这个马厩是用干草搭的,倾斜不堪,而“临御中国六十年、为上皇者又四年之十全功德大皇帝(乾隆),竟诞生于此焉。”
最早将这一“秘闻”落在文字上的,是1944年5月在《古今文史》(半月刊)上刊登的《清乾隆帝的出生》一文,作者叫周黎庵,是根据逊清遗老、曾做过热河都统幕僚的冒鹤亭的口述写成的。台湾学者庄练(苏同炳)的《乾隆出生之谜》和历史小说家高阳的《清朝的皇帝》,都采用了这一说法,甚至指出李女的名字叫李金桂,因为她“出身微贱”,所以康熙下旨让胤禛府里的格格(低级侍妾)钮祜禄氏收养这个男孩。庄练还提出了三条史料,作为旁证。
一是《清圣祖(康熙)实录》第二百四十七卷载,康熙五十年(1711)七月,雍亲王专程赶赴热河向皇父康熙请安。根据时间推断,这正是那个李姓女子临产之前。康熙之所以要把雍亲王召到热河,当是为了当面确定雍亲王就是那个“种玉”之人。
二是乾隆朝一位官至御史的管世铭有一首《扈跸秋狝纪事诗》,诗后小注说:“狮子园为皇上降生之地,常于宪庙忌日临驻”,管世铭是乾隆秋狝时的随行人员,他留下的文字应该是可靠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避暑山庄说”在朝臣、亲贵的小范围内应该是公开的秘密。
三是清代官修《热河志》中专门将“草房”记入“狮子园”条目中。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为什么要将这一处不登大雅之堂的“草房”记入其中呢?
关于“草房诞子说”的“女主人公”,除了李氏女子一说外,还有“傻大姐”说、“承德贫女”说等多种说法。不论是哪一个版本,要说明的都是同一个问题——乾隆的母亲是一个汉女,乾隆有一半的汉人血统。之所以有这样的传闻,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雍正继位前后的种种劣迹,使他树敌太多,这段“鹿血”传闻,让他的“公众形象”又降低了一层。第二,乾隆“半个汉人”的身份,则反映了当时具有“反清复明”情怀的人的一种愿望。当然,相比“半个汉人”的说法,还有一种更彻底的、更符合汉人口味的说法——乾隆的父母都是汉人,所以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汉人。
【“海宁换子说”】
所谓“海宁换子”,说的是乾隆本是海宁陈阁老(陈世倌)之子,他出生的时候,正好雍亲王胤禛也生了个女儿。结果胤禛“偷龙转凤”,偷偷地把女儿换给了陈阁老,而把陈阁老的儿子——即后来的乾隆留在了府里,当作自己的儿子。最早提出这种说法的是晚清天嘏所著的《清代外史》中的《弘历非满洲种》,后来蔡东帆(藩)的《清史通俗演义》、钱塘九钟主人《清宫词》、许啸天《清宫十三朝演义》等都将“海宁换子说”大加演绎,而影响更大的,则是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书剑恩仇录》。
金庸是浙江海宁人,他从小听的就是有关乾隆的种种传说,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便是围绕乾隆身世之谜而展开的。书中,反清帮会——红花会的总舵主于万亭秘密入宫,将乾隆生母陈世倌夫人的一封信交给乾隆,信中详述当年经过,还说乾隆左股有胎记。金庸还虚拟了乾隆的亲弟弟陈家洛这一人物,陈家洛继于万亭之后成为红花会总舵主,在得知自己与乾隆的身世后,曾试图劝说乾隆与红花会结盟,恢复汉人朝廷,但最终失败。
金庸的武侠小说精彩纷呈,在华人世界流传极广,“海宁换子”的故事因小说的流传而广播海内外,让一般没有历史常识的读者信以为真,但事实并非如此。
野史、小说里都说当乾隆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陈世倌后,对陈优礼有加,官拜内阁大学士。乾隆朝确实有个内阁大学士叫陈世倌,但此人并没有得到乾隆帝的“优礼”,却因一次无关紧要的出错而被乾隆帝训斥了一番,革掉了官职,一点情面都不留。如果陈世倌是乾隆帝的亲生父亲,何至于如此无情?!
更重要的是,乾隆降生时,胤禛的长子、次子虽然已夭折,但第三个儿子已经8岁,且有一个王妃已经有孕,而此时胤禛才34岁,正当壮年,生儿子的机会有的是,哪有必要偷偷摸摸地用女儿去换个儿子进来。
乾隆是“纯种汉人”的说法荒诞不经。不过,近年来发现的一则史料,使乾隆是半个汉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最接近于真相的说法】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近年公布了一则雍正元年初册封妃嫔的原始档案,全文如下:
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奉上谕:尊太后圣母谕旨:侧福金(晋)年氏封为贵妃,侧福金(晋)李氏封为齐妃,格格钱氏封为熹妃,格格宋氏封为裕嫔,格格耿氏封为懋嫔。该部知道。
这件档案是未经任何窜改的原始资料,其可信性和权威性是无可置疑的,而根据这份原始档案而修纂的《清世宗(雍正)实录》则这样记载:
(雍正元年二月)甲子(十四日),谕礼部:奉皇太后懿旨:侧妃年氏封为贵妃,侧妃李氏封为齐妃,格格钮祜鲁(禄)氏封为熹妃,格格宋氏封为懋嫔,格格耿氏封为裕嫔。尔部察例具奏。
上述两份资料有不少不同点,比如,裕嫔、懋嫔的姓氏对应错了,不过最大的不同点是:被封为熹妃的,在原始资料中是“格格钱氏”,到了《清世宗实录》变成了“格格钮祜鲁(禄)氏”。册封“熹妃”是同一天发生的同一件事,被封为熹妃的钱氏和钮祜禄氏应该就是一个人,那为什么她们在不同的记录里有着不同的姓氏呢?其实,姓氏本身就能说明一些问题。钱是汉族的姓氏,清朝特别是清初,汉族人的地位是很低的,汉女哪怕入了宫入了王府,也很少有机会当上高等级的皇家嫔妃或者王爷妻妾。钮祜禄这个姓呢,那可就大不相同了,它是满洲八大姓氏之一,而且是出皇后的姓氏:前有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后(顾命大臣遏必隆之女),后有道光帝的孝全皇后,还有实际上比西太后慈禧地位更高的东太后慈安——这些钮祜禄氏,可都是她们的皇帝丈夫在位时封的货真价实的皇后,至于清史上的钮祜禄皇妃等等,那就更多了……两相比较,“格格钱氏”变为“格格钮祜禄氏”的目的就很明显了——就是要抬高这个女子的身份。也就是说,作为雍正第四子弘历(后来的乾隆帝)母亲的那个女人,应该是一个汉族女子,后来为了要抬高身份而改了一个满姓。
联系传说中的“草房诞子说”,至少可以做出以下几种推测:
第一,正史档案中的汉女“钱氏”,可能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汉女“李氏”,她在承德狮子园的“草房”里生下了乾隆后,被神不知鬼不觉地弄到北京的雍亲王府里来,成了雍亲王的低级侍妾“格格钱氏”。
第二,在“草房”里生下了乾隆的的确是汉女“李氏”(或其他传说中的汉女),但由于地位太低,或者像传说中说的,李氏因为长相丑陋,胤禛只想要儿子不想要她,所以在雍亲王府里给小弘历另找了一位养母——“格格钱氏”。
第三,乾隆的确是“格格钱氏”所生,而且就出生在雍亲王府。
第四,“格格钱氏”可能在康熙四十九年“木兰秋狝”时陪胤禛住在狮子园,发现怀了孕,不便带回北京,所以就留下来一直待到第二年把孩子生下来。
不论是以上哪种说法,有一点是肯定的,生下弘历的这个女人,产子时最高的身份,可能就是汉女“格格钱氏”。如果钱氏只是乾隆的养母,而其生母另有其人,那么这位女子的地位也只会比“格格钱氏”更低,有可能就是做粗活的宫女甚至宫外女子。至于“避暑山庄说”,其实是附会在“半个汉人”说法上的一个小细节,不过这个细节非常“敏感”,因为它关系到一位大清皇帝的血统是否纯正高贵的问题,所以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代皇帝,才会对这个说法“前赴后继”地“敏感”不已。
比较接近真实的推测是:因为汉女的身份,或者再加上本人姿色平庸,“格格钱氏”在“雍亲王时期”即使有了个儿子(不管是亲子还是养子),却也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她的儿子“子以母贱”,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也一直没有得到父亲雍亲王的多少关注。至于当雍亲王变成了雍正皇帝后,“格格钱氏”突然时来运转,一下子从“格格”变成了“熹妃”,还改了一个高贵的姓,其主要原因应该是“母以子贵”。因为在当亲王的时候,胤禛春秋鼎盛,总觉得自己有的是生儿子的机会,所以对这个身份低下的儿子并不重视。可没想到等到他继位时,存活下来、已经长到十多岁的儿子,只有三阿哥弘时、四阿哥弘历(即“格格钱氏”生的这一位)、五阿哥弘昼三个,即使是按照排行来算,弘历也是第二位可能的继承人。更何况,长大的弘历在兄弟辈中逐渐显示出了非凡的聪慧和优秀,越来越为雍正所看中。这么一个优秀的有可能成为下一任皇帝的儿子,如果有一个汉族血统的母亲,说出去不太好听。于是,“熬”了20年的“格格钱氏”,终于沾了好儿子的光,改了满洲大姓、封了妃子。再后来,年贵妃和皇后相继去世,熹妃一时成为后宫地位最高的人,统摄六宫。雍正暴崩后,弘历成了乾隆皇帝,熹妃成了皇太后。皇太后高寿、健康,享尽了人生的荣华富贵,被称为“历史上最幸福的皇太后”。
引人注目的是,这位皇太后多次被“皇帝儿子”侍奉着出游,三上泰山,四下江南,多次到塞外避暑山庄…… 登泰山是为了皇帝“封禅”;去避暑山庄是从康熙开始的皇家传统(当然也可能和“草房诞子说”有关);至于下江南呢,据说是为了巡视“海塘”,也就是为防钱塘江大潮成灾而修建的堤坝,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民间广为流传的“海宁换子说”。我们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想想:乾隆四次陪太后南巡,其实是陪母亲“回家看看”。钱氏是江南大姓,皇太后的老家有可能就是海宁,也有可能是嘉兴、绍兴、苏州、杭州、南京……或是南运河岸边、钱塘江江边的某个小村镇,是不是凡南巡巡幸过的地方都有可能呢?这一切,都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