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主导、能力本位、学做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5-05-30 16:13:05凡天兰彭柯睿
东方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

凡天兰 彭柯睿

【摘要】基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特点及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对会计专业岗位人才需求现状的分析,构建“岗位主导、能力本位、学做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岗位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拓展培养,体现中职学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好的与工作岗位的对接。

【关键词】会计专业;岗位主导;能力本位;学做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会计专业作为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根据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技能性的特点,围绕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掌握为核心,专业技能培养为主导,构建了“岗位主导、能力本位、学做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2013年11月4日,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对中国国家人才网、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人才招聘网站发布的重庆地区会计人才需求信息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当天发布的3000个会计职位需求信息中,高级会计职位约400个,占需求量14%;中级会计职位约约900个,占总需求量28%;初级及以下会计职位约1700个,如出纳、会计等,占总需求量58%。进一步统计发现,需求最旺盛的中小企业会计、出纳初级及以下从业人员的学历大多在专科及以下,要求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及有会计工作经验。

根据我们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结果发现,会计专业学生就业产业涉及第一、二、三产业,覆盖我国几乎全部行业,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企业不断涌现,会计人才需求呈现稳定上升的势头,而且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需求明显高于本科以上人才需求。会计专业学生可以胜任的职业岗位主要包括中小型生产服务企业财务部门的工商、银行、税务办事员,出纳、办税员、会计核算员、等。

二、“岗位主导、能力本位、学做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岗位主导、能力本位、学做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依托行业、企业和高校的专家组成会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完善“岗位主导、能力本位、学做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体现课程教学和工作岗位的对接,形成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图1 “岗位主导、能力本位、学做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图

“岗位主导”即以行业需求调研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对会计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制定会计岗位课程标准,开展岗位模块教学,并利用校内外实训实习条件开展跟岗实践,培养学生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会计综合技能。

“能力本位”,即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学生形成以会计岗位能力为核心,基本素质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为支撑的综合岗位能力体系,其中会计岗位能力主要包含会计基本操作能力、财务会计核算能力、财务报表编制能力、成本会计核算能力、纳税申报与税务核算能力等。

“学做结合”,是指课程教学与岗位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实训实习环境开展手工岗位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沙盘演练实习、财务咨询公司的真账演练、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实现做中教,做中学,拉近课堂与工作岗位的距离,实现校与企、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三模块三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人才需求调研、职业能力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基本素质模块、专业技能模块、职业拓展能力模块三个模块。课程体现了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课程教学与岗位能力融合、课程教学与岗位实践相融合“三融合”的思想。其中基本素质模块在于培养学生的公共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模块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职业拓展能力模块课程在于拓宽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

培养方式以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为主,采用理实一体、学训交替,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一年级完成基本素质模块课程学习后,进行专业技能模块的课程学习,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对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学习更多有关的专业课程。

(三)“学做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构建

根据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特点,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会计专业分别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探究式、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对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加强技能训练和案例教学,对电算会计在计算机房进行教学等。积极推进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时比例达到60%以上。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会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会计基础模拟实训、财务会计模拟实训、电算会计模拟实训等。第一学期学习会计基础时,就对学生进行会计专业技能训练,包括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每个学期都要进行会计实务达标,第五学期要在校内统一进行会计模拟实习,然后再开展毕业实习。制定完善学生毕业实践方案,专业实践课的授课时数不低于专业课授课时数的50%。专业教学方法坚持“学做结合,理实一体”的原则,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案例或真实的任务来设计专业综合实训项目。

参考文献:

[1]刘国联,何燕,张敏海.高职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与人才培养建议[J].考试周刊,2013(91).

[2]韩明辉.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2010(4).

[3]刘晓峰,王蓬.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创新[J].商业会计,2011(27).

猜你喜欢
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究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1:41:13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继续教育(2016年11期)2016-11-24 20:05:00
基于能力本位下旅游管理专业项目教学模式的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45:34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9:55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能力本位的《影视艺人经纪》课程改革刍议
考试周刊(2016年67期)2016-09-22 13:57:30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对外经贸(2014年1期)2014-03-20 13:58:19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