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淑玲
摘要:小 学语文教学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指导思想,从语文教学现状看,普遍存在忽视语文学困生学习的现象。在一些教师眼中语文学困生是一群不可教的低智群体,往往对他们不加培育、浇灌、修枝、剪蔓,任其自由发展,结果造成优生一天天好起来,语文学困生一天天“烂”下去的不良现象,造成一个班级语文水平两极分化问题。教师要善于找出“学困生”的成因,积极探索“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 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最伤脑筋的就是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了,新课改以来,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就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来谈谈我自己浅显的一点看法。
一、尊重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
学困生一般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上课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或应付了事;考试成绩不理想。如果作为教师只看到学生不能完成作业或成绩不理想就予以否定,这将大大地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严重的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如果想真正帮助学困生得到进步,就不能因为他成绩不理想而歧视他,相反,而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我现在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位头脑灵活,性格十分活泼好动的男生,他上课控制力差,常搞小动作,所以影响了学习,上期语文成绩分数是最少的。这学期开学,我把这位坐在最后面的学生调到了最前面,并对他说:“你上课老搞小动作,把你放在最前面是想监督你,希望你有所改变。其实最重要的是,你很会说话,我想看到你在上课时第一个把手高高的举起来,明白吗?”当时他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后来只要是他上课没搞小动作,积极举手,下课时,我都会对他说一句“你真是学习语文的一把好手!”每每听到这话,他都能露出自信的笑容。这学期,连续两次小考他都打了“优”。我想作为教师,只要平时把更多的关心洒在他们的身上,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学困生也能成优生。
二、运用激励机制,体会成功的快乐
老师真诚的爱,经常性的鼓励,对于一向生活在“暗淡无光”环境中的弱势群体更为强烈。“给点阳光就灿烂”这话说得非常好,对学困生,教师往往是一个友好的眼神,一句亲切的问候就能让他们感觉到阳光。贾朋是我班一个非常调皮的、而且特不爱做作业的学生,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让我头痛。一次批改作业后,我找他谈话,很友善地说:“我一向认为你回答问题很棒,很快就能将答案说出来,其实只要你上课多举手,就会忘记搞小动作,不信你试试看。”后来,当他举手回答问题时,我都试着用“你真行,这么难的你都说对了。”“你太了不起了,你是怎么想到这么精彩的话的,真佩服你!”看到他表现有进步后,下课时,我又会特意站他那对他说一句“今天你进步了”。“今天你进步了。”这句话大概只说了一个星期,想不到他的作业居然也能坚持每天写了,不要再去“跟”了,这几星期,我感觉很轻松,因为再也不要去找他来补作业了。正是因为运用了激励性的话语,这名同学才有这么大的变化,以往老批评埋怨他,反倒适得其反,而现在,正是在激励话语的鼓励下,他体验到了成功,才有了飞速的进步。
三、查缺补漏,有的放矢
“学困生”一般知识漏洞较多,接受能力较差。讲授新课前,专门为他们精心设计一些“准备题”,让他们先口头回答自己的思考步骤、解答方法,发现错误及时点拨。每教完一个章节,专门安排一两节讲评课,把学生平时容易出错的问题及时汇集起来,师生共同探讨这些题目错在哪里,怎样做才算正确,使他们在找错、改错中加深印象,受到启迪。
四、坚持帮扶,共同成长
开展同学间的帮扶活动,以优帮差,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践证明,帮扶活动中双方都有得益。为了使“一帮一”活动卓有成效,在组织任务落实的前提下,每周进行一次帮扶评议,典型事例在全班加以表扬,每当被帮教的学生取得成绩时,表扬中也少不了帮助的学生。可喜的是,一些被帮助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仅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长进,而且还加入到帮助他人的行列之中,这种喜人的局面,充分反映了帮扶的效果,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进取心。
五、强化训练,夯实基础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识字教学为基础,然后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等。要进行这些方面的训练,要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认真、踏实、仔细地去读去写,绝非一日之功。这既是良好习惯的培养,又是对“学困生”坚强意志的训练。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日常生活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自己读书,并养成从阅读中发现问题、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引导“学困生”在阅读时做到口到、眼到、心到。这样,既可增强他们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又可激发他们不断进取的求知欲。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以及规律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总希望一学就会,一听就懂,往往急于求成,不知道语文学习有个积累的过程,此时,教者要反复地讲清语文学习的积累与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明白学习语文需要坚韧性,培养孩子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精神,教育他们不因一次竞赛、一次考试的失败而气馁,也不因微小的进步而骄傲,要脚踏实地地积累词句,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坚实的基础。
六、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要成功转化语文“学困生”,除了依靠教师的力量外,还应努力挖掘各种有利的教育因素,如充分发挥学生同伴、家庭等各种因素的作用。定时家访,以寻求其家庭成员的配合与支持,达到共同促进“学困生”成长的目的。大家都以积极的、接纳的、宽容的心态与“学困生”相处,帮助其建立自尊,增强自信,培养自制力,就能促进其实现有效的转化。
总之,教师要善于找出“学困生”的成因,积极探索“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打开他们的心扉,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帮助其尽快摘掉“学困生”的帽子,实现健康发展,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朱晓琳.等待,让课堂开出和谐之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策略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上,2013,(03):168-169.
[2]田容.让语文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及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3,(01):82.
[3]王仙华.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 (06):363.
[4]汤彩艳.成才视野下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分析[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4, (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