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诗
EEPO有效教育把当下教师布置大量课后作业的现象看做是与学生的一种敌对。但是,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这一过程,既是教师教的延续,又是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的重要环节,不留作业似乎又不太切实际。基于这一点,如何行之有效地布置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下面,我将从我所任教的学科——语文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在EEPO教学方式下更为有效地布置中学语文作业。
语文作业的布置要“让语文回归语文,让语文成为语文”。相比较理科而言,文科重理解和感悟,尤其是语文,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丰富。但现在常见的语文作业,令人不禁咋舌!抄写词语、默写背诵、教辅练习、大作文……以上都是硬作业,老师要批改要检查,学生一般会认真对待。还有一些称之为软作业的,比如选做课后练习、周记、读推荐名著,老师不好细查批改,学生常常会敷衍了事。问题何在?这些作业大多都是老师的要求或“命令”,是“要我做”,而不是“我要做”,书面形式作业多,机械劳动多,内容重复、单调,长此以往,这些传统作业的布置方式,不仅不能适应个性化阅读教学改革与实施,更阻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结合实际不难发现,出现这种状况的很大部分原因在于现在语文教学目标的功利性,为应试而写,为应考而读,写而乏味,读而枯燥。而要想改变这种境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语文回归语文,让语文成为语文。语文学习应该是一个面对美自发进行心灵感染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仅仅通过做几本习题这样的理性训练来完成。它需要学生注入自己的思想,融入自己的感悟,用思想去和作者交流,用心灵感受文字的美丽。因此,作为反馈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语文作业的布置应该致力于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领悟,学会鉴赏,充分品味作品中的美,完全融入文学的海洋,体会其中的乐趣。
在EEPO模式下,班级有强大的小组、团队合作的力量,教师可以有选择的变个人操练为集体合作交流,使机械重复变为灵活多样,使单一的知识复习变为知识能力、创新的综合训练,使完成任务变为在探索与创新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尝试布置这些类型作业:
一、知识型作业
这类作业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文基础知识而设计的作业,关键要变“填鸭式”为主动式。比如抄写字词,可根据阅读情况自行决定抄哪些字词抄多少遍,同时设计一张课内字词掌握情况反馈在课堂上与组内其他任何一位成员进行交互。能完全做对组员所出考题者视为字词过关;不能完全做对组员所出考题者视为字词不过关还需强化;组员没有做对而设计者能帮助其改正的予以表扬加分。每个小组还可推荐本组内设计的最佳反馈表在班级公开展示,以供全班学习。此种方法在古诗背诵默写过关时也十分有效,只是要指导学生注意理解性默写。
二、探究性作业
这类作业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每个人的语文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有差异的,四个人一起探讨去完成一篇阅读比起一个人做一篇阅读应该更有意思,做出来的答案也要更好,因为这里包含了阅读成果的分享。个人阅读体验是不能代替的,但分享不一样。分享是通过交流而获得更多的信息,即便你是最大的经验提供者,你也能在交付你的信息(比如阅读方法、阅读思路、知识点运用)的过程中得到心理满足和对知识的巩固提升。所以,像课外阅读、练习题一类的作业,可以在课堂上给小组时间去探讨并共同完成。当然这么做还需注意两点,一是可以再布置一些类似的练习题给学生回家练习巩固,二是为了防泡沫,避免学生一人包办或假交流,教师一定要对小组进行做题思路的抽查摸底,而这一过程也可以视为全班再次学习的过程。
三、层次型作业
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我们可以因材施教,设计一些分层次作业。具体做法既要把作业设计成不同难易程度的几组,又要设置必做题。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选择,而必做题可以布置为难度稍高的一个综合性作业留个整个小组共同完成。像作文积累一类的作业就可以采用这一方法。比如提供一个作文主题,可以布置学生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好词佳句,找出相关优秀文段做出赏析等作为层次题,同时布置小组制作主题手抄报来展现可采用的作文素材、作文形式、写作技巧等。这样不仅能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又能兼顾语文学习的共性。
四、实践型作业
语文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教学应该重在活动,让学生在“动”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会更加深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可以布置学生一些来自生活的作业,通过汇报表演、调查访问、资料查阅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在小组共同完成的过程中,我相信每个组员都能得到一定的成长。
教无定法,只要能够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都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去尝试。我们一定要将自己的教学思想解放开来,敢想敢干,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有效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