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关联性研究

2015-05-30 10:40唐慧云
学理论·中 2015年6期
关键词:现代化改革

唐慧云

摘 要:清末新政是清王朝在内忧外患的时期,为解决危机所采取的改革。新政十年正好是清王朝的最后十年。尽管目前学术界对新政的性质意见不一致,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清末新政对中国的现代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从现代化入手,通过研究清末新政的内容,从而评价新政对中國现代化的意义,并从现代化的角度反思其中的教训:一是缺乏了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二是改革为时已晚。

关键词:现代化;清末新政;改革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098-03

清末新政始于1901年,结束于1911年,共持续十年。它包括两个阶段:1905年之前的新政阶段,1905年之后的《钦定宪法大纲》的宪政时期。在清王朝日益没落之际,清王朝实施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并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重要起点。但遗憾的是在内外忧患之际,清政府所采取的改革为时已晚,最终武昌起义终结了改革。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反思。

一、现代化的概念与现代性

现代化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一个热点,何谓现代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读。罗兹曼对现代化的界定是“我们把现代化看作是一个在科学和技术革命影响下,社会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变化的过程”,简而言之,他把现代化看作是一个过程,他还指出了影响现代化的因素,并把这些因素作为现代化的特征具体包括:国际依赖的增进;非农业生产特别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相应增长;出生率和死亡率由高到低的运动;持续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的更加平均;组织和技能更加专业化和传授推广;官僚主义化;大众参与政治(不论民主与否);以及各阶层教育的普及。作者还指出这个单子还可以扩大[1]4。罗荣渠概括了现代化的四种定义:现代化是落后国家通过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国家的历史过程;现代化的实质是工业化,经济落后的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现代化是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过程的统称,包括经济领域、知识增长、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等方面;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换一句话说,现代化可以看作是这个历史时代的一种文明形式。罗先生本人的理解是现代化是一个包罗万象、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过程,从广义而言,是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的变化,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狭义而言,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通过学习和改革以赶上先进工业国家的过程[2]15-17。笔者赞同罗荣渠的说法。

在现代化过程中,现代化国家呈现一定的特点,被称为现代性。现代性一词是与传统相对的,它是指现代社会的特征,具体包括:民主化、法制化、工业化、都市化、均富化、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化、宗教世俗化、教育普及化、知识科学化、信息传播化,人口控制等[3]24。斯梅尔赛认为现代性是指社会系统中维持系统的潜在功能,处理紧张关系的功能,选择目标的功能,适应和整合的功能。并表现为五方面的变化:政治领域,简单的村社权威系统让位于以普选制度、党派制度和科层制度为基础的民主制度;教育领域,减少文盲,增强经济生产技能;宗教领域,世俗化的信仰系统代替传统的宗教;家庭领域,扩展型的亲缘关系袖带失去控制作用;在社会阶层的分化上,地理和社会的流动趋向于失去固定的裙带关系[4]11。不论学者对现代化赋予何种特点,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化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想等各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概括而言就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和法制化、社会的流动化、教育现代化。

二、清末新政和中国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现代化,从狭义角度而言属于落后国家向发达的工业国学习过程,中国的现代化始于西学东渐,西学东渐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的过程。清末新政是中国制度现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它是在民族危亡时刻实施的,是一次紧迫性的现代化。虽然失败了,但是对中国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意义。它促使“工业化和民主化的发展先后走上正轨、形成高潮并取得显著实效”。“在使中国从传统农业专制社会向现代化工业民主社会转变的过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从而“导致了中国现代化正式大规模地全面展开”[5]。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的统治处于风雨摇曳之中。外部而言,清政府遭受帝国主义的入侵,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大半江山被瓜分完毕。内部而言,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导致国内的反清运动风起云涌,义和团运动席卷大半个中国,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派也不断发展壮大。此时的清政府统治岌岌可危。

面对日益深重的危机,清政府统治者痛下决心进行救亡图存的改革。本次改革尤其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鼎力支持。虽然之前的维新运动导致了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血腥镇压,但是慈禧太后并不反对改革:“所有一切自强新政,胥关国计民生,不特已行者亟应实力举行,即尚未兴办者亦当次第推广。”①辛丑条约的耻辱给慈禧太后留下了比较深的烙印,于是,清政府痛下决心进行改革。清政府自上而下进行的救亡图存的改革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它对中国的现代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首先,从政治角度而言,新政实施了有利于政治民主化的措施:从官员的选拔上看,改善用人选拔政策,唯才是举削弱王权;扩大政治参与,赋予民众政治权利;整顿吏治,惩治腐败。以上措施均有利于政治近代化。尤其是清政府于1906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它虽然规定了君主是大清帝国的永远主宰,但是增加了民众的权利,它规定臣民的权利有九条,如:臣民有为文武官员及议员的权利,有在法律范围内的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的权利;臣民的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等。此法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纲领性的文件。随后的《议院法要领》《选举法要领》增加了议院的权力。君主也不再是中国历代王朝和传统意义上的君主。新政涉及政治参与和政治民主化的内容,而这两项又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所以,新政有利于推动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萧功秦认为清末新政“以传统政治权威合法性为基础,运用传统的官僚行政组织手段,自上而下地进行政策创新,在保持既存秩序的历史连续性的基础上,渐进地推进社会变迁和政治结构的自我更新,并最终完成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他同时指出这种“非革命性的社会变迁”与“革命性”的社会变迁分属现代化的不同方式或类型,“不应简单抽象地断言两种变迁方式孰优孰劣”,认为清末新政变革的深度、广度及影响均超过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6]。

其次,从经济角度而言,实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新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法律:工商业方面的法规有《商人通例》《公司律》《商标注册暂拟章程》《破产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等。以上法规既有鼓励工业实业发展的法规,又有针对知识产权问题的具体规定,还有对企业的具體奖励措施。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社会传统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的转变,而且大大鼓舞了民族工商业者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虽然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发展实业,但多数为军事工业,新政对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力度和举措其范围和广度大大加深。在政府的鼓励下,中国的民族工商业发展迅速,据统计,在1901—1911年十年的时间里设立了650家,资本额为1.4亿多元,各占总数的2/3。新政十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工矿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大大增加和扩大,从而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另外,清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矿务、铁路方面的章程和政策,这不仅有利于维护中国的矿业和铁路方面的发展,而且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国家主权。

第三,从军事角度而言,实施军事改革,以实现富国强兵,为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奠定基础。通过新政,清政府建立了近代军事制度。清政府采取了练兵和兴学两大举措。首先编练的军队是袁世凯的军队,新政以后,大规模的编练军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新式军队编制一共有八等:军、镇、协、标、营、队、排、棚。根据有关统计,1910年全国已经练成陆军20镇,9混成协、共步队32协、233营,马队195队,炮队148队,工程队57队,辎重队49队[7]212。编制的统一,说明晚清在形式上已经拥有一支正规的近代化国家常备军,它的规模足以引起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法国、俄国等当时世界上各大军事强国的注意[8]。另外,清政府非常重视军事人才的培养,一是自己创办军事院校培养人才,二是派遣军事留学生和出国考察人员。大批军事人员前往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接受现代的军事训练和学习,其中前往日本的人员最多。

第四,从教育文化角度而言,废除科举制度,大力发展教育为中国的现代化培养人才。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改革教育体制,建立近代学校教育体制,提高国民的识字率。新式学堂的建立,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新式人才。

总而言之,清政府的新政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其改革的范围比较广泛。毋庸置疑,清末新政对中国的现代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果说先前的洋务运动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开始,那么清末新政让中国的政治现代化真正步入实质化的阶段。新政所实施的措施和维新变法的理念相一致,但是维新运动的实施政治的理念没有真正落实,变法因为慈禧的反对而夭折。有学者认为新政十年的变化“超过鸦片战争以来半个世纪的变化”,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各方面,表明“中国正在开始进入深化社会变革的新起点”[9]292。

三、新政失败的教训

新政历经十年,共包括两个阶段,一个是以《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为基础的改革,另一个是1905年以后开始实施的《以钦定宪法大纲》为基础的预备立宪运动。前者着眼于经济、行政、军事、文化和教育领域的改革,后者步入宪政阶段。本次改革得到从西太后到地方士大夫以及民众的广泛支持,可以说新政的实施是人心所向,统治阶级和普通民众的意见高度一致。它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也毋庸置疑。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它使现代化这个在中国大地上徘徊■徨了40年的“幽灵”“终于登上前台成为主角”[10]。尽管如此,新政最终失败了,没有取得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成功。其中的教训值得反思。笔者认为教训如下。

首先,新政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根据现代化理论,作为追赶的现代化,往往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推动现代化。虽然新政得到掌权派的支持,但是慈禧太后是一个缺乏政治远见的当权者。“光绪四岁即位,纯属摆设。以母后临朝,历时近五十年的慈禧这狭隘短识,恣睢暴戾,绝无政治眼光。”[11]22-23此时的清政府已经是日薄西山。慈禧太后已经七十多岁,难以继续掌控清廷。光绪皇帝被关押,不可能主导改革。清政府内部,难以见到能够真正掌握实权的人。另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式微,地方士大夫的势力上升。地方的汉族势力希望借新政,打破满人的政治优势。原有的满汉矛盾,加之清政府希望借新政之际排除汉人势力之故,导致新政矛盾丛生,满汉官员在新政中暗斗,影响了新政的有效实施。

其次,改革的时机为时已晚,新政府具有良好的改革意愿,但是时机太迟了。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比,中国的新政整整迟了30年。新政是在中国民族危机非常严峻的情况下进行的。1894-1905年,中国连续四次遭受殖民侵略,每一次对中国的损害都超过鸦片战争[11]305。“在世界历史上,没有一个拥有中国十分之一人口的国家,曾经遭到中国1897年的11月到1898年5月这6个月中所遭到的那样一连串的屈辱。我们不妨补上一句,也没有一个国家在行政上的那些弊病的改革方面,在具有很多优良品质的坚强民族所居住的一块及其富庶的土地上一切资源的组织方面,曾经表现出这样的无能。”[12]412因此,清政府实施的新政是在最不利的条件下进行的,在最坏时机进行的改革所面临的困难往往更大,而此时清政府缺乏强有力的领导人物和领导核心,难以振奋人心和凝聚力量,导致改革失败。另外,在清政府实施新政之际,国内对清政府的不满情绪正日益高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已经对清政府丧失信心,并寻求武力方式推翻清王朝。

四、小结

总而言之,新政是中国制度现代化的重要开端。虽然新政推动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领域的现代化,但是由于改革的时机、领导核心缺乏等原因而导致改革失败。今天的改革开放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从而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杨国枢.现代化的心理适应[M].台北: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78.

[4]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陈祖洲,杨豫,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5]陈向阳.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2).

[6]萧功秦.清末“保路运动”的再反思[J].战略与管理,1996(6).

[7]罗尔纲.晚清兵志:第4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7.

[8][美]拉尔夫·尔·鲍威尔.1895-1912年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M].陈霞飞,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9]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0]忻平.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J].社会科学战线,1997(2).

[11]“Report on the Bosphorus and the Dardanelles by Foreign Office Research Dept, 6 Jan .1947,FO371/96550”[C]//Edward Weisband ,Turkish Foreign Policy (1943-45);Small Sate Diplomacy and Great Power Politics (US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3).

[12]马士,宓亨利.远东国际关系史(中译本):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猜你喜欢
现代化改革
边疆治理现代化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瞧,那些改革推手
中国新现代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