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有效整合

2015-05-30 07:52:35何璐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函数教学有效整合信息技术

何璐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高中数学函数教学有了新的要求。高中数学函数复杂难懂,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有效整合的意义,研究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有效整合。

【关键词】函数教学;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前言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和图形很难用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而信息技术能把难懂的问题系统化,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信息技术借助强大的网络资源,让学生深入理解函数知识,它利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实现交互式教学,打造全新教学局面。如何把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有效整合是有关部门关注的焦点。

1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变化

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己体验函数概念,促进学生数学函数思维方法,提高应用数学函数知识能力。新课标函数教学内容上让学生从已经学过的具体函数定义入手,自己构建函数知识,进一步明确函数最小值和最大值,弱化了值域问题。同时新课标函数教材加强了函数模型应用,突出了具体函数数学模型,强调它们实用价值。

2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有效整合的意义

2.1信息技术为高中数学函数教学提供信息化学习环境

新课标高中数学函数基本知识是数形结合的知识,而数形结合是数学主要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实质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具体直观图像相结合,通过图形与数学语言之间互相转化构建几何与代数的连接。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有效整合凸显数学函数性质,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数形转化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目的,提高数学函数教学质量。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集图像、文字、演算与一体,通过生动的动画形式把抽象问题变为直观形象问题,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函数知识;同时信息技术提供可以操作的函数环境,让学生在观察图形变换时,增加对函数知识的感性认识,产生丰富的数理经验,进一步了解数学原理,为函数教学提供信息化环境。

2.2信息技术改变高中数学函数教学方式

传统高中函数教学方式落后,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书本中学,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把教师当作知识的供给者而被动学习,同时高中升学压力大,函数教学上以培养学生应试能力为主,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不能深刻理解函数知识,对函数知识很少提出创造性的见解。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有效整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上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使函数知识变的具体化、生动化,通过多媒体方式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增强学生实际操作数学函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中,学生把教师当作领路人,学习函数变的自主化、个性化,促进函数教学发展。

2.3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函数教学方式枯燥无味,学生为了升学考试而被动学习,提高的只是学生应试能力,学生考完试后会将函数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没有起到实际教学作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有效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信息化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函数思维过程,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信息技术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声音、图像、文字形式进行教学,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多媒体的声音、文字、图像上,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获取知识,借助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对函数知识理解和运用,使学生亲自感受到函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有效整合

3.1信息技术与函数概念及性质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能够把静态图像变为动态图像,把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动画形式,扩充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函数概念清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用几何软件绘制图像时,y=3x2+5这个函数可以先选取几个特殊点绘制几何图案,在信息软件上随意选取几个点来分析函数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关系、对称线和对称点问题等等。

新课标函数教学指出,只有清楚了解函数性质,才能深刻了解函数对应关系。在学习高中函数过程中,不同函数有不同性质,这些函数性质无法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分析函数性质最直观表述方式是利用函数图像来分析,信息技术可以利用图像更好地分析函数性质。例如y=2x与y=x2、y=log2x都是动态增长函数,它们的增长变化速度不同,具体哪里有区别、什么时候有交叉点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动态函数图像来分析。

3.2信息技术与函数奇偶性有效整合

新课标指出判断函数奇偶性要优先考虑函数定义域,其中函数奇偶性要与单调性结合考察。信息技术在研究函数奇偶性时,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中绘图软件绘制出y=x3与y=x2的图像,然后选取x=-3和x=3,观察函数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得出y=x3中x为相反数时,y值也变成了相反数;y=x2中x变成相反数时,y值不变。前者图像是关于原点对称,后者图像是关于y轴对称。信息技术研究函数性质时,函数自变量、函数单调性、区间等这些比较难理解的函数术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图形软件表达出来。

3.3信息技术与函数对数有效整合

新课标函数对数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更直观了解函数对数图像和性质。教学上可以借助计算机教室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选取底数a=1/2、1/5、1/10、2、5、10等若干个不同值,让学生用信息技术软件中的几何画板描绘对数函数图像,让学生观察底数a是如何影响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特殊到一般,再由具体到抽象的实例,让学生归纳出对数函数图像变化过程,生动、直观地解释复杂的函数规律。课堂上还可以用描点做图方法做出函数对数图像,引导学生作出关于直线对称图像,体现出数形结合动态效果,使抽象知识变的更为直观,学生在视觉效果中充分了解函数知识。

3.4信息技术与导数有效整合

导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学习导数概念是一个难点。在学习导数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软件演示,让学生经历由平均变化到瞬间变化的过程,使学生了解导数概念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瞬间变化就是导数,培养学生运用导数基本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例如让学生了解运动员在跑赛过程中用了多长时间到达终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计算这段赛程内的速度。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平均速度只是粗略地记录物体在某个时间段内运动状态,要想更精确地记录物体运动过程,我们可以研究瞬时速度,也就是研究导数,把导数与极限联系起来。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抽象的函数问题与数形关系变得具体形象,扩宽教学维度,降低知识抽象难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联想能力。

4总结

新课标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思维品质、解决函数问题能力和操作能力。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有效整合符合新课标教学要求和目的,它借助声音、文字、图像形式进行教学,把抽象、难懂的函数知识变的形象、直观,学生更容易理解函数变化过程的规律和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起,提高学习效率,促进高中数学函数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子霆.新课标高中数学函数教学新旧对比分析[J]商,2012,24(02):154.

[2]宋梅红.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学生数理化,2014,11(07):66.

[3]陆海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整合与案例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4,12(04):11.

[4]许红玲.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整合与案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函数教学有效整合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初探
文理导航(2016年32期)2016-12-19 21:42:13
初中函数教学“三部曲”
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策略分析
探究多媒体网络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
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的策略探析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