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昱菁 朱浩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在酒店类专业学生实训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景教学法并结合酒店类服务教材,将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进行模拟、实践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酒店服务专业技能,提高学校教育和用人单位的对接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率。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酒店实训教学 中职生 技能 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51-02
近十年以来,中国酒店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期,其增长速度和数量均居亚洲第一位。目前中国酒店业从业人员近3000万,成为吸收就业最有生机活力的领域之一。同时酒店业作为一个终端消费行业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进作用,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新的增长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点。如何培养高技能、高素质、高业务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将是中职学校酒店专业的首要任务。本文浅要论述了情景教学法在培养酒店实用性人才中的意义、作用及方法。
一、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类专业实训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一)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实训教学的一种方法。在酒店专业的教学中使用该教学法是指将模拟酒店工作场景搬入课堂,或是将课堂直接放置在酒店中进行。目的是让学生在直观的环境中练习技能、提高服务意识、强化团队协作精神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情景教学法在实训教学中的意义
通过模拟各种酒店情景,把课堂所学和企业经营联系起来,使就业后即将面临的企业情景提前到在校学习期间进行。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以后面临的工作性质;另一方面,将当前企业对员工的能力考评和技能训练,提前到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以便他们了解自身能力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以及怎样将自己的能力充分的展示出来,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二、在酒店类专业实训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手段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模拟职业情境
多媒体教学是将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等信息有机融合在一起,多媒体技术在情景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会使教学更生动。例如在教授西餐服务课程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下载一些西餐厅的背景音乐来营造气氛。使学生感受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并能融入情景、激发他们的浓厚兴趣。另外,授课教师也可运用影视作品等中的西餐服务情节,引导学生对西餐服务的思考。
(二)进行角色模拟扮演、认知真实工作环节
在任务分配及角色分工之后,进行情景模拟。根据教学设计,安排模拟酒店中的对客服务环节。在模拟服务中要求按照基本程序进行。例如客房对客服务,应从客人进入房间开始,服务人员提供所需服务的全部过程,并要做好记录。每一组人员模拟结束,由其它组的同学进行评价、总结,再由其它同学交叉练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和指导,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
(三)初探酒店工作环境、提升学生认知水平
社会实践旨在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只有在现实的环境中,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带学生到酒店进行参观或进行过程性实践。并请酒店中的业务能手做校外指导,实践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实践报告;教师在课堂进行交流点评,通过这个方法既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而且还增加了酒店的专业知识,强化了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四)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巩固情景教学成果
在理论及模拟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后,直接将课堂搬进酒店,进行实战训练。事前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由酒店的业务能手针对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岗位实战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课程教学也将随学生进入酒店进行,这个阶段学生的专业视野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实践能力不断加强,实现了从“理论型”到“即用型”或“技能型”人才的转换,与酒店的业务对接也能真正实现无缝化。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情景教学法在酒店实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情景设置要科学合理,贴近实际
在运用情景教学法时,情景的设计与安排是教学是否成功及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因素。情景设置要贴近实际科学合理。所选的选取题应是贴近酒店服务工作的内容,要有典型性、可操作性;其次,情景的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有趣味性、挑战性。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学习的强烈愿望;最后,情景设计要有系统性和连续性。
(二)情景教学的目标明确
在情景设计目标设计要紧密围绕课程性质与专业培养目标来进行。具体到每次教学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围绕该目标进行情景的设计与安排。
(三)情景教学的实施手段要丰富多彩,避免单一僵化
情景教学的实施手段应该丰富多彩,具体实施时根据课程性质与教学过程可采用角色扮演、比赛游戏,课后实践,场景模拟,实地训练等多种实施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琼华.情景模拟教学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高等教育與学术研究 2008
[2]邹琼.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的应用[J].理工高教研究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