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阳萍
[摘要]和谐的课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促使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和谐的课堂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帮助教师进一步地成长。从学生、教师、师生关系三方面探讨教育转型期,语文课堂中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和谐课堂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23
许多教师认为课改下的课堂,就是课堂上学生互动、合作、讨论,气氛的活跃。就我自己的课堂而言,有时候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在组内只是“合”而不“作”,“议”而不“思”,“说”而不“听”。这样的课堂气氛只是表面上的和谐,不属于真正的课堂改革,最终影响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真正达到改革下的和谐教育,从而使得教学有进一步创新呢?结合自身的实践及相关的教学理论,谈谈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做法。
一、 和谐的课堂必须坚守学生的主体地位
任何一节课,学生必须占据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勇于、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需要尽可能地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鼓励学生去问。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对于学生的提问我们需要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如教《梦游天姥吟留别》这篇文章时,我首先提问:这篇文章的思路较为清晰,请同学简析一下。学生很快就可以找出答案。这个问题不难,但对于理解本文的主旨内容是有很大帮助的。学生由这道题,也大大增强了自信心。在接下来的提问中,我又问到:作者的思路很清楚,与此相对应作者的感情脉络也很清楚,试分析。文章中没有现成的答案,但学生因为受前面问题的影响,也很快总结归纳出答案。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学生必须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上松松垮垮地学习,必须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刻保持清醒,从而发挥其主体作用。那么如何使其保持注意力集中?在讲解《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时,许多学生都可以看出是母爱的表达,但是却不能说出我、母亲、地坛三者的关系。由此,我首先肯定学生对母爱的理解,然后再设置疑问:母亲与地坛到底有没有关系?学生通过在文中寻找相应的语句,理顺了母亲与地坛的关系。其实说到底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 和谐的课堂必须坚守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课堂教学同样也是教师的生活,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智慧、激情、潜能和创造力。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如何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上,更体现在对自己的认同和反思上。
首先教师需要摒除“把课堂教学定位在完成教学任务、知识传授上”的观点。教师主导学生,最重要的体现在提问上,教师会问,学生就有所收获。问题的含金量,就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实践证明,好的问题能对学生阅读理解教材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教美国作者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时,我提出一个核心问题:“谁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这种提问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材的重点上来。大部分时候,一个好的课堂提问就是一个好的指向标,能够帮助学生们去深刻理解领悟课文。由于高中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对文本思考不够深入,所以往往思考问题时,喜欢停留在表面。教师的引导,可以促使他们时刻有文本意识。
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必须积累相应的经验,摄取知识,合理使用课程资源。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社会上的教学资料浩如烟海。教师在开发和使用课程资源的时候,要注意甄别:一要看看是否与学生学习内容相一致,是否有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二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不可“揠苗助长”;三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不可一刀切;四要考虑家庭、学校、社会的资源条件,因地制宜,不可“生搬硬套”。
三、 和谐的课堂必须坚守师生和谐发展
师生要确保课堂教学的和谐,必须消除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障碍。学生不喜欢任课教师,会影响其知识的摄入。同样教师讨厌学生,也会影响其教学效果的生成。那么师生之间需要和谐相处,就必须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和要求,尤其教师,更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换位思考。
语文课堂需要换位思考,教师在执教过程中,要以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预设其可能问什么问题?这样有所准备,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比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我认为学生对作者行踪的把握不是重点,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才是我们掌握的重点和难点。于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引导学生从分析作者情感变化入手,找出能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句子,学生的兴趣很高,对作者的情感变化进行了相应的梳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师生和谐发展的另一重要之处就是要有文本意识。许多学生和教师在讲授课时,心中没有文本意识。作为教师,要想自己的课堂灵动、和谐,必须吃透文本。另外教师还需要时刻向学生灌输文本意识,在预习及课堂中,做到心中有书,长此以往,学生就可以在现代文阅读中,树立文本意识。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