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杰 徐怀忠 朱坤
【摘要】目的:探讨CT诊断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特征。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经CT诊断且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45例作为研究组,而同期实施CT诊断的非脑出血老年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CT结果,并总结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CT特征。结果:研究组患者CT诊断结果显示中线结构移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T诊断显示老年急性脑出血出血部位位于脑干时死亡率最高,同时出血量不低于30ml时死亡率明显高于出血量低于30ml(P<0.05)。结论:CT诊断老年急性脑出血可明确出血部位与情况,且有明显中线结构移位,可为治疗与预后提供依据。
【关键词】老年;急性脑出血;CT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60-01
脑出血也叫做脑溢血,指的是因非外伤导致的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是一种临床综合征[1],因起病急、进展快,而且多为老年患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研究认为本病多与高血压与小动脉硬化等有关,尽早确诊与处理,可改善预后与生存质量。CT诊断属于近几年比较有效的诊断方式,为了进一步探讨CT诊断老年急性脑出血的特征,我院展开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计入选对象95例,全部为我院接诊的老年患者,其中研究组45例为急性脑出血患者,对照组50例为非脑出血患者,入选时间2012年1月-2015年6月。入选患者均有完整临床资料,且均实施CT诊断,同时研究组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脑出血。研究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60-78岁,均值70.4±2.6岁。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0-79,均值70.1±2.8岁。在前述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CT扫描诊断,所用仪器为PROSPEEDFⅡ双排螺旋CT机(美国GE公司),诊断时患者取仰卧位,扫描层厚与层距均为5-10mm,将眶耳线作为基线往头顶常规轴位实施连续平扫。扫描结果交由本院经验丰富的医师阅片,详细描述出血部位、形态及脑中线移位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脑中线结构移位率,并对比分析,同时对研究组患者CT诊断特征进行总结。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相关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便于回顾性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组间中线结构移位率比较
研究组老年患者CT诊断结果显示有中心结构移位40例、未见中线结构移位5例,移位率为88.89%,对照组则可见中心结构移位4例、未见中线结构移位46例,移位率为8.00%,研究组中线结构移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研究组CT诊断特征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共有死亡患者5例,从CT诊断显示老年急性脑出血出血部位位于脑干时死亡率最高,同时出血量不低于30ml时死亡率明显高于出血量低于30ml(P<0.05)。
3 讨论
脑出血病理机制可能在于长期血压升高导致全身动脉壁透明变形,造成原本坚韧的动脉壁逐渐变薄及脆性增加,同时可能有囊状动脉壁或细小动脉瘤扩张,进而导致动脉对血壓升高耐受降低,有明显严重脑动脉表现,血压骤升使得内壁细小动脉突然破裂后出血[2-3]。因其发病急、进展快,尽早诊断十分关键。本研究对术后确诊为老年急性脑出血的45例患者(研究组)与非脑出血老年患者5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均有完整的CT诊断资料,结果显示研究组在中心结构移位率上高达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可见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有明显中线结构移位,经CT诊断后可作为诊断依据;进一步对研究组CT诊断特征分析可知,出血部位主要有基底节区、脑叶、丘脑、小脑、脑干等,而且存在部分多发部位出血,结合死亡率分析可知,脑干出血死亡率最高(P<0.05);从出血量与死亡率分析可知,当出血量不低于30ml时死亡率极高,明显高于出血量低于30ml(P<0.05)。此外,通过对CT诊断结果分析还知道45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中有39例出血形态为圆形、椭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边缘整齐,成包裹样且有水肿带;另外6例出血成蟹足状或毛刺状等不规则形态,密度不均、边界不齐,周围有不明显水肿带。综上,中线结构是否移位属于CT诊断老年急性脑出血最为重要的指标与特征,也是急性脑出血最为常见的状况,对临床诊断有着积极的意义,应加强重视。
参考文献:
[1]陈荣灿.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66例CT特征及临床诊断[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173-2174.
[2]孙彩明.老年急性脑出血的CT诊断特征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0(26):250-251.
[3] 李育涛.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CT检查征象和特点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3):1751-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