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秀娟 周秀花
【摘要】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5年10月接收的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因而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关键词】 细节护理; 急性脑出血; 护理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4.0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4-0100-02
急性脑出血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类病症,患者在出现该病后常常会对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需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尽早恢复。目前临床对于该类患者,往往会及时进行对应的治疗和干预措施,然后对患者进行护理,临床常用的护理方法就是对患者进行常规干预,但常常很难取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同时无法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因而探究一种有效的方法,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就成为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课题[1-3]。本次对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5年10月接收的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旨在提高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同时为临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现将详细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5年10月接收的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60例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关于急性脑出血的诊断标准;且不包括患有严重肝肾等脏器疾病或精神病等可能对本次研究产生影响的疾病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0.5~74.5岁,平均(60.35±3.45)岁;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0.5~75.5岁,平均(61.23±4.1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同时对患者病情进行持续监测,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便于采取对症措施进行干预;做好呼吸道的护理,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及时清理患者口腔的分泌物,加强气道湿化;对患者定时翻身,保持患者皮肤清洁,被褥的干净;并做好抢救记录等常规护理[4]。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首先对患者病情进行持续观察,并将细节护理融入到工作当中,例如在对患者输液的过程当中,观察患者病情的同时查看输液的速度是否合适,避免因为输液过慢对患者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同时避免因为输液过快,造成患者无法吸收而出现水肿的情况;脑出血患者由于病情出现后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颅内压,造成颅内压出现不同程度升高的情况,此时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在排出的同时,会出现一定的困难情况,影响患者正常呼吸,因此需要帮助患者进行排痰等护理,同时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查看患者有无其他严重不适,并进行对症干预;护理的同时,将细节护理的理念融入进去,例如护理人员需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衣衫应该干净整齐,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同时在进行查房翻身和护理时,随时注意保暖,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氛围,确保患者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尽快恢复。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行调查,将调查问卷设置为很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3项,请患者进行勾选,勾选后现场收回,并对作答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总满意率,总满意率=(很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同时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将两组所得数据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试验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在临床中较为多见,患者在出现该病症后对于生命安全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进行对症干预,从而帮助患者得到有效的恢复;临床常用的护理方法就是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干预,但常常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而且护理本身就是相对繁琐的一项工作,如果出现细小的失误和不到位都有可能引起患者不满意,从而出现医患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不利于医院整体形象的提升;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提高对于患者的护理质量,还要能够改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因而探究相对有效的护理方法就成为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课题[4-5]。
细节护理主要是在细节上着手,对急性脑出血的病情状况进行密切的观察,以患者为中心,增强对每项护理工作的细节管理,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6]。本次对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从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護理总满意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对患者进行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率,同时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因为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同时根据患者病情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干预,以此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而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治疗和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的护理因为过于简单,且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就很难再满足临床的需求[7]。本次在进行细节护理的过程中,以患者的病情变化作为基础,对患者进行护理和观察,同时根据患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由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初期恢复往往需要卧床进行,所以患者的活动范围基本会局限在病房内,而患者的行动和病情均会对患者自由形成限制,所以容易出现心理上的不良问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当中,从细节上对护士的仪容仪表进行要求,避免带给患者过分强烈的刺激和不适感,减少患者心理的负面情绪,使患者心情舒畅,能够得到良好的恢复。同时在进行工作的过程当中,注意细节等问题,例如在进行护理操作时轻手轻脚,目光交汇,轻声细语,同时在进行查房翻身和护理时,随时注意保暖,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减少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排斥,从而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改善医院的整体形象[8]。
综上所述,细节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因而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永稀.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3):104-105.
[2]刘惠勤,魏万梅.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2):282-284,288.
[3]赵正平,何燕.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0):124-125.
[4]周晓云.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与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9):1846.
[5]孟庆荣.神经外科应用细节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48-249.
[6]程华.临床护理干预对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4):143-149.
[7]李素贞,赵翠梅,梅景华,等.12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救护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05-107.
[8]葛春霞.PICC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6):72-73.
(收稿日期:201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