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操锻炼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5-05-30 02:37李文馨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心理影响分娩

李文馨

【摘要】目的:分析在产妇产后恢复过程中实施盆底康复操锻炼对盆底肌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6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法分为常规组和锻炼组各34例,给予常规组产妇常规护理模式,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指导锻炼组产妇进行盆底康复操锻炼。两组产妇均干预60d后对盆底肌力、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锻炼组盆底肌力明显优于常规组,心理状态评分要明显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早期进行盆地康复操锻炼,能加快产后盆底肌力恢复,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盆底康复操;分娩;盆底肌力;心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50-01

在妇产科临床上盆底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多发性疾病,致病危险因素主要是分娩和妊娠,症状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对产妇产后恢复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次研究以我院妇产科6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盆底康复操锻炼在产妇预后中的作用和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7月~2015年6月接收的6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3~31岁,平均(25.3±2.1)岁,孕周13~24周,平均(17.6±1.9)周。按照抛硬币法分为常规组和锻炼组各34例,给予常规组产妇常规护理模式,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指导锻炼组产妇进行盆底康复操锻炼。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锻炼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孕期阶段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1)由专职健康教育护士为孕产妇进行授课,提升其对女性盆底功能的生理学认知,以及盆底肌力锻炼的意义和锻炼方式;(2)对产妇实施心理干预,避免产妇因妊娠后遗反应产生不良情绪,促进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生活[1]。

锻炼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入盆底康复操锻炼,根据产妇生理状况进行设计,节拍与《第六套广播体操》相似,背景音乐为《梁祝》,盆底康复操包括引导语、动作名称和节奏控制,例如“第一节,臀部运动,全身放松,平躺舒展,缓慢收缩臀部肌肉,双腿紧绷,感觉阴道往上提,放松肌肉;第二节,束角运动。保持坐姿、膝盖弯曲打开,两手握住脚尖。伸展脊椎,脚掌对贴,双手协助脚跟尽量靠近身体,将两膝下压,靠近地面,注意动作时保持挺胸,肩膀打开,保持3-5个自然呼吸。第三节,提肛运动,动作要领为自然收缩括约肌,每收缩一次持续7s,7~8次/min。”

1.3观察指標

两组产妇均在干预60d后对盆底肌力、心理状态评分进行评定。盆底肌力测定以国际通用的会阴肌力测试法为准,分为5个等级,等级越高说明肌肉张力越优秀。心理状态评分采用SAS(焦虑评分量表)和SDS(抑郁评分量表)进行评定[2]。总分为80分,分数越高心理状态越差。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7.0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锻炼组心理状态评分[SAS(41.7±4.2)分,SDS(40.5±2.9)分]要明显低于常规组[SAS(50.2±3.7)分,SDS(49.4±7.6)分],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组盆底肌力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妇分娩时,盆底肌组织神经源性和肌源性均会出现不同程度损伤,导致盆底功能障碍,若产妇在产后早期进行体力劳动也会对盆底肌肉恢复产生不利影响,严重威胁到产妇产后身心健康。

在关美芹等人[3]研究中表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通常会让产妇有尿频、小腹胀痛、便秘等不适感,严重者会出现尿失禁、膀胱直肠膨出、尿失禁等并发症,对产妇心理和生理均造成负面影响。在韩丽琼[4]等人的研究中表明,引导产妇分娩前后进行积极盆底功能锻炼,可预防产后尿失禁、宫缩乏力等并发症。本次研究在常规护理干预前提下根据产妇身体素质特点对其进行盆底康复操锻炼指导,让产妇学会正确收缩盆底肌肉的方法,提高盆底肌肉张力,延长收缩持续时间,通过一系列康复运动,可促进盆底血液循环,增强会阴部及括约肌张力,对子宫韧带和平滑肌缩复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可防止产妇出现产后尿失禁和子宫脱垂。本次研究中锻炼组干预后盆底肌力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充分证实了上述观点。

此外,在产妇早期进行盆底康复操锻炼还有利于改善心理状态,在本次研究中将康复操与舒缓音乐结合,在节奏感充实的音乐背景中进行锻炼,能有效提升产妇锻炼依从性,且音乐能有效缓解产妇产后压抑的心理状态,与康复操相结合则效果更佳。本次研究中锻炼组心理状态评分要明显低于常规组,也证实了上述观点有科学依据。

综上,在产妇产后早期引导其进行盆地康复操锻炼,能加快产后盆底肌力恢复,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降低了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芳,钱永华,林丽,等.盆底康复操锻炼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5,30(12):97-100.

[2]陈燕辉,杨卫萍,邓敏端,等.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J].广东医学,2012,33(6):757-759.

[3]关美芹,尚雪琴,王秀媛,等.普林格尔治疗仪结合手法按摩在自然分娩盆底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6):236-237.

[4]韩丽琼,冼海燕,陈丽琼,等,等.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13(3):260-261.

猜你喜欢
心理影响分娩
浅谈主题酒店心理因素空间设计
浅谈焦虑对高考体育加试考生的心理影响及状态调节
探讨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分娩情况的影响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其分娩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家庭临终关怀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