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华美
摘 要: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是每个初中化学教师每年都要重复的一个过程,是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全面的认识过程。所以不仅要认真解读考纲,明确复习要求,还要做好总复习的安排,抓落实、提效率和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以利于提高学生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复习;考纲;落实;反思
1 认真解读考纲,明确复习要求
在复习之前,备课组教师应认真解读和分析《福建省初中化学学业考试大纲》,弄清考纲中对初中化学各个知识点所要掌握的层次和要求,以便能在复习中使学生对每个知识点要掌握的程度做到具体、明确。如有的是了解水平;有的是理解水平;有的是应用水平。如考试内容:《化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在考试内容选择上,多注意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化学问题,还有对学生今后可持续性学习发展有用的知识。命题中,克服繁、难、偏、旧,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的题目。淡化对概念、定义的文字辨析,加强对化学实验的考查。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做到试题形式、答案标准多样化,有助于在复习过程中对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检查和落实。
2 做好总复习的安排
从时间上看,总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因此做好总复习的时间安排就比较重要。为此,我们制定了两轮的总复习计划。
2.1 第1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四月下旬至五月下旬,第一轮复习主要是以立足课本为主,扎实掌握好基础知识。
(1)复习过程中以五个一级主题为线索,使学生再现各个章节中的主要知识点。教师在复习中对各个知识点加以概括、分类和整理,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和网络化,便于学生记忆。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应先把握重点,抓住主线。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的,它的编写是以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探究与实践等为主线,重点就是物质构成、物质的变化和身边的化学物质 [1 ]。因此在复习的时候要善于综合,不能一章一节的复习,应该一个专题复习,这样可以达到节约时间、主干和核心知识突出,提高了复习效率。如在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主题的过程中,在学生掌握了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氧气的主要性质及用途、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后,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氧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和收集进行综合的复习。从历年中考试题统计来看,化学计算一般约占10%,其中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中考试卷最后的大题。课程改革后,新课程标准对化学计算的要求有所降低, 不过多地要求步骤过于复杂、计算量很大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但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却更高了,复习时我们要准确把握好这个度。
(2)对知识进行串联,归类整理分散的知识。在复习《构成物质的奥秘》这一主题时,可以按原子和分子、离子的概念、构成原子的微粒、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等相关概念串联在一起,进行比较、归纳和综合。比如教科书中多处涉及到水,如水的成分、组成、化学式及水溶液、水污染等相关知识整合在一起,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重视科学与探究这一主题,注重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科学探究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全套教材围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常见物质的检验等科学探究和实验的问题,因此在考试中应该占较大的比重。让学生掌握探究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化学素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4)备课组教师需认真研究相关的教学方法,在复习过程中较好的应用比较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进行复习。如在复习“物质的化学变化”的内容时,就可以采用这些方法,分析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以及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伴随有能量变化和催化剂,然后对几种化学反应进行比较分析和总结,理顺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通过这样的复习,让学生把一些零碎的知识组织起来,使之系统化,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迅速而准确地由此及彼,准确地掌握知识,并培养、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5)注意密切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化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重视学以致用,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学会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大纲》和《标准》要求化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化学基础知识。因此对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复习的同时,要侧重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能力,把有关生活与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归纳。如白色污染、绿色食品、温室效应、西气东输、纳米技术、大气污染、能源危机等。也可以从报纸、电视、网络上获取与初中化学有关的资料,并不断地进行更新,让学生能够不断的感受化学科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等。
2.2 第二轮复习
以练为主,检测补漏,时间从五月下旬到中考。由于各种的原因,我校在复习资料的征订上比较慎重,化学在复习中除了订一本福建省中考化学总复习练习册外,没有另征订其它的复习资料。因此,备课组的每位教师都要精心准备好每一部分的练习,教师根据考纲和知识点以及近几年中考试题的特点,对各个知识点所要掌握的层次,以及在平时练习和考试中易错的知识和难点,针对性的出一些相应的练习,检验学生对每一部分知识掌握程度,发现在复习中存在的知识漏洞,同时也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抓落实、提效率
化学教师任教的班级多,学生多,在复习过程落实各个学生对各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是我们在复习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此,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1)教师除定时和不定时的检查部分学生外,还要求部分学生定期汇报复习情况。
(2)小组互助学习,相互监督。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检查,将各小组的成员每一阶段复习的情况及时汇报。
(3)争取班主任的配合,请班主任协助做好落实工作。
(4)争取家长的配合,利用家长会时机,让家长认识到会考的重要性和会考等级的性质,并向家长说明了我们复习的要求和做法,告诉家长如何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4 几个反思
虽然,中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复习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和反思。
(1)在准备复习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要求过高。因为化学中考毕竟不是选拔考试,是合格考试,一节复习课中不要过于求大、求多、求全,把握教学容量。我们在复习时主要抓住关键知识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一节课应有一个主题,一个重点知识,辐射不要太广,更不要求全,生怕学生这没有掌握,那也没有掌握,不想漏掉一个知识点,这种做法肯定得不偿失,意义不大。因此没有必要面面俱到,不放过任何知识点,这样可能反而影响合格率。
(2)在上复习课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复习过程中,一味的只强调听、记、背、练,时间一长,学生会逐渐感到枯燥、乏味,慢慢失去学习的动力。达不到复习效果,也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我觉得,就是上复习课也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如讲练结合,复习小测,热点问题追踪等,同时复习效果也是受多方面的影响,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对所选的练习题要大胆的取舍。在复习的教学过程中对考纲和《课标》把握的不到位,对以前的偏、难、怪题经常是欲舍不能,总要出一些,造成时间浪费。
总之,中考化学复习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系统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有效,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S]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