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斌
〔摘要〕 现代性是考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维度,而日常生活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寓所。现代性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日常生活化的隐忧是:世俗化、理性化日常观念削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虚拟化、物化日常交往遮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符号化、审美化日常消费挤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力。应对以上隐忧,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力:回应日常观念中的合理诉求,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现实的契合度;批判日常交往的物化倾向,优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媒介;揭示消费主义本质,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向日常生活的“灌输”。
〔关键词〕 现代性,日常生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5)06-0025-06
毋庸置疑,现代性是当今世界的焦点性话语。就中国的现状而言,现代性是主流媒体和民众日常语言中出现最频繁的用语之一。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在现代性追求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日常生活中的话语权。诚然,现代性在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不良的现代性后果。应对现代性语境下的日常生活现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呈现“多重隐忧”。因此,揭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日常生活化的隐忧,探寻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日常生活化的路径是本文的旨趣所在。
一、现代性、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谱系
随着中国现代化浪潮的推进,现代性已成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各种问题研究的重要话语背景,已嵌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现代性是考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维度
现代性是这个时代占据霸权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主导话语,为解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下性问题提供有益启示,成为考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的一个重要维度。
首先,“现代性”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话语背景。“现代性”是一个内容庞杂且争议较多的概念。从逻辑上讲,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其特定的指涉范围,“现代性”也是如此。“西方社会的现代性始于人本主义的文艺复兴,经宗教改革实现了个人主义价值的暗渡陈仓,于启蒙运动时期完成了思想和价值的彻底转换,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实现了体制变革,最终在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和民主主义的宪政政治中得到了体制落实。” 〔1 〕6由此可见,现代性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总体性概念。“它既是指以启蒙运动为标志,以自由、民主、科学、理性为核心的时代意识和价值取向,也是指以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学管理等为基本构成元素的社会发展模式和内在要求;既是指祛魅化的、突出主体意识的生活态度,也是指按照现代化规律行事的行为方式。” 〔2 〕11因此,现代性表征的是自启蒙运动以来所形成的现代社会整体结构特征和性质,是一场全方位的秩序转型与总体转变。就中国的状况而言,现代性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现代性问题已经在一些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凸显,并向不发达地区和乡村社会蔓延,现代性已成为当代各种问题研究与争论的重要话语背景。
其次,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交织在一起。现代性使人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危机。现代性的根本问题就是人的生活问题或信仰问题,也就是精神危机问题。现代性给我们带来繁荣的物质文明与制度文明的同时,也将西方价值观念深深嵌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当前,在日常生活场域中各种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滋长蔓延,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对话的同时也抢夺意识形态话语权。话语既是信息沟通的载体,又是掌握和控制世界的工具和武器。现代性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活力,同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主导地位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与问题。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交织在一起,对中国现代性问题的反思、批判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日常生活场域中考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一个重要维度。
(二)日常生活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寓所
日常生活是意识形态的滥觞之地,单调、琐碎的日常生活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内容。因此,日常生活不仅是理解一切社会关系的关键,也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不可或缺的寓所。
首先,日常生活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日常生活”是一个口语化的词汇,作为学术用语由法国哲学家昂利·列斐伏尔首先提出,并指称为“每天生活的重复,持续不断的每天生活的重复” 〔3 〕39。相对西方而言,中国学术界对日常生活的研究起步较晚。有学者在总结西方各种生活世界理论的基础上,指出日常生活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个体的肉体生命延续为宗旨的日常生活资料的获取和消费活动;二是以日常语言为媒介、以血缘关系和天然情感为基础的日常交往活动;三是与日常消费和交往活动相伴随的、以重复性为特征的、非创造性的日常观念活动。” 〔4 〕191-192作为日常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识形态,经常被看作是一个神秘高深甚至令人望而生畏的政治术语。其实,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方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其次,日常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赖以存在的场域。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日常生活视角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似乎日常生活是一个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毫无关联的形而下世界。实际上,日常生活是人类生存活动包括抽象的理论活动生长的土壤,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社会意识的总体性提炼和概括,日常生活也是其发挥作用的现实场域。当前,马克思主义要继续保持其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与话语权,必须日常生活化,彰显其理论品格,并从中获得话语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日常生活化是指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回归日常生活,实现宏大理论与日常生活的融合,优化各种传播手段使其在全社会广泛传播,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信奉,并化作行动指南的过程。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日常生活化,不仅要关注传统的非日常生活空间,更要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寻求理论生长点,为生活世界提供理论指导。
二、现代性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日常生活化的隐忧
现代性的总体转变给民众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同时由于自身的局限与内在的矛盾,现代性使得传统的日常生活观念世俗化、理性化, 日常生活交往虚拟化、物化,日常生活消费符号化、审美化,导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陷入话语权的多重隐忧。
(一)世俗化、理性化日常观念削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日常观念是伴随着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其他各种日常活动而产生的,以重复性为本质特征的自在思维活动。与西方崇尚理性,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精神理念相比,中国传统的日常观念具有自在自发性、经验性、保守性、重复性与超稳定性特征。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日常观念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来说是一种强大的文化阻滞力。但是,随着现代化浪潮的推进,这股文化阻滞力未能阻止以现代性为核心的文化转型。 〔5 〕并且,在这种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民众日常生活观念日趋世俗化、理性化,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首先,世俗化日常观念淡化对理想和主义的追求,削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世俗化是一定社会生活条件的反映,也是社会发展客观进程的结果,群众的需要是世俗化的直接原因。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在物质匮乏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下,我国奉行的是一种伦理性的、目标极其高远(急于建成共产主义)、对社会生活控制极其严密、带有领袖魅力色彩的意识形态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均贫富这样高远的理想目标。在这种意识形态的思维框架中,对于未来共产主义的理论教条的强调掩盖了对当下实践应该给予的关注,在现实状况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一种断裂。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果断地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启了现代化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历程,整个中国经历着世俗化的嬗变。当然,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负面一样。在中国,世俗化也常常与社会的价值导向发生背离。当前个人意识过度膨胀,部分民众把个人当作自己主人的信条,导致自我价值取向上倾向于自我实现和绝对自由。在意识形态方面表现为对理想和主义追求的淡化,对金钱和个人名利追求的无限扩张。这些意识形态冲击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与吸引力。
其次,理性化日常观念助长工具理性的凸显,削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理性是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不断追逐的思想观念与价值,有了理性,人就不再服从神的意志或任何权威。以理性为特征的现代性赋予人自由和创造空间的同时,也把人深深地卷入新的牢笼。其主要表象为工具理性的凸显、人文价值的衰微和精神文化层面的信仰危机,进而削弱马克思主义意识的吸引力。工具理性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所谓工具理性,是指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也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追求效果最大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过多地迷信工具理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金钱的崇拜和信仰,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在传统中国,金钱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现代人眼中的金钱已远远超越手段之意义,使广大民众陷入这些手段的迷宫中并由此遗忘了精神与思想上的正确导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被抛到其意义世界之外。
(二)虚拟化、物化日常交往遮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交往既是一种行为,又是人的本质性存在方式和根本性活动方式。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微时代的到来,民众的日常交往越来越向虚拟化、物化发展,遮蔽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首先,虚拟化日常交往改变了传统交往的模式与机理,遮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在传统的日常生活交往中,时间与空间基本上通过地点紧密联系在一起,交往活动受场所限制,且具有渐次扩散的局限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浪潮的推进,电视、电影、广播、网络等新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交往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使得传统的日常交往模式与机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如吉登斯所指出的:“现代性社会具有时空分离及在时空分离基础之上的脱域特质。” 〔6 〕18正是这种特质,使得社会成员相互交往方式发生了由“在场”到“缺场”的重大改变,使人类思想文化交流真正突破了时空边界,进入普遍交往的境地。
21世纪最显著的特征莫过于信息化的时代特质,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既是意识形态传播的工具,又是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的场所。一方面,网络发展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表达对象沟通交流的渠道和平台,可以说在网络微时代谁能够在信息传播中掌握主导权,谁就控制了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另一方面,网络呈现出“无屏障性”和“去中心化”的特征,为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性与影响力,挤压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空间。
其次,物化日常交往扭曲了日常交往价值观,遮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物化是现代性的后果之一。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物化概念,但在其异化理论中已揭示物化现象。卢卡奇在《阶级意识》中明确提出物化概念,也就是卢卡奇所说的“物化意识”。这种物化意识表现为对事物和自身的认识停留在局部,失去了对整体的联系。在现代性语境中,物化的加剧使信仰舍弃自身的超越性,甘愿附身于贫乏而低俗的物化方式,商品拜物教就成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性影响的日益加深,在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与资本逻辑的驱使之下,民众对金钱与物欲享受的过度追求导致了部分人对金钱的疯狂追逐和对利益的无限欲求。为此,片面强调人的工具性,导致忽视人本身的价值性及自由全面发展,许多人的交往价值观已经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成为“物化的人”和“单向度的人”,形成了重物质利益轻精神追求的观念,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置于一旁,遮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三)符号化、审美化日常消费挤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力
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贯穿着人类生活的始终。然而,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到来,消费不再是“为了传统意义上生存需要的满足,而是为了被现代文化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 〔7 〕129。 消费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亦可谓一个现代性事件,消费主义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以其自身强大的交换逻辑消解着来自其他文化形态的要素,严重削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日常生活中的话语权。
首先,符号化日常消费对个体价值选择的误导,挤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力。消费主义是日常生活领域的一种价值观,在大众消费时代,符号和影像的快速流动对当代社会日常生活的广泛渗透,消费突破了原始意义上的消费,带有社会、心理和象征的意味,商品的品牌化和身份化象征成为个体表达和表现自身的替代品,消费已上升成为一种符号消费。当前,符号化日常消费文化的飞速发展,导致人被淹没在物欲的创造和满足中,使人变成消费机器,沦为欲望的奴隶,人们占有的符号化消费品越多,就越为其控制,也越显得空虚与无知,这消解了主体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符号化日常消费是一种“去意识形态”后的意识形态,广大消费者自觉认同、甚至痴迷追求符号化日常消费所倡导的所谓“美好生活”,淡化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意识,使得人们陷入身份认同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价值选择造成误导,降低个体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日常生活化的认同。
其次,审美化日常消费对精神超越的抑制,挤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力。1991年,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概念。“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在现代性浪潮推动下,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的消费欲望膨胀和审美欲求不断膨胀的产物。从文化哲学的视角进行审视,消费活动也就是人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消费时代人类审美的集中体现,使得审美突破了艺术的藩篱,营造了幻美迷人、幸福圆满的人生愿景,形成了一个由仿真与幻象架构的虚幻文化世界。反观当下中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现实,不难发现,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然不是一种西方消费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现象。然而,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不断涌现出大量新的审美观念与现象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令人困惑的矛盾和问题。从而,大众传媒的意识形态功能就日渐取代了意识形态的灌输机制,具有了日常意识的优先性。它使人们不知不觉地把消费主义奉为至高无上的价值准则,使人们成为物质上富翁的同时又是精神上的乞丐,无形中消解了阶级意识和政治主张,达到“去意识形态化”“去政治化”的目的,严重削弱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认同。
三、现代性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日常生活化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只有和现代性问题联系起来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和定位,才能得到科学的观照和分析。应对现代性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日常生活化的多重隐忧,需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回应日常观念中的合理诉求,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现实的契合度
一切理论都具有其价值归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代表着社会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其本真要求是维护大众的合理利益诉求。
首先,弥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世俗化、理性化日常观念之间的缝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日常生活场域中是否拥有话语权,不是靠高深莫测的宏大理论,也不是靠华丽的辞藻,而是取决于是否能够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必须重视民众日常生活观念中的合理利益诉求,要从彼岸的远大前景和超验的价值理念中解脱出来,在现实与高远的理想之间描绘一种阶段性的社会状态进行某种调和,弥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世俗化、理性化日常观念之间的缝隙。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体现了高远理想与现实状况的统一,契合民众的利益诉求,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日常生活场域中的话语权。
其次,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日常生活化不仅表现为理论本身的说服力,还体现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不但与其传播和宣传的价值、理想与信念息息相关,而且更要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能否真正运用这些价值、理想与信念来观照现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
第三,用一系列新观点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新境界。日常生活场域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拥有不是一劳永逸的,是在不断创新中获得的,也在不断创新中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应回归世俗化、理性化日常生活,用一系列新观点来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增强其对世俗化、理性化日常观念的引导力,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新境界。当前“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全面”以及“三严三实”等新话语与日常生活直接相关,为凝聚全国人民力量、整合社会思想、凝聚全社会共识提供理论指导,也增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日常生活场域中的话语权。
(二)批判日常交往的物化倾向,优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媒介
优化各种传播平台,加强马克思主义话语的传播渠道建设,将马克思主义的声音传递出去,这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重要路径,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
首先,以马克思的交往观批判日常交往的物化倾向,有效整合社会成员的思想。交往理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始终,在其理论架构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从范围上看,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是马克思交往观的主要内容。其中,物质交往起基础和决定性作用。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正是交往使人成为社会性的人。一方面人的交往活动不断建构着原有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它也创造新的社会关系。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还反映了由物质交往关系所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精神交往、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等一切社会关系。伴随交往的日益普遍化,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交往发展的最终旨趣。然而,随着现代化浪潮的推进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凸显,人际交往趋于功利化,出现了以货币权力为主宰的社会交往关系,使部分民众丧失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社会立言的信心。因此,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深刻揭示日常交往的物化现象,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通过批判,使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有效嵌入人们的日常交往行动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氛围,形成一种弥合裂痕、对抗异化的凝聚力,进而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日常生活场域中的话语权。
其次,打造一个功能互补的综合化意识形态传播平台,构建良性的交往机制。传播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其由思想理论进入现实生活的重要通道。应对现代性语境下信息化的时代特质,必须打造综合化意识形态传播平台,构建良性的交往机制,增强主流媒体传播主流思想舆论的魅力,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日常生活化提供有益的舆论环境。第一,要综合利用传统媒介与现代传播的优势,组建一个以图书、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和以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为载体的立体化传播网络,使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优化民众日常交往空间;第二,要建立一批主题鲜明、吸引力强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习宣传网站,并加强对传播媒介的舆论引导与监管,有效抗击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干扰,引导民众树立科学、健康的交往价值观;第三,要建构优秀党员干部、专家学者与大众互动的长效型传播沟通机制,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立足社会生活现实,正确引导大众日常交往行为的价值取向;第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提高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忠诚度,发挥其在人际传播与交往中的引领作用,使其自觉认同与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日常生活场域中的话语权。
(三)揭示消费主义本质,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向日常生活的“灌输”
消费主义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推销给大众,其倡导消费至上的意识形态性遮蔽了民众对消费主义本质的理解。揭开消费主义的神秘面纱,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向日常生活的“灌输”,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消费主义思潮提供有利的主流舆论环境。
首先,要引导民众认识消费主义的本质和危害性,超越消费主义。从理论上看,在资本逻辑的推动下,消费主义颠倒了消费和劳动的关系,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的符号象征意义,使精神追求成为次要甚至被忽略的目标。消费主义在引导和控制人们的消费行为上表现为一种话语权利,消解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着其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目的。从实践上看,消费主义的不断发展是资本逻辑的内在要求,资本逻辑对消费主义的制造和操纵充分利用了人的某些特性,广泛地在日常生活领域中实践消费主义。消费主义的泛滥腐化了人们的思想,使得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得到张扬,削弱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信任与追求。消费主义实质上是一种违反人性、违背道德、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是一种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背道而驰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必须坚决予以反思与超越。一方面,政府、学校、理论工作者等要共同努力从舆论宣传上引导民众认清消费主义的本质,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引导民众树立可持续消费观,抑制奢侈性消费。另一方面,要打破消费主义将物质与精神相对立的异化消费观,厘清消费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更重要的是满足人发展所必备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塑造健康、文明、向上的思想文化环境,将人们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解放出来,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日常生活场域中的话语权。
其次,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向日常生活领域的“灌输”,引领新的消费主义。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灌输”活动就已经产生。“灌输”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而产生的,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比较系统科学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对灌输的必要性、方法、主体、客体与原则作了较为全面的解析。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的实际使得“灌输”论在中国生根、发芽,并将其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灌输”理论体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对“灌输”论的片面解读,往往将“灌输”论与“填鸭式”“一言堂”“强迫”等联系一起,“灌输”过时论、“灌输”无用论也甚嚣尘上。其实,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误读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它不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教育方法,而是强调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将一元化指导思想从外面引入到群众实践中去,是价值目标和动态过程的统一。当前,伴随着现代性出现的消费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且是一种文化生活方式。在消费主义语境下,消费商品不仅仅是消费具体的物质产品,而且消费了特定时代、特定集团和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与以政治权利为支撑的意识形态相比,其作用的方式更具有隐蔽性、渗透性,其作用效果更为直接、更令人轻松愉快。因此,应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必须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坚持“灌输”论的基本准则,赋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时代性内容。一方面,将“灌输”论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不断实现社会个体的诸种物质渴望和精神诉求,不断促进社会个体在自我实现中加强对消费主义的理性辨识;另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的消费观“灌输”给民众并积极引导民众,抵御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危害,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日常生活场域中的话语权。
总之,随着现代化浪潮的推进,日益成熟的现代性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挥之不去的幽灵,它已深深地浸润在日常生活之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应该是一个政治说教的符号,而应该是富有深刻现实生活意义的思想和学说。对现代性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日常生活化进行研究,对于解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下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高鸿钧,马剑银.社会理论之法:解读与评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赵剑英,庞元正.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4〕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邹诗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5(1).
〔6〕〔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
〔7〕陈 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苏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