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程改革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必须以“人的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价值追求,应更加注重课程的文化性、整体性、校本性、实践性,使学校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着眼每一个学生健康而有个性的成长。南京市玄武区通过宏观统筹、课题带动、专家支持、试点先行、协同发展等举措,分步推进了文化视野下的课程整体规划、国家规定课程校本化实施、精品校本课程开发、课程共同体和学科课程基地建设等。
【关键词】课程品质;区域推进;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1-0048-03
【作者简介】李玉鹏,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江苏南京,210018)。
课程是学校内涵发展和提升办学品质的灵魂。近十年来,我区全面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实施,我们深刻认识到课程改革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新十年课程改革的再出发必须以“人的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价值追求,更加注重课程的文化性、整体性、校本性、实践性,使学校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着眼每一个学生健康而有个性的成长。
为全面推进和深化新一轮区域学校课程建设,我区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2010年申报立项了省级课题《区域推进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力的实践研究》,以学校课程规划的制定为研究切入点,着力提升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课程领导力。通过宏观统筹、课题带动、专家支持、试点先行、协同发展等举措,分步推进了文化视野下的课程整体规划、国家规定课程校本化实施、精品校本课程开发、课程共同体和学科课程基地建设等。
一、宏观统筹,出台区域性的课程指导意见
作为一项区域性的实践研究和推进行动,我们回顾和分析了课程改革的历程,将之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事件层次,根据学校资源为特色而开发校本课程,课程间彼此联结不紧,时断时续,这仍是目前不少学校的认识和做法;二是结构层次,结构性统筹“规定课程的有效实施”和“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三是系统层次,将国家、地方、校本等各类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策略、管理、评价等作统筹安排和校本重构;四是文化层次,实现全体课程参与者的文化自觉,课程建设首先要基于学校文化视野形成学校课程思想,达成价值共识,然后始终以课程思想来指导课程蓝图和行动纲要的制定。
厘清对学校课程层次的认识,纵向上对同一所学校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研究,可以把握该校课程的发展走向;横向上对同一时期的不同学校进行对比,可以找到自身和他人课改深度的坐标。在此基础上,我区将本轮课程建设的重点放在上述“系统”“文化”两个层次,出台了《玄武区关于深化中小学课程建设的推进意见》,对全区中小学深化课程建设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具体要求和组织保障做出阐述和要求。
另一方面,在2010~2013连续三年区教育局工作计划中,分阶段、有梯度地突出了“课程文化建设”的年度推进重点和实施举措,使得课程建设能在起始阶段有总体布局、过程之中有专业支持、阶段总结有特色亮点,为形成“课程建设的玄武经验”提供了区域课程政策的保障。
二、基于文化,顶层设计学校课程整体规划
“学校课程规划”是我区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理解的课程规划是学校课程的过去与未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图谱和桥梁,是从思想形成走向行动落实的重要载体,具体而言是基于学校已有办学历史、文化积淀和课改经验,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符合和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对包括隐性课程在内的所有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为保障课程建设的品质,我区聘请南师大、上海教科院的课程专家定期深入学校,通过三轮试点,逐步形成了包括思想基础、课程体系、实施指南的“学校课程规划”制定的本土化方法。
1.基于文化视野,明晰课程理念
在“十一五”时期,我区已完成了各学校文化建设,因而,我们进一步聚焦课程文化建设。学校在与办学历史对话、与学校特色文化对话、与校长办学思想对话、与学校现实发展对话的过程中,明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课程理念、育人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匹配关系,形成学校课程形态选择与内容选择的思想基础。如小营小学“让课程成为温暖童心的记忆”、锁金二小“让每一片绿叶都充满生命的灵动”、科利华中学“让每一个孩子在这里自由呼吸”、九中高中“促进每一个学生成为会思想的芦苇”等等。这些个性的、丰富的、多元的课程理念传递和表达了现代教育正能量的课程价值观。
2.进行整体设计,重构课程体系
基于学校形成的课程愿景,进一步系统分析各类课程,如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科课程和实践类课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知识类课程和德育类课程等,将这些或并行、或交叉的不同形态的课程纳入学校文化视野下,通过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等形式,逐步形成了突出文化性、多元化、个性化、自主性、选择性等现代课程特征的学校课程整体规划。如北京东路小学“基于情智教育的人字课程”、南师附小“爱的三原色课程”、人民中学“培养使未来世界更美好的智慧女生”的“一轴三线”女校课程等等,这些课程体系既有辨识度、又易于传承,初步形成各学校独特的现代课程模式。
3.重视实践反思,规划实施策略
课程规划的第三块内容是基于学校课程理念和课程体系,发动全体教师参与研讨和实践,全面梳理和修订各类课程的实施、管理和评价方式。如十三中红山分校通过教师“实践——研讨——反思”制定和完善了:①以构建“4S课堂”推进基础型规划课程的有效实施(4S即目标、分享、解决、满意四个以S开头的英语单词作为课堂要素),重点采用“课堂观察”进行评价;②通过课程统整开发特色化的拓展型课程,以“认证式”进行课程评价;③以项目学习的方式推进探究型课程的创新化设计,以“契约型”进行课程评价。同时,边规划、边实践,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有课程规划的指导,课程实施形成的经验又为完善课程规划提供依据。
三、聚焦课堂,校本化实施基础型国家课程
如何将理想课程变为现实的课程?将文本规划转化为扎实的行动?我们针对课程规划中的“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分类推进,这其中,始终以课堂作为课程实施的主阵地,通过区域性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基础型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研读课程标准:“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点是教师对学科课程标准、学生认知基础的准确把握,因而课堂教学特别强调教师对学科课程的理解和重构,即教师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纲要指导下,对学科内容和课程资源进行适当调整,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科学设计,使实施的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研究课堂环节:坚持研究课堂教学“三全”“五优化”的操作策略,“三全”即课程的实施要关注“全面、全体、全程”,“五优化”即从学科课程的视野来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具体是优化教学目标、优化问题设计、优化互动生成、优化自主体验、优化评价矫正等五个环节,将基础型课程的有效实施落实在常态化的、具体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
重视师生参与:我们提出“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在课程规划的引领下,各学校都在广泛调研学情、教情的基础上,深入思考课程实施中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这其中尤其重视师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一方面是以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认同学校课程理念,通过教师对学科课程的理解,将先进的课程思想落实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之中;另一方面以多种方式激励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在学生丰富的课程体验中,创生出具有学校特质的有效课堂,如十三中红山分校的“4S课堂”、五十四中的“助学课堂”、北京东路小学的“情智课堂”、南师附小的“爱的课堂”。
三、突出生本,开发精品化的系列校本课程
为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课程实施一方面重课堂教学的优化,另一方面重校本课程的研发。各学校充分挖掘和整合课程资源,开设了多门体现现代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的特色化精品课程。如弘光中学开发的文化寻访课程、电钢琴课程、游泳课程、科技创新课程、电子书包课程等,使学校提出的“让每一个梦想都精彩”的课程理念不是空想,而是脚踏实地的课程行动;再如珠江路小学开发的“写字课程”很好地诠释了学校“墨韵书人”的课程理念。
在德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数字化教学、小班化实践、研究性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等等这些或独立或交叉的课程领域,各校所研发的精品校本课程渗透着学校的课程理念,体现了教师的课程智慧,丰富着孩子的课程生活,为不同潜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选择。
四、协同合作,形成立体化的课程研修团队
围绕课程的规划与实施,形成了各个层面立体多维的课程共同体,在多维互动、民主协商和协同合作中,不断推进课程引领下的学校内涵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
在区域层面,由区教育局领导、区教科所牵头、区教研室、信息中心参与,聘请课程专家,在三年中的每个月都深入学校跟进课程建设的动态过程,先后编写四册课程建设专辑供学校学习,安排了系列化校级领导课程专题研修活动,组织了五场侧重不同的区级课程推进活动,全面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接地气”的专业支持和服务。
在校际层面,分三批共21所学校参与课程建设试点,建立了跨校联盟的课程共同体,以“专家引领、选点实验、典型示范、区域推广、活动辐射”的策略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推广,最终使全区每一所中小学都成为课程建设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在学校内部,由校领导、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形成“学校课程共同体”,以专家讲座、教师讲坛、学科建设、校本研修等形式促进广大教师对课程的深层次理解。如海英小学借助课题研究,自发形成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抱团行动,在互助与分享中共同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科利华中学用三年时间开设了“教师课程理解力、教师课程执行力、教师课程反思力”三个模块五十多门教师研修课程。
在学科层面,全面推进每个教研组从“学科课程建设、学科教学改革、学科团队发展、学科学业保障”等四个方面制定学科行动纲要。同时,大力推进“学科课程基地建设”,探索如何构建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构建发掘潜能的综合性教学平台。
三年多的区域课程建设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整体提升了学校课程品质,每一所中小学都形成了彰显学校文化的课程规划,积累了丰富的课程研发实践案例,走上了一校一品的学校特色发展之路,探索出了一条以科研引领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的新路径。二是培养了一批有思想的校长和教师。在课程规划形成的过程中,学校领导、教师不断与专家学者、行政领导多边对话,对话的过程是一次次激辩、剖析、达成共识、形成课程价值观的深度思维过程,每一所试点学校都经历了思想的阵痛与蜕变,逐渐生长出学校自己的现代教育思想,从而促进了校长从重管理的“经验领导”向重学术的“课程领导”转变,学科组从“学科管理”向“学科建设”转变,教师从重技术的“教学意识”向重育人的“课程意识”转变。三是形成了有一定理论价值的成果。至目前为止,我区公开出版了《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专著;在《上海教育科研》《江苏教育报》《新课程》《南京教育》等教育类报刊公开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四是产生了一定范围的影响。如《中国教育报》(2012.9.14)专版介绍我区课程建设行动。近一年来,我区分别在十三中锁金分校、南师附小和梅园中学召开的课程建设活动,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当前,我区课程建设虽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也还存在很多困惑,比如学校课程规划的完善问题,如何能让学校课程理念更科学,课程架构更加合理,课程内容更系统,课程设计更能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等。又如在课程规划的落实上,我们还主要是从改进教学的角度,通过研究来推进教师更好的理解和落实学科课程。而在如何有效地评价课程规划的科学性、校本课程的适切性、课程实施的有效性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再如在区域性课程决策规划、管理机制、实施纲要等方面,我们只是基于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台了一些推进性的意见和举措,在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基金项目】本文为南京市教科所所长肖林元领衔研究的课题《区域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的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为FHB120479)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