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的语言艺术探讨

2015-05-30 07:08:16李娟茹
成才之路 2015年6期
关键词:激励性规范性语言艺术

李娟茹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如何提升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对于正确解释数学概念,准确传递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数学教师必须注重课堂语言的表达。

关键词:语言艺术;准确性;规范性;激励性;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6-0075-01

数学课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公示复杂、定理和推理较多、计算烦琐,提升课堂语言艺术对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对于课堂语言艺术有很多体会和认识,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 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有人可能会说:语文和英语课堂上的语言必须准确,否则会影响学生以后对语言的运用,甚至会影响的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而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可以不用过于讲究,只要教会学生解题就行。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高的基础学科,很多概念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教学语言更应具有准确性,以防学生将概念及定理理解错。

如在八年级数学课中讲解“画轴对称图形”一节时,需要探究“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师生通过讨论和探究后总结出了规律,但有的教师在叙述规律时语言表述出现错误,将“点关于X轴(Y轴)对称”说成了“坐标关于X轴(Y轴)对称”,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混乱,在今后的学习中将点和坐标分不清,误认为点对称可以说成坐标对称,其实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表述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只有准确的语言,才能传递正确的知识,使学生正确理解每一个数学概念和定理。

二、数学教学语言的严密性

只有准确性还不够,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具有严密性。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科学,数学课本中的每一个公式、定理都是前人不断推理、证明得到的,容不得后人轻易更改。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必须注意自己语言表达的严密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缜密、严谨。

如在讲“角的平分线”一节时,有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角的平分线”说成“角的角平分线”,听起来似乎无妨大碍,但“角的角平分线”是一个语法错误,是数学中不存在的一个概念。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不能过于随意,必须讲究课堂语言的严密性,特别是在解释相关数学概念和讲解题目的过程中,更应注重语言的严密性,保证学生获得的是准确无误的知识。

三、数学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规范性就是要求数学教学语言必须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它包括教学用语的规范化,即口齿清楚,语言流畅,逻辑严密,杜绝口头禅。数学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使用专业术语,不能受生活习惯、环境等的影响。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以概括性的语言、精练的词汇引导学生,在语言运用上要多使用经过提炼的规范化的教学语言。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细致地钻研教材,在课前就做好精心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在备课时就要有组织课堂语言的准备。

如在讲解“对称轴”一节时,有的教师将“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表述为“一组对称点的垂直平分线”,还有的教师把“图像经过点”说成“点经过图像”。导致这些表述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对课堂语言使用不重视,课堂语言缺乏专业性,从而造成课堂语言不标准、不规范,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良习惯,很容易对课堂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四、数学教学语言的激励性

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数学课堂上,经常遇到部分学生不愿听课,上课无精打采,提不起学习兴趣,教师都希望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往往不知从何入手。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依靠课堂语言发挥作用,通过激励性语言的使用来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让学生喜欢听,从而喜欢上数学课,喜欢学数学。

五、数学课堂语言的趣味性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阶段学习的科目中,数学是被学生认为最枯燥、最难学的一门学科,为了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教师要动脑让自己的课堂语言充满趣味性,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

如在进行“多项式”运算时,学生往往容易漏项或者丢掉多项式前面的“-”号,教师可以幽默地说:“我发现有的学生在多项式计算中经常少了项或者少了‘-号,学习委员下来要查一查他们是不是装在书包里面准备带回家去。”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励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巧妙地化解了学生的尴尬。在数学教学中,有趣的课堂语言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数学教师能否上好一节数学课,课堂语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经常是因为喜欢数学老师才喜欢数学,进而才会学好数学。而数学教师标准的、严密的、规范的、激励的、风趣的课堂语言则是提升课堂吸引力的关键,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法宝。

参考文献:

[1]田万海.数学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李大潜.数学科学与数学教育刍议[J].中国大学教学,2005(04).

猜你喜欢
激励性规范性语言艺术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青年心理(2020年18期)2020-12-03 08:43:00
自然资源部第三批已废止或者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矿产勘查(2020年7期)2020-01-06 02:03:17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读与写(2019年1期)2019-11-26 16:01:34
小学习作教学激励性评价的运用策略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新闻传播(2018年21期)2019-01-31 02:42:14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学生天地(2018年31期)2018-11-08 00:52:24
作为非规范性学科的法教义学
法律方法(2018年3期)2018-10-10 03:20:38
我国知识产权判例的规范性探讨
知识产权(2016年1期)2016-12-01 06:56:38
依托激励性评价提高低学段口琴口头作业效度的实践研究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