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015-05-30 10:48:04杨秀萍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师应教学质量过程

杨秀萍

新课程的使用与素质教育的实施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关系和地位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探究教学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形式。怎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师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有很多,要大面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关注课堂教学艺术开始。

一、教师的素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关键

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来源于教师的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教师的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是制约课堂氛围的主要因素,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优秀的教师应具有较强驾驭情感的能力和运用情感的技巧。教师欢愉的神态必能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敬,产生亲师信道的情感,教师饱满真挚的授课情绪,必能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催化剂,而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定能使学生的求知愿望达到高潮,当然,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掌控课堂的能力。

二、学生的个体发展是教学实施的目标

教学不能只研究教材,更需要研究学生,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因人施教把学生教好。学生的思想状况对教师的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应通过交谈和观察等方法,掌握学生的情况,再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辅之以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促进教学的协调作用。

教学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进行练习、考察、查缺补漏,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使学生从“我要学会”到“我要学好”。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中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是提高时效性的保证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也是教学信息不断交流、反馈与处理的过程,优化信息反馈能使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同学学习情况,对教学活动及时处理与调整,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师生共同评价,收集到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2. 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收集到学生学习效果的信息,学生在讨论中也得到了相应的修正和补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3. 在学生课堂练习中,教师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教师在巡视做题情况也可收集到学生知识点和表述过程中的信息,从而纠正错误、深化理解。4. 教师在批阅练习时,应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并及时纠正。

四、困扰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

(一)自卑与紧张是学生学习的天敌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最快的青春期,少年儿童的“天真活泼”逐渐退去,成年人的“稳重”与“虚荣”逐渐显露出来,在学习中担心出错,不敢提问、不敢回答问题,在提问或解决问题时情绪紧张、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几经失败就失去信心。

(二)盲目服从带来认识障碍,制约学生思维

在教学活动中过分强调死记硬背,不给学生思维发散的时空,不允许学生提出异议,只强调盲目服从,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受到抑制,就会失去积极思考的勇气和习惯。

(三)学生逆反心里和保守心理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现行教育改革下,新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的探究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从困扰学生学习、思考的各种因素出发,灵活应用多种手段,鼓励、赞赏学生提出问题,大胆探究才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发展了观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也获得了直接经验与感性认识,达到了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最后,我想引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作结束语,“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教师只有用自己的“诚心”感动学生,“爱心”关心学生,“热心”帮助学生,才能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完成义务教育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教师应教学质量过程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20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 12:08:10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2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54:58
圆满的过程
商业评论(2014年11期)2015-02-28 04: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