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璐
[摘要]无论班主任个人能力多么强大,如果只靠自己孤军奋战,想把几十个龙精虎猛的学生管理好是不可能的,必须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班级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自觉行为。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我管理意义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118
班级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群体,是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阵地。但是,众所周知,不论班主任个人能力多么强大,如果只靠自己孤军奋战,想把几十个龙精虎猛的学生管理好是不可能的,必须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班级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自觉行为。
一、中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
1.实行中学生自我管理有利于班集体教学
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基本上都采用了这种教学方式。集体教学方式有很多优点,但是,它也有很多不足,就是难以照顾到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自我管理是中学生自我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
2.可以提高中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根本上说,中学生能否得到良好的教育,受到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导中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以使中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3.可以培养中学生独立的个性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合格人才呢?那就是具備独立健全的个性,同时具备与现代化相适宜的智能结构的人。“独立”不仅指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更为重要的是指不迷信课本,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开拓创新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有利于青少年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培养“社会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几个有效途径
1.制定班级民主管理制度,为自主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班级实现自主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学会自觉遵守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教师要根据班级发展的需要,组织学生讨论需要制定什么样的班级制度,为什么制定这些制度。使学生认识到制定班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让学生结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己确定本班的班规班纪。通过让学生参与制定班规,充分体现了民主管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同时使中学生在参与制定各项规则的过程中,了解规则的基本内容,进而将这些呆板的规章制度转化成自身发展的有效动力,使学生既愿意遵守自己制定的制度,也愿意利用自己的制度管理班级。
2.通过团体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使学生由他律转向自律
在班级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地通过一系列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认识自我,展示自我,管理自我,进而由他律向自律转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管理教育中从关心班级、热爱班级而增光添彩、为建设班级献计献策等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的教育。学生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和班集体的关系,才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3.大胆启用、培养班干部,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
要提高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就必须要有一批素质好、能力强、点子多、威信高的班干部队伍,让小干部带动大集体,将班级原有的班主任专制型的管理改变成学生民主、自我的管理机制。通过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帮助班干分析本班的具体情况及需待改进的情况,研究根源、提出建议及解决方法,同时进行职责分工,使班干们在提高责任意识的同时能互相监督、相互协调、实行民主管理。
4.建立班级竞争机制,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年轻气盛不服输,而竞争刚好与他们的性格相适应。所以建立班级竞争机制,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体会竞争的乐趣,感到自身作为班级的一员而光荣,使团结进取、勤奋积极的风气浸染着每一位学生,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只有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能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的管理才是真正的管理。让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尽量多地放手,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学会约束自己、正视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自为,进而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并形成互相管理、互相监督、共同提高、全面发展、富有个性的和谐班集体。
(责任编辑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