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飞
殿前松柏晦苍苍,杏绕仙坛水绕廊。垂露额题精思院,博山炉袅降真香。
——《题春台观》 唐·薛逢
百香之首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原生宗教,从祖师张道陵创教至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张道陵以老子道家的“一元论”哲学,构建起道教玄学的庞大体系。可以说,“道生万物”的宇宙观,几乎贯穿中华的历史与文明。从另一方面看,道教亦是门研究养命修仙的学问。从创教伊始,道教就讲究与自然相生相容的养生理念,寻求天人合一的长生之术。
而作为与自然沟通的媒介,香一直是道教不可或缺的通灵之物。降真香与返风香、七色香、逆风香、天宝香、九和香、反生香、天香、百和香、信灵香一起被列为古代道教的十大名香,特别是降真香,是道教“斋醮”中必不可少的香品。
“斋”即是素食洁身,“醮”为祭祀奉神。“斋醮”是道教法事中,规格极高的礼仪,用香为十香之最,《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把降真香形容为“乃祀天帝之灵香也”。《仙传》中亦称为:“烧之,感引鹤降。醮星辰,烧此香甚为第一。度策烧之,功力极验,降真之名以此。”
时至初唐,唐高祖尊老子为祖先,定道教为国教。降真香也随着道教的发展,迎来了它的全盛时期。降真香焚燃时,烟形独特,袅袅飞升,不偏不散。即便与诸香合燃,依然牵引烟气,扶摇直上,仿佛接引人间与仙界。因此它在玄学中,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不论帝王祭祀,还是民间祈福,降真香成为当时最为广泛使用的香料,被誉为“百香之首”。
白居易在诗中写道:“醮坛北向宵占斗,寝室东开早纳阳。尽日窗间更无事,唯烧一炷降真香。”
简洁生动的诗句,描写地正是唐代道士的用香之道——以降真香的雅味殊形,来诠释神意的思悟,祈求神明的庇佑。
降真香史
海南古名琼州,地处热带北缘,雨量充沛,长夏无冬。亚洲独有的热带季风气候,令其成为植物的天堂,目前已发现的植物有4200余种,其中芳香植物70多种,堪称中国香岛。
降真香就生长在海南的热带雨林之中,因其形近花梨,现代人常误认为黄花梨。而它的结香方式与沉香相似,皆因伤蕴香。只是沉香出自瑞香科乔木植物,降真香却是豆科蝶形花科,是一种木质的藤本植物,故降真香又称紫藤香。
降真香喜潮湿,攀附于岩石树木生长。当受到外力的创伤,藤体会分泌藤胶,在真菌的作用下逐渐形成降真香。通常一块自然成香的降真香,至少要50年以上。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使节,远达埃及亚历山大港,从而开创了连通中非欧的丝绸之路。繁荣的贸易,为中国带来了异邦的香文化。降真香这个舶来的顶级香料,被历代皇家视为珍贵的贡品;而随着唐代航海技术的发展,来自阿拉伯等地的商客,从海上运来更多的异域香料。
1973年,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庄为玑在渔民的指引下,在泉州后渚港发现了据今700多年的宋代商船。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木帆船,船体采取水密隔仓技术,将舱体分成13个独立舱区。考古人员在一间保存完好的舱室内,发现了多达4300斤的香料,其中就有大量的降真香。
据《太平广记》记载,伊斯兰教十分鼓励信徒来中国寻求知识和商业贸易。武则天时期,首都长安以及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的伊斯兰商人就已多至数以万计。他们不只带来了两大文明的交汇,亦把珍稀的降真香引进海南。如今三亚梅山,番领坡等地,依然可以找到唐代的穆斯林墓群,佐证着年代久远的降真香史。
一藤五味
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居民。在得天独厚的环境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黎医黎药。天地亿万年的蕴养,馈赠给黎人自然天成的医药理念。特别是对香的应用,更是出神入化。
降真香在黎医中,有着极重要的地位,被称为“总管藤”,止血定痛、消肿生肌。黎人入山,常带降真香在身上,驱虫救急,以保平安。
在《名医录》中曾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周崇被海寇刀伤,血出不止,筋如断,骨如折,用花蕊石散不效。军士李高用紫金散掩之,血止痛定。明日结痂如铁,遂愈,且无瘢痕。叩其方,则用紫藤香瓷瓦刮下研末尔。云即降之最佳者,曾救万人。
然而,降真香的盛行,也为其带来了灭种之灾。大量的采伐令海南降真香几近绝迹。明代之后,有关降真香的记述逐渐稀少,至近代,已无人识得。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援引李殉对降真香的描述:“生南海山中及大秦国,其香似苏方木,烧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和之则特美。入药以番降紫而润者为良。”
的确,降真香比起其它香料味道来说,更为清淡,然而灵动飘逸的味道,却极富变化。花香、蜜香、奶香、果香、椰香……随着时间的推移,味道变幻莫测,被称为“一藤五味”。如果说,沉香的馥郁博雅是释家佛意的诠释,那么降真香的淡泊清丽,正是道家返朴修身的形意相合。
经过百年的修养生息,上世纪八十年代,植物学家在海南又重新发现了降真香。它的现世,再度引起人们对这个古老名香的推崇。因为它不只是传说中引仙降鹤的神物,亦是穿越中华香史的不灭魂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