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小析

2015-05-30 10:48杨波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会学文言文课文

杨波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升学考试的内容之一。

那我们如何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呢?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学生眼中枯燥无味的文言文,运用什么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想学”呢?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虽然老师应该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是初学一篇新的文章,相关的文学常识和背景知识的介绍还是不能少的,因此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在新课进行前进行相应背景故事补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民主、平等、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爱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直以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都采用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可否认,串讲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让学生在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中将文言字词一一梳理,并学会翻译。但是,也正是这种串讲的方法使文言文的课堂失去了魅力。其实,我们的文言文课堂也可以“生动”起来。实现的方法需要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应该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真正融入文言文的课堂,让学生 “会学”文言文。

那么怎么在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会学”呢?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这些方法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会学”。

一、读

我们教材中所选文言文都是经过时间淘洗文质兼美的传世名作,往往比现代文更具使用和欣赏价值,因此接触它们的时候先大可不必忙着去肢解,去条分缕析,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读,多读,目视其字,耳闻其音,心悟其情,从字、词、句到段、篇,从表面到深层含义,进行全面的感知。在反复诵读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在诵读中品味文言文的简洁、凝练之美。

二、译

《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常见的实词150个、虚词18个,对于这些实词、虚词,可以结合课文的实际情况,分期分批有重点地加以掌握。学习时,可以采用联系法、对比归纳法,把它们与本课或其他课文中出现的情况相联系、相比较,从而便于学习与掌握。老师应先教给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文言文翻译要做到六个字“留、删、调、补、换、替”。留:年号、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调: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补:省略句中省略的主语或谓语;删:删去不译的词,如发语词等;注意句子的连贯。

三、析

析,即分析,就是教师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进行的必要的分析,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分析的方法要因文而异,一般说来,对那些属于议论性的文章,可按照论述的逻辑顺序进行分析,要分析论点,特别是中心论点。属于记叙性的文章,可按照叙述的时间先后或空间变换进行分析,一般要重点分析人物和事件。对文学作品,或根据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来进行分析,或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来进行分析。对文章进行分析,一定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论,一定要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四、评

所谓“评”,就是对课文的思想观点进行评价,目的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析批判能力。

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绝大多数是世代流传、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华,值得借鉴。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和作者本身的思想局限,在文章中难免有一些消极因素,因此,有必要指导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课文进行鉴赏、辨别、分析、批判,做到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可采用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的方式进行。

五、练

要巩固所学内容,就得多练习。知识重点设题要活,要突出每篇文章的特点。在学完一篇文言文后,老师可再选一篇类似的文言文让学生学习,拓展并巩固所学知识。如教学完《赤壁赋》,可迁移到前《赤壁赋》的教学。

六、诵

在理解了文言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背诵不是机械的背诵,应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在背会的基础上,再朗诵,有情感地朗诵,真正地走进作者的心灵,并在背诵中思考文本的思想意义。

猜你喜欢
会学文言文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背课文的小偷
学会与会学的辩证
背课文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如何利用“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会学
探究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