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翠霞
摘 要:目录学是研究书目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科学。目录是对一批相关文献的著录,是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组织而成的,揭示与报道文献信息的工具。史部目录是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上处于正统地位占据支配优势的四部法中的一大部类。笔者选取几部典型的目录学著作,对史部流变加以分析。
关键词: 目录学;史部;流变
文献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史籍要独立为一部,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地位的提高,一是有足够的数量。从史学角度来考察,史部目录正是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和文化学术成就共同作用的条件下,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伴随着史籍数量的日渐增多,史学地位的日益提高而最终确立的。
先秦时期的史学由于学科分工还不精细,,史籍尚不具备独立进而成为一个专门部类的条件。两汉时期的史籍发生了重大变化,无论是质量方面还是数量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史籍似乎已有独立设类的可能。
《七略》七卷,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综合性的分类目录,《汉书·艺文志》是压缩《七略》七卷而成一卷。在《七略》及《汉书·艺文志》中,并没有单独列出“史略”一部,主要是由于当时史籍还不具备独立列类的条件。但是,我们从《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春秋”类所附列的史书中可以看出,后世史部的萌芽,已经在这时出现。魏晋《中经新簿》初步创立了四部分类法,另外把佛经附录于四部之外。《晋元帝四部目录》排定次序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成为此后各种书目特别是官修书目的主流,一直沿袭到清末。
世界上一切事物,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众所周知,四部分类法涉及经、史、子、集四个版块,四大版块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其内部的类别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的,笔者就以“史部”的流变来浅析一下古书的分类变化。笔者选取几部典型的目录学著作,对史部流变加以分析。
梁阮孝绪的《七录》分内、外篇。外篇实际上属附录,共有两录,分别为道、释两教典籍。而其正录,则只有内篇的五录,这时还没有形成完整意义上的四部分类体系,但从内篇“记传录,纪史传”已可以看到史籍单独分类的迹象。唐《隋书·经籍志》继承四部分类法,并在历史上第一次以经、史、子、集为类目名称。明确独立“史部”分为十三类,《新唐书·艺文志》分十三类,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分十三类,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分十六类,《宋史·艺文志》分十三类,《明史·艺文志》分十类,《四库全书总目》共有十五个类目。
笔者在了解各个朝代极具代表性目录的基础上,依照年代顺序对“史部”流变进行剖析:第一,《隋书·经籍志》的旧事、职官、簿录沿用了《七录》类名,霸史、起居往、仪注、刑法、地理、谱系,对《七录》类名略加变动,正史、古史由《七录》国史部分所分,杂传一类合《七录》杂传、鬼神两类,新增杂史一类。第二,继《隋书·经籍志》之后的《新唐书·艺文志》,基本上沿袭了《隋书·经籍志》的各个类目,只是对个别类目的名称做了一些调整。其中有的改得比较合理,如改“古史”为“编年”;有的不太合理,如改“霸史”为“伪史”;有的改不改并没有多大差别,如改“旧事”为“故事”,改“谱系”为“谱碟”,改“簿录”为“目录”,此外,《新唐书·艺文志》还在史部起居注类下,附列有“诏令”小类,成为后世“诏令奏议”类的萌芽。第三,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新增一个“史评”类目,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同时设立“杂史”和“别史”两个类目,使“别史”从“杂史”中分离出来,设立了“诏令类”和“时令类”两个新的类目;此外,改变了一些类目的名字,但没有实质性的差别。第四,《宋史·艺文志》史部内部各类目做了一些变更,包括取消“起居注”类附入“编年”;取消“杂史”,将其一分为二,新设“别史”和“史抄”两个类目;另外又把“杂传”类更名为“传记”。除了完全取消“杂史”一类,从后来史书的发展情况来看做法有些过头之外,总的来说,所做更改还是比较合理的。第五,《明史·艺文志》正史类将纪传体正史与编年体史籍一并著录。第六,《四库全书总目》充分吸收上述书目对《隋书·经籍志》的合理改进,对史部分类做出了进一步的调整。其中比《隋书·经籍志》增出有“纪事本末”、“别史”、“诏令奏议”、“时令”、“史评”、“史抄”和“政书”七个类。《四库全书总目》比《隋书·经籍志》减少了“起居注”、“旧事”、“谱碟”、“仪注”和“刑法”。此外,《四库总目》还用“载记”,取代了“霸史”或“伪史”的名称。
总的来说,史部类目是朝着完善的方向发展的。《四库全书总目》类目的设置比较合理,它标志着传统四部分类中的史部,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对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史部作为四部中的一大部类,其目录分类体系也日趋完备。
参考文献:
[1]纪昀总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2]翁方纲,吴格.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3]张永瑾,张子侠.史部类目渊源商榷[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图书馆,文献,1999.
[4]何发甦,史部类目的变与不变——从《隋书·经籍志》到《四库全书总目》[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5]张凌霄.史部成因浅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J].内蒙古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