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5-30 00:17朱莉
东方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

朱莉

【摘要】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一个对产业依赖度极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实践性强、产学研结合的的特点,同时民办高校新专业普遍带有师资不足的缺陷,校企合作成为了构成专业和发展专业的重要途径,与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2014年,国务院《决定》提出要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民办高校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倾斜。”民办高校,必须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转型问题,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一个对产业依赖度极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往往具有实践性强、产学研结合的的特点,同时民办高校新专业普遍带有师资不足的缺陷,校企合作成为了构成专业和发展专业的重要途径。

丁永玲认为“校企联合办学”是指“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育和学生参加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与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这些企业的管理文化和用人需求往往带有独立性、特异性,从中探索系统化、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的潜在问题

(1)专业方向定位模糊性与企业针对性强的矛盾

相对于其他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整体存在人才培养模式泛化的问题,由于其宽口径的特点,涉及的知识领域和范畴广泛,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缺少明确的倾向性。当前国内的数字媒体专业主要定位在游戏、动画、影像编辑、虚拟化数字设计几个方面,而企业提供的岗位则细化到某一软件的某一模块,涉猎过宽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无法细化和深入具体工作的缺陷在校企合作中凸显明显。

(2)校内教学考核方式与企业评价体系存在冲突。

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从精英型人才培养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渡,这不仅符合了社会发展规律,同时也满足了社会人才需求。但作为高等教育,传授知识的方式仍然具有普遍性、主动性、整体性的特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学校中接受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会呈现不同的接受结果,考核方式作为教学效果的唯一评价标准,不能够多维度的反映教学结果;企业管理则具有优先考虑经济效益的特点,全面接收管理各个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带来经济上的负面效应。高校有教无类的教学模式和企业择优录取的评价标准,在校企合作中产生了矛盾。

(3)行业技术更新加速和学校教育相对滞后的矛盾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技术和艺术的融合,艺术审美带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在较长一段历史时期不会发生大的变革;而技术则呈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態势,软件作为学习的手段不断升级、更新,甚至一些新的软件的产生直接导致了某一软件、某项技术的消亡,这种更新形式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但由于高校和产业衔接不畅,新技术往往又伴随着高昂的成本,技术的升级只能止步不前;企业作为经济体则能更好的承担技术更新带来的经济问题,更快的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所以,高校教学相对于企业,具有滞后性,这对于人才的培养和企业的人力需求产生了矛盾,企业不得不投入额外的成本用于新技术人才的岗前培训。

(4)企业追求效益和高校资金不足之间的矛盾

校企合作的师资薪金问题是合作中的重要问题。由企业提供的企业师资往往具有双重的身份,一方面他们大多为企业中资深员工,对技术掌握熟练;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技术在高校中的传授者,他们又具有教师的身份。一旦驻入高校,企业中的项目没有时间完成,薪金必然受影响,作为教师的学时补贴往往无法和损失持平,其中的落差该由哪一方来埋单,成为了校企合作争论的焦点。

立足于高校与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这些潜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妥善的解决,将会极大的影响校企合作的质量。

二、解决校企合作模式问题的对策与分析

(1)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期机制,定向培养专业人才

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定向培养机制,在专业方向的划分上更具体、更明确,在学生数量充足的前提下,可以开出多个专业方向。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的协议,以企业需求为蓝本,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使输出人才与企业需求人才紧密衔接。

(2)建立多维度考核方式,细化课程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以实践型考核机制为主,分为上机考核、个人成品答辩、分组实战答辩三种形式。三种考核方式均以任务驱动为主,上机考核需在规定时间内(不超过8学时)完成小型项目任务,根据项目要求设置采分点,由老师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分;个人成品答辩完成时间为1-2周,教师提供多项中型项目任务,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对其中一项任务进行选择,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进行答辩,答辩形式以教师对项目提问,学生回答为主,教师根据学生对项目的认知、理解、完成质量为标准进行给分;分组实战答辩是随机进行分组后,各组学生对同一项目任务进行制作,时间为2-3周,教师根据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完成分数等级的考核。以上三种考核方式的制定,均根据企业中的实际情况制定。

(3)输出教师进入企业进修学习,引入企业技术

一方面,企业可以将新技术引入学校,派专门的师资对学生进行培养;另一方面,学校也可输送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参观、访问、学习,提高教师技术水平,从而带动整个专业的技术升级。

(4)企业提供助学贷款和带薪实习岗位,学生带薪实习工资分期还贷

企业向学生收取培训费用以支付企业教师的工资,学生可以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并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偿还,企业需向贷款学生提供带薪实习岗位,并承诺学生达到用人质量标准后转入正式并提高薪酬待遇。

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一)嵌入式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理论课程由校内自有教师完成,实践课程由企业师资完成,在校内实验室配备不全的情况下,可以由学生进到企业中直接参与企业项目,在实战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更好的了解企业文化、用人需求、岗位设置,尽早确立职业目标。这种合作模式主要运用于小型企业的合作中,这种企业往往资金少,项目小,项目间隙多,企业固定员工少。项目间隙中,可以完成对学生的实践教学,随着项目入手,对人力需求增大,前期培养的学生可以迅速进主工作项目,弥补人力缺失的问题,一旦项目结束,则可以继续利用空余时间继续进行实践教学。

(二)“三加一”培养模式

“三加一”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校内完成教学计划3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后,第四年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培养模式,集中进行专业训练,培养适应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第四年进入企业,带薪顶岗实习,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主要针对与大中型企業的合作,能够适应企业大型的项目工程,有助于解决工期长、内容繁琐、需要反复修改的项目。由于该合作模式具有连续性、持久性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企业的工作内容、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

(三)工作室合作模式

该合作模式主要针对创业初期不具备办公场地和办公硬件设施的企业。将工作室设立在校内,学校免费提供带有设备的实验室,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的发展中的经济问题,另一方面,企业人员对学生免费进行培训,工作室吸收优秀的学生作为兼职型员工,学生在课余时间有偿为企业进行项目制作,达到学校和企业双赢的目的。

总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对企业的依赖决定了校企合作的必然性,探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不仅解决了师资问题、技术更新问题,更为学生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民办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技术类高等院校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案例。

参考文献:

[1]丁永玲.构建中国特色校企联合办学的思考[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6.9

[2]齐玉水,孟贤辉.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主要任务[J]西安翻译学院学报,2014.3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